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采茶单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9927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2:59
一种移动采茶单车。由于茶树密集且种植茶树区域地势多样,难以使用大型机械,采茶操作大多还依靠双人手动搬运采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两个移动单体竖直并列设置,两个移动单体之间形成有配合成排茶树的空隙,每个移动单体包括立柱、底板和移动轮组件,底板水平设置,移动轮组件固定安装在底板的底部,立柱竖直设置在底板上,每个底板上对应设置有一个平衡组件,每个平衡组件包括箱体、浮子和支杆,箱体固定安装在底板上,浮子设置在箱体中,支杆的下端穿过箱体与浮子相连接,两个支杆之间设置有配合采茶设备的定位板,采茶设备可拆卸连接在定位板上,上弧形横梁固定连接在两个立柱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茶树种植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采茶单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单车,具体涉及一种移动采茶单车。
技术介绍
我国是最早发现茶树并利用茶树的国家,茶叶的饮用在我国有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茶叶的种植也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目前茶叶的种植技术也非常成熟,其中综合茶树生长所需的土壤条件、海拔高度以及地势状况等方面的内容来考察选定种植的地块。在茶树种植的土壤选择方面,倾向于腐殖质含量较高、土层肥厚的微酸沙质土壤,这一类土壤一般具有比较良好的透气、排水优势。平稳是茶树种植过程当中对于地势的最基本要求,对茶园的土壤进行日常管理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对土地肥力的保持,通过使用草叶的覆盖可以稳定土壤对于水分的保持促进茶园土地的活性,还能够非常有效地抑制杂草的发育以及蔓延。这样的地势条件下,采摘茶叶的方式更多的是手工采摘,由于地势坡地较多,机械化设备难以进入茶园正常工作,即便使用一些机械化的采摘设备,也需要借助人工托举进行采摘,一般需要一至三人辅助采摘设备进行工作,耗费人力多,且操作繁琐且操作难度较大,需要多人相互协作配合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采茶单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弧形横梁(1)、定位板(2)、采茶设备(3)、两个移动单体(5)和两个平衡组件(6),所述两个移动单体(5)竖直并列设置,两个移动单体(5)之间形成有配合成排茶树的空隙,每个移动单体(5)包括立柱(7)、底板(8)和移动轮组件(9),底板(8)水平设置,移动轮组件(9)固定安装在底板(8)的底部,立柱(7)竖直设置在底板(8)上,每个底板(8)上对应设置有一个平衡组件(6),每个平衡组件(6)包括箱体(6-1)、浮子(6-2)和支杆(6-3),箱体(6-1)固定安装在底板(8)上,浮子(6-2)设置在箱体(6-1)中,支杆(6-3)的下端穿过箱体(6-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采茶单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弧形横梁(1)、定位板(2)、采茶设备(3)、两个移动单体(5)和两个平衡组件(6),所述两个移动单体(5)竖直并列设置,两个移动单体(5)之间形成有配合成排茶树的空隙,每个移动单体(5)包括立柱(7)、底板(8)和移动轮组件(9),底板(8)水平设置,移动轮组件(9)固定安装在底板(8)的底部,立柱(7)竖直设置在底板(8)上,每个底板(8)上对应设置有一个平衡组件(6),每个平衡组件(6)包括箱体(6-1)、浮子(6-2)和支杆(6-3),箱体(6-1)固定安装在底板(8)上,浮子(6-2)设置在箱体(6-1)中,支杆(6-3)的下端穿过箱体(6-1)与浮子(6-2)相连接,两个支杆(6-3)之间设置有配合采茶设备(3)的定位板(2),采茶设备(3)可拆卸连接在定位板(2)上,上弧形横梁(1)固定连接在两个立柱(7)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采茶单车,其特征在于:定位板(2)包括支撑框(2-1)和多个限位板(2-2),支撑框(2-1)顶面的形状与采茶设备(3)中通风腔(3-1)底部的形状相配合,支撑框(2-1)的顶面上设置有多个限位板(2-2),每两个相邻的限位板(2-2)之间形成有定位槽(2-3),定位槽(2-3)与采茶设备(3)中的通风管(3-2)相配合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伟姚嘉高兴宇王海舰何学鑫高中优王健凤李鈺铧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