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袁祥专利>正文

一种捕蚊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00216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捕蚊灯,包括顶盖和下壳,顶盖与下壳的上端之间设有用于蚊虫飞入的入口,顶盖与下壳的上端之间周向设有多个连接柱,连接柱的上端与顶盖的下壁固定连接,连接柱的下端与下壳的上端固定连接;下壳内设有捕蚊通道,捕蚊通道的上端与入口贯通,捕蚊通道的下端设有集蚊口,集蚊口下部设有捕蚊网袋,捕蚊网袋上端袋口的周边固定于固定圈与集蚊口之间;顶盖的下部设有顶座,顶座的下部垂直设有引蚊灯;下壳内设有补湿诱蚊组件,多个连接柱的下端延伸至下壳内与补湿诱蚊组件连接并导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在顶盖与下壳之间的蚊虫飞入的入口处形成适宜蚊虫的湿度环境,有利于吸引蚊虫进入捕蚊通道,可以利于捕捉蚊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捕蚊灯
本技术涉及捕蚊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捕蚊灯。
技术介绍
蚊虫是重要的传病媒介,因此需要对蚊虫进行监控,为蚊虫媒介传染病进行预测预警,为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目前对蚊虫进行监测主要的方式是使用诱蚊灯,对蚊虫进行诱捕,并对诱捕到的蚊虫进行计数或者携带病原体检测,通常在蚊虫活跃时间内,每个高发地点需要每月至少进行两次监测,监测的方式是在挂灯点过夜挂灯,第二天收集诱捕到的蚊虫,由于是晚间进行诱捕,气温相比于白天温度低,蚊虫易聚集、活跃在环境温度高、阴暗和潮湿的区域。现有的捕蚊灯,主要是在灯体内部进行温湿度控制以吸引蚊虫,这就要求捕蚊灯具有蚊虫能够识别的开口,同时在捕蚊灯中常使用紫外线灯诱捕蚊虫,紫外线直接通过开口照射在环境中,在使用过程中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捕蚊效果好的捕蚊灯已解决上述至少一项技术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捕蚊灯,包括顶盖和下壳,所述顶盖设于所述下壳上端,且所述顶盖与所述下壳的上端之间设有用于蚊虫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捕蚊灯,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盖(1)和下壳(2),所述顶盖(1)设于所述下壳(2)上端,且所述顶盖(1)与所述下壳(2)的上端之间设有用于蚊虫飞入的入口,所述顶盖(1)与所述下壳(2)的上端之间周向设有多个连接柱(9),所述连接柱(9)的上端与所述顶盖(1)的下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9)的下端与所述下壳(2)的上端固定连接;/n所述下壳(2)内设有捕蚊通道,所述捕蚊通道的上端与所述入口贯通,所述捕蚊通道的下端设有集蚊口(22),所述集蚊口(22)下部设有捕蚊网袋(23),所述集蚊口(22)的下端套设有固定圈(27),所述捕蚊网袋(23)上端袋口的周边固定于所述固定圈(27)与所述集蚊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捕蚊灯,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盖(1)和下壳(2),所述顶盖(1)设于所述下壳(2)上端,且所述顶盖(1)与所述下壳(2)的上端之间设有用于蚊虫飞入的入口,所述顶盖(1)与所述下壳(2)的上端之间周向设有多个连接柱(9),所述连接柱(9)的上端与所述顶盖(1)的下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9)的下端与所述下壳(2)的上端固定连接;
所述下壳(2)内设有捕蚊通道,所述捕蚊通道的上端与所述入口贯通,所述捕蚊通道的下端设有集蚊口(22),所述集蚊口(22)下部设有捕蚊网袋(23),所述集蚊口(22)的下端套设有固定圈(27),所述捕蚊网袋(23)上端袋口的周边固定于所述固定圈(27)与所述集蚊口(22)之间,所述捕蚊通道内设有安装座(24),所述安装座(24)上设有风扇(4);
所述顶盖(1)的下部设有顶座(6),所述顶座(6)的下部垂直设有引蚊灯(7),所述引蚊灯(7)的上端与所述顶座(6)的下壁固定连接,所述引蚊灯(7)的下端延伸至所述捕蚊通道的上端内,所述顶盖(1)的上侧周边设有多个吊装环(5);
多个所述连接柱(9)沿轴线方向的侧壁上均设有多个补湿口(25),所述下壳(2)内设有补湿诱蚊组件,多个所述连接柱(9)的下端延伸至所述下壳(2)内与所述补湿诱蚊组件连接,所述补湿口(25)与所述补湿诱蚊组件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捕蚊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湿诱蚊组件包括诱蚊剂瓶(10)、注入管(13)、雾化器(16)以及布雾管(18),所述注入管(13)设于所述诱蚊剂瓶(10)与所述雾化器(16)之间,所述注入管(13)的一端与所述诱蚊剂瓶(10)之间设有连接头(11),所述连接头(11)的一端与所述诱蚊剂瓶(10)的下端开口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头(11)的另一端与所述注入管(13)的一端导通,所述注入管(13)的另一端与所述雾化器(16)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雾化器(16)的输出端设有导雾管(17),所述导雾管(17)的一端与所述雾化器(16)连接,所述导雾管(17)的另一端与所述布雾管(18)连接,所述连接柱(9)的下端与所述布雾管(18)的管体连接并导通,所述诱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祥
申请(专利权)人:袁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