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工程中混凝土结构自防水系统的建造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70118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3: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结构自防水系统的建造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处理工程中混凝土结构自防水系统的建造方法,包括:步骤1:混凝土超长结构无缝施工设计,根据污水处理工程中的污水池的长、宽,在长度方向取消后浇带,并在污水池的防水底板、墙体、以及顶板结构沿长度方向的相应位置间隙均匀设置连续式膨胀加强带,连续式膨胀加强带为2000mm宽,每条连续式膨胀加强带之间的间距为40m‑50m;步骤2:混凝土原料选用、准备;步骤3:混凝土浇筑前的准备;步骤4:混凝土浇筑和振捣。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取消后浇带,通过配制补偿收缩混凝土,实现混凝土超长结构无缝施工,达到混凝土结构自防水目的,有效提高混凝土自身的抗渗、抗冻、抗裂性能。

A construction method of concrete structure self waterproof system in sewage treatment proj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工程中混凝土结构自防水系统的建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结构自防水系统的建造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处理工程中混凝土结构自防水系统的建造方法。
技术介绍
水污染现状与工业废水、城镇生活污水排放密切相关,2011年以来我国废水排放总量呈上升趋势,人们对污水治理需求不断提升,基于对水环境的深切担忧,加强水污染防范与城镇污水治理为环境治理的重点内容。污水处理厂作为水工建筑物,结构混凝土在干湿循环、冲刷、冻融循环作用下,比普通建筑物更容易因耐久性不足而导致破坏,因此污水处理厂混凝土结构抗渗防水是控制工程质量的关键。现有技术中,污水处理厂传统防水做法为抗渗混凝土加有机高分子防水层,事实证明该做法在气候条件恶劣,夏季干热、冬季寒冷、蒸发强烈、冷热悬殊、紫外线照射强烈的地区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究其原因在于有机高分子防水层在强烈的紫外线照射下迅速老化破坏,失去有机高分子防水层后,结构混凝土在干湿循环、冲刷、冻融循环作用下迅速破坏,从而造成工程因耐久性不足而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从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处理工程中混凝土结构自防水系统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生产流程:/n步骤1:混凝土超长结构无缝施工设计:/n1)连续式膨胀加强带的设置:根据污水处理工程中的污水池的长、宽,在长度方向取消后浇带,并在污水池的防水底板、墙体、以及顶板结构沿长度方向的相应位置间隙均匀设置连续式膨胀加强带,连续式膨胀加强带为2000mm宽,每条连续式膨胀加强带之间的间距为40m-50m;/n2)钢筋配置:在污水池墙体高度的水平中线部位上下500mm范围内水平设置钢筋,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100mm;/n步骤2:混凝土原料选用、准备:/n1)各工程部位混凝土强度、抗渗、抗冻等级要求:/n混凝土抗渗等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工程中混凝土结构自防水系统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生产流程:
步骤1:混凝土超长结构无缝施工设计:
1)连续式膨胀加强带的设置:根据污水处理工程中的污水池的长、宽,在长度方向取消后浇带,并在污水池的防水底板、墙体、以及顶板结构沿长度方向的相应位置间隙均匀设置连续式膨胀加强带,连续式膨胀加强带为2000mm宽,每条连续式膨胀加强带之间的间距为40m-50m;
2)钢筋配置:在污水池墙体高度的水平中线部位上下500mm范围内水平设置钢筋,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100mm;
步骤2:混凝土原料选用、准备:
1)各工程部位混凝土强度、抗渗、抗冻等级要求:
混凝土抗渗等级不小于P12,混凝土含气量不小于4.0%,混凝土抗冻等级不小于F150;
2)各工程部位补偿收缩混凝土要求:
底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C45,TB-CSA掺量(胶凝材料):8-10%,限制膨胀率(水中14天):不小于0.015%;
池壁、顶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C45,TB-CSA掺量(胶凝材料):10-12%,限制膨胀率(水中14天):不小于0.020%;
隔墙: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C40,TB-CSA掺量(胶凝材料):8-10%,限制膨胀率(水中14天):不小于0.020%;
连续式膨胀加强带: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C50,TB-CSA掺量(胶凝材料):10-12%,限制膨胀率(水中14天):不小于0.025%;
3)水泥:
水泥应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得使用早强型水泥),水泥的比表面积不超过360m2/kg;
4)砂、石:
采用天然的水洗中砂、卵石直径为5~25mm、长20~40mm,砂率控制35%~38%;
5)TB-CSA抗裂防水剂:掺量范围为8~12%,水中7天的限制膨胀率宜2.5~4.0/万;
6)减水剂:
减水剂必须具有缓凝、凝结时间可调的功能,应根据气温变化及时调整减水剂的凝结时间指标,严格控制混凝土凝结时间,常温环境施工,混凝土现场初凝时间控制在12小时以上,混凝土严禁产生早强现象;
7)掺合料:
根据混凝土相关施工技术规程的规定,选择F类Ⅱ级(含Ⅱ级)以上的粉煤灰;
步骤3:混凝土浇筑前的准备;
步骤4:混凝土浇筑和振捣:
1)垫层混凝土浇筑;
2)防水底板混凝土浇筑:
a、防水底板及基础钢筋绑扎完经过验收后才能进行;
b、防水底板及基础混凝土浇筑分区进行,浇筑顺序先防水底板一端开始浇筑,次序为防水底板、连续式膨胀加强带、防水底板;
c、当底板混凝土浇筑完后,随即进行高于底板以上的导墙混凝土的浇筑,因为墙体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军余源盛继广蒲明谢宇阳谢越
申请(专利权)人:哈密西部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疆;65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