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针织设备纺线张力的拉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0040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针织设备纺线张力的拉紧装置,具体涉及针织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底端连接有支撑腿,且固定架的端部内侧壁安装有进线调节机构,所述固定架的顶部内侧安装有张力调节机构,所述张力调节机构的顶端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顶端延伸至固定架的上方,所述固定架的外壁对应调节杆的一侧位置处连接有调节螺杆,所述固定架的内部位于张力调节机构的下方安装有传动机构,所述固定架的内部靠近传动机构的后侧设置有限位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各个与纺线接触部件均能够实现自由转动,使得纺线在穿过时,减少了与接触面之间的摩擦,进而降低了磨损,同时使得纺线在拉紧装置的内部能够保持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针织设备纺线张力的拉紧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针织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针织设备纺线张力的拉紧装置。
技术介绍
纺织原意是取自纺纱与织布的总称,但是随着纺织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非织造纺织材料和三维复合编织等技术产生后,现在的纺织已经不仅是传统的手工纺纱和织布,也包括无纺布技术,现代三维编织技术,现代静电纳米成网技术等生产的服装用、产业用、装饰用纺织品,所以,现代纺织是指一种纤维或纤维集合体的多尺度结构加工技术,但是纺织的过程中影响纺织质量重要因素,就是纺线张力拉紧。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现有的用于针织设备纺线张力的拉紧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通常采用纺线穿过定滑轮的方式,但定滑轮的结构使得纺线在穿过时,与其表面之间的摩擦较大,进而使得纺线在穿过时产生的磨损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针织设备纺线张力的拉紧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各个与纺线接触部件均能够实现自由转动,使得纺线在穿过时,减少了与接触面之间的摩擦,进而降低了磨损,同时使得纺线在拉紧装置的内部能够保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针织设备纺线张力的拉紧装置,包括固定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的底端连接有支撑腿(2),且固定架(1)的端部内侧壁安装有进线调节机构,所述固定架(1)的顶部内侧安装有张力调节机构(8),所述张力调节机构(8)的顶端连接有调节杆(9),所述调节杆(9)的顶端延伸至固定架(1)的上方,所述固定架(1)的外壁对应调节杆(9)的一侧位置处连接有调节螺杆(10),所述固定架(1)的内部位于张力调节机构(8)的下方安装有传动机构,所述固定架(1)的内部靠近传动机构的后侧设置有限位机构;/n所述进线调节机构由固定环(3)、活动轴(4)、第一调节螺栓(5)、摆动杆(6)和转盘(7)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针织设备纺线张力的拉紧装置,包括固定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的底端连接有支撑腿(2),且固定架(1)的端部内侧壁安装有进线调节机构,所述固定架(1)的顶部内侧安装有张力调节机构(8),所述张力调节机构(8)的顶端连接有调节杆(9),所述调节杆(9)的顶端延伸至固定架(1)的上方,所述固定架(1)的外壁对应调节杆(9)的一侧位置处连接有调节螺杆(10),所述固定架(1)的内部位于张力调节机构(8)的下方安装有传动机构,所述固定架(1)的内部靠近传动机构的后侧设置有限位机构;
所述进线调节机构由固定环(3)、活动轴(4)、第一调节螺栓(5)、摆动杆(6)和转盘(7)组成,所述固定环(3)固定连接在固定架(1)的内壁,所述固定环(3)的内侧安装有活动轴(4),且固定环(3)的顶端位于活动轴(4)的上方位置处连接有第一调节螺栓(5),所述第一调节螺栓(5)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摆动杆(6),所述摆动杆(6)的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转盘(7);
所述张力调节机构(8)由固定板(81)、固定壳(82)、活动架(83)、活动板(84)、活动腔(85)、弹簧(86)、第三固定盘(87)、第二转筒(88)和第二轴承(89)组成,所述固定板(81)固定连接在调节杆(9)的底端,所述固定板(81)的底端连接有固定壳(82),所述固定壳(82)的底部连接有活动架(83),所述活动架(83)的顶端位于固定壳(82)的内侧连接有活动板(84),所述固定壳(82)的内部对应活动板(84)的外部沿竖直方向上设置有活动腔(85),所述活动腔(85)的内壁与活动板(84)的顶端之间连接有弹簧(86),所述活动架(83)的底部内侧连接有第三固定盘(87),所述第三固定盘(87)的外部设置有第二转筒(88),所述第二转筒(88)与第三固定盘(87)之间安装有第二轴承(89);
所述传动机构由第一支撑架(11)、第二支撑架(12)、第一固定盘(13)、第一转筒(14)组成,所述第一支撑架(11)和第二支撑架(12)分别设置在张力调节机构(8)的下方两侧,且第一支撑架(11)的设置位置靠近进线调节机构所在的一侧,所述第一支撑架(11)和第二支撑架(12)的顶部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盘(13),所述第一固定盘(13)的外部设置有第一转筒(14);
所述限位机构由第一限位辊筒(15)、第二限位辊筒(16)、第一支撑杆(17)、第二支撑杆(18)、限位杆(19)、活动槽(20)、活动杆(21)、第二调节螺栓(22)、第二固定盘(23)和第一轴承(24)组成,所述第一限位辊筒(15)与第二限位辊筒(16)分别设置在第二支撑架(12)的后方两侧位置处,且第一限位辊筒(15)与第二限位辊筒(16)水平设置,所述第一限位辊筒(15)和第二限位辊筒(16)的内侧壁均设置有第一轴承(24),所述第一轴承(24)的内侧均连接有第二固定盘(23),所述第二固定盘(23)的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爱青王敏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灵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