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分体式隔断铝箔盒,包括上盒体、下盒体、第一铝箔盖板和第二铝箔盖板,上盒扣合在下盒体上,上盒体、下盒体的敞口外边缘分别设置有翻边,第一铝箔盖板设置在上盒体的敞口端并由上盒体的翻边压合固定;下盒体包括多个相互隔断的下部子盒体,第二铝箔盖板设置在各下部子盒体的敞口端以封住各下部子盒体,第二铝箔盖板并由下盒体的翻边压合固定;上盒体的侧壁和各下部子盒体的侧壁分别设置有排油烟孔。由此,在同一个总盒体形成多个存储空间,使得同一个总盒体内一次可以加热熟化多种食物,且各食物之间相对独立,避免串菜。不仅实现良好的封盒,而且传热更快。且在对食物进行加热熟化过程中,能够及时排出锅内的油烟和热气。
Split partition aluminum foil 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体式隔断铝箔盒
本技术涉及烹饪器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分体式隔断铝箔盒。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具有一些便携式食物容器,例如铝箔餐盒,能够存储食物,便于携带,能够一次性使用,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对食物进行加热。但现有技术中的铝箔餐盒存在缺陷,例如存储空间的数量较少,无法在同一个餐盒中放置多种菜品。虽然有些餐盒将盒底进行隔断,但只适用于加热过程中餐盒位置状态保持不变的情形,当将餐盒作为容器锅使用,即放置在炒菜机中进行翻转炒菜或进行翻转烧烤模式时,普通带隔断的餐盒会发生串菜。而且,现有技术中但将现有便携式食物容器作为锅使用,直接加热烹饪熟化食物时,在加热过程中,锅内会产生大量油烟和高温空气,使扣合在一起的食物容器器锅胀开甚至爆炸,且油烟易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分体式隔断铝箔盒。具体地,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分体式隔断铝箔盒,包括上盒体、下盒体、第一铝箔盖板和第二铝箔盖板,所述上盒扣合在所述下盒体上,所述上盒体、所述下盒体的敞口外边缘分别设置有翻边,所述第一铝箔盖板设置在所述上盒体的敞口端并由所述上盒体的翻边压合固定;所述下盒体包括多个相互隔断的下部子盒体,所述第二铝箔盖板设置在各所述下部子盒体的敞口端以封住各所述下部子盒体,所述第二铝箔盖板并由所述下盒体的翻边压合固定;所述上盒体的侧壁和各所述下部子盒体的侧壁分别设置有排油烟孔。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铝箔盖板和所述第二铝箔盖板之间设置有限位组件,用于阻止所述第一铝箔盖板和所述第二铝箔盖板发生相对活动。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多对凸起和凹槽,每一对凸起和凹槽中,凸起位于所述第一铝箔盖板和所述第二铝箔盖板之间的其中一个上,凹槽位于所述第一铝箔盖板和所述第二铝箔盖板之间的另一个上,所述凸起伸入所述凹槽。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下盒体的翻边配置为压合固定所述上盒体的翻边。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上盒体的盒底和/或侧壁设置有加强筋;和/或,各所述下部子盒体和/或侧壁设置有加强筋。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各所述下部子盒体之间的隔断方向为沿所述下盒体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分体式隔断铝箔盒,包括上盒体、下盒体、第一铝箔盖板和第二铝箔盖板,上盒扣合在下盒体上,上盒体、下盒体的敞口外边缘分别设置有翻边,第一铝箔盖板设置在上盒体的敞口端并由上盒体的翻边压合固定;下盒体包括多个相互隔断的下部子盒体,第二铝箔盖板设置在各下部子盒体的敞口端以封住各下部子盒体,第二铝箔盖板并由下盒体的翻边压合固定;上盒体的侧壁和各下部子盒体的侧壁分别设置有排油烟孔。由此,在同一个总盒体形成多个存储空间,下盒体多个隔断的下部子盒体内分别放置一种菜品,上盒体内放置一种菜品,使得同一个总盒体内一次可以加热熟化多种食物,且各食物之间相对独立,避免串菜。而且,第一铝箔盖板、第二铝箔盖板与对应的盒体压边密封,不仅实现良好的封盒,而且传热更快。进一步地,上盒体的侧壁和各下部子盒体的侧壁分别设置有排油烟孔,在对食物进行加热熟化过程中,能够及时排出锅内的油烟和热气。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实施例1中分体式隔断铝箔盒的剖视图;图2是实施例1中分体式隔断铝箔盒的立体图;图3是实施例1中分体式隔断铝箔盒的爆炸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下盒体;101、102-下部子盒体;2-上盒体;3-第一铝箔盖板;4-第二铝箔盖板;5-翻边;6-凸起;7-凹槽;8-加强筋;9-排油烟孔。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扣合是指,下盒体的敞口端位于下方,盒底位于上方。实施例请一并参阅图1-图3,本实施提供了一种分体式隔断铝箔盒,包括上盒体2、下盒体1、第一铝箔盖板3和第二铝箔盖板4。其中,上盒体2、下部子盒体101、102包括方形或圆形等形状的盒体,图1示出了近似方形的实施方式。优选地,上盒体2、下部子盒体101、102均从敞口向盒底逐步收缩。由于上盒体2、下部子盒体101、102均从敞口向盒底逐步收缩,当往盒体内装食物时,侧壁能够起到导向作用,另一方面,利于取出食物。其中,上盒体2、下盒体1、第一铝箔盖板3和第二铝箔盖板4为铝箔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上盒扣合在下盒体1上,上盒体2、下盒体1的敞口外边缘分别设置有翻边5,第一铝箔盖板3设置在上盒体2的敞口端并由上盒体2的翻边5压合固定。本实施例中,下盒体1包括多个相互隔断的下部子盒体101、102,第二铝箔盖板4设置在各下部子盒体101、102的敞口端以封住各下部子盒体101、102,第二铝箔盖板4并由下盒体1的翻边5压合固定。关于隔断方向,各下部子盒体101、102之间的隔断方向为沿下盒体1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其中,图1示出了下部子盒体101、102的数量为两个,且隔断方向为沿下盒体1的宽度方向情形。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下部子盒体101、102的数量为两个,且隔断方向为沿下盒体1的长度方向。如图1所示,上盒体2的侧壁和各下部子盒体101、102的侧壁分别设置有排油烟孔9。本实施例中,第一铝箔盖板3和第二铝箔盖板4之间设置有限位组件,用于阻止第一铝箔盖板3和第二铝箔盖板4发生相对活动。优选地,限位组件包括多对凸起6和凹槽7,每一对凸起6和凹槽7中,凸起6位于第一铝箔盖板3和第二铝箔盖板4之间的其中一个上,凹槽7位于第一铝箔盖板3和第二铝箔盖板4之间的另一个上,凸起6伸入凹槽7。需要说明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不在第一铝箔盖板3和第二铝箔盖板4之间设置有限位组件,而是采用下盒体1的翻边5配置为压合固定上盒体2的翻边5来替代。例如,下盒体1的翻边5首先向内变形压合第二铝箔盖板4,然后二者压合后的组合体进一步弯折以包覆上盒体2的翻边5。优选地,上盒体2的盒底和/或侧壁设置有加强筋8;和/或,各下部子盒体101、102和/或侧壁设置有加强筋8。优选地,各盒体上的排油烟孔9数量为多个,且呈线性间隔设置。本实施例中分体式隔断铝箔盒的一种具体使用原理为:第一步:在上盒体2、下盒体1的各下部子盒体101、102中分别装入相应的菜品,分别盖上第一铝箔盖板3和第二铝箔盖板4,周围压边形成两个单独的小菜盒。第一步:把两个单独小菜盒扣合起来,第一铝箔盖板3和第二铝箔盖板4上对应的凹凸结构会保证两个单独的小菜盒不会滑动移位,然后放入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体式隔断铝箔盒,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盒体、下盒体、第一铝箔盖板和第二铝箔盖板,所述上盒扣合在所述下盒体上,所述上盒体、所述下盒体的敞口外边缘分别设置有翻边,所述第一铝箔盖板设置在所述上盒体的敞口端并由所述上盒体的翻边压合固定;/n所述下盒体包括多个相互隔断的下部子盒体,所述第二铝箔盖板设置在各所述下部子盒体的敞口端以封住各所述下部子盒体,所述第二铝箔盖板并由所述下盒体的翻边压合固定;/n所述上盒体的侧壁和各所述下部子盒体的侧壁分别设置有排油烟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体式隔断铝箔盒,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盒体、下盒体、第一铝箔盖板和第二铝箔盖板,所述上盒扣合在所述下盒体上,所述上盒体、所述下盒体的敞口外边缘分别设置有翻边,所述第一铝箔盖板设置在所述上盒体的敞口端并由所述上盒体的翻边压合固定;
所述下盒体包括多个相互隔断的下部子盒体,所述第二铝箔盖板设置在各所述下部子盒体的敞口端以封住各所述下部子盒体,所述第二铝箔盖板并由所述下盒体的翻边压合固定;
所述上盒体的侧壁和各所述下部子盒体的侧壁分别设置有排油烟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隔断铝箔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铝箔盖板和所述第二铝箔盖板之间设置有限位组件,用于阻止所述第一铝箔盖板和所述第二铝箔盖板发生相对活动。
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一函,郑小桓,杨威,周锐,徐少波,李思远,梁春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饭立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