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衣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99104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干衣机,包括底座、前支撑,所述底座上设置第一连接部、第一卡接部,所述前支撑上设置第二连接部、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至少以螺栓连接的方式与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卡接部分别与第二连接部、第二卡接部卡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干衣机,提高了底座与前支撑的装配牢靠性及平稳性,避免了前支撑在与底座装配时发生晃动的情况,同时在装配完成后,有利于提高底座与前支撑之间风道的密封可靠性能,同时降低了装配难度,便于装配工人的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干衣机
本技术涉及干衣机
,特别涉及一种干衣机。
技术介绍
干衣机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使用的电器设备,具有多种多样的结构形式。随着工业设计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新工艺、新材料和新造型在干衣机上的运用,不仅开发出了各式各样的干衣机,而且对干衣机中的各个部件也进行了相应的结构优化。在现有技术中,传统的干衣机底座与前支撑仅依靠螺钉简单地连接,一方面在装配过程中,对底座与前支撑之间进行定位安装时存在一定的困难,不利于降低装配难度;另一方面前支撑无法完全支撑于底座上,底座与前支撑装配之后,前支撑容易出现晃动的风险,使得底座与前支撑之间装配稳定性较差,甚至干衣机在运输过程中因稳定性差而发生跌落,对干衣机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干衣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干衣机底座与前支撑之间装配稳定性较差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干衣机,包括底座、前支撑,所述底座上设置第一连接部、第一卡接部,所述前支撑上设置第二连接部、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至少以螺栓连接的方式与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卡接部分别与第二连接部、第二卡接部卡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以卡接的方式以及螺栓连接的方式与第二连接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三卡接件,所述第三卡接件上设置第三卡槽。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螺钉柱、翼板,所述翼板与螺钉柱连接,所述螺钉柱、翼板均被设置在第三卡槽中,且所述翼板与第三卡槽卡接,所述螺钉柱以螺栓连接的方式与第三卡槽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接部包括第一卡接件、第二卡接件,所述第一卡接件通过靠近第一连接部的一侧与第二卡接件连接,所述第二卡接件朝向第一连接部方向延伸。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卡接件与第三卡槽卡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卡槽在靠近第二卡接部一侧的槽壁上设置缺口,所述第二卡接件的至少部分结构通过缺口延伸至第三卡槽中。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卡接件的一端与第一卡接件连接,所述第二卡接件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卡接部包括第一卡接板、第二卡接板,所述第一卡接板通过靠近第二连接部的一侧与第二卡接板连接,所述第二卡接板朝向第二连接部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卡接件上设置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卡接件设置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与第二卡槽连通,所述第一卡接板与第一卡槽卡接,所述第二卡接板与第二卡槽卡接。进一步的,第一卡槽、第二卡槽、第三卡槽的槽体开口方向相互平行。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干衣机具有以下优势: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干衣机,在底座的第一连接部与前支撑的第二连接部进行常规的螺栓连接的基础上,通过在底座设置第一卡接部,在前支撑上设置第二卡接部,并将第一卡接部分别与第二连接部、第二卡接部卡接,从而提高了底座与前支撑的装配牢靠性及平稳性,避免了前支撑在与底座装配时发生晃动的情况,同时在装配完成后,有利于提高底座与前支撑之间风道的密封可靠性能;此外,在对前支撑、底座进行装配时,可以先将第一卡接部分别与第二连接部、第二卡接部卡接,此时前支撑已经能被底座进行一定程度的固定,无需装配工人扶持前支撑,即可完成底座与前支撑的螺栓连接,从而降低了装配难度,便于装配工人的操作。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干衣机底座与前支撑的装配示意图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干衣机底座与前支撑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在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干衣机的前支撑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在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干衣机底座与前支撑在装配处的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底座1,前支撑2,第一装配结构3,第一连接部4,螺钉柱41,翼板42,螺钉孔43,第一卡接部5,第一卡接件51,第二卡接件52,第一卡槽53,第二卡槽54,第二装配结构6,第二连接部7,第三卡接件71,装配孔72,第三卡槽73,第二卡接部8,第一卡接板81,第二卡接板82。具体实施方式下文将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向本领域的其它技术人员传达他们工作的实质所通常使用的术语来描述本公开的技术概念。然而,这些技术概念可体现为许多不同的形式,因而不应视为限于本文中所述的实施例。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本实施例主要针对干衣机中底座与前支撑之间的装配结构,在现有技术中,传统的干衣机底座与前支撑仅依靠螺钉简单地连接,一方面在装配过程中,对底座与前支撑之间进行定位安装时存在一定的困难,不利于降低装配难度;另一方面前支撑无法完全支撑于底座上,底座与前支撑装配之后,前支撑容易出现晃动的风险,使得底座与前支撑之间装配稳定性较差,甚至干衣机在运输过程中因稳定性差而发生跌落,对干衣机造成损伤。因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干衣机底座与前支撑之间装配稳定性较差的问题,本实施例提出一种干衣机,如附图1-6所示,所述干衣机包括底座1、前支撑2,所述底座1上设置第一装配结构3,所述前支撑2上设置第二装配结构6,所述第一装配结构3与第二装配结构6以卡接的方式以及螺栓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用于将前支撑2固定在底座1上。具体的,所述底座1上设置第一连接部4、第一卡接部5,所述前支撑2上设置第二连接部7、第二卡接部8,所述第一连接部4至少以螺栓连接的方式与第二连接部7连接,所述第一卡接部5分别与第二连接部7、第二卡接部8卡接。从而在底座1的第一连接部4与前支撑2的第二连接部7进行常规的螺栓连接的基础上,通过在底座1设置第一卡接部5,在前支撑2上设置第二卡接部8,并将第一卡接部5分别与第二连接部7、第二卡接部8卡接,从而提高了底座1与前支撑2的装配牢靠性及平稳性,避免了前支撑2在与底座1装配时发生晃动的情况,同时在装配完成后,有利于提高底座1与前支撑2之间风道的密封可靠性能;此外,在对前支撑2、底座1进行装配时,可以先将第一卡接部5分别与第二连接部7、第二卡接部8卡接,此时前支撑2已经能被底座1进行一定程度的固定,无需装配工人扶持前支撑2,即可完成底座1与前支撑2的螺栓连接,从而降低了装配难度,便于装配工人的操作。为了进一步提高底座1与前支撑2的装配牢靠性及平稳性,所述第一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干衣机,包括底座(1)、前支撑(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置第一连接部(4)、第一卡接部(5),所述前支撑(2)上设置第二连接部(7)、第二卡接部(8),所述第一连接部(4)至少以螺栓连接的方式与第二连接部(7)连接,所述第一卡接部(5)分别与第二连接部(7)、第二卡接部(8)卡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衣机,包括底座(1)、前支撑(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置第一连接部(4)、第一卡接部(5),所述前支撑(2)上设置第二连接部(7)、第二卡接部(8),所述第一连接部(4)至少以螺栓连接的方式与第二连接部(7)连接,所述第一卡接部(5)分别与第二连接部(7)、第二卡接部(8)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4)以卡接的方式以及螺栓连接的方式与第二连接部(7)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7)包括第三卡接件(71),所述第三卡接件(71)上设置第三卡槽(7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干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4)包括螺钉柱(41)、翼板(42),所述翼板(42)与螺钉柱(41)连接,所述螺钉柱(41)、翼板(42)均被设置在第三卡槽(73)中,且所述翼板(42)与第三卡槽(73)卡接,所述螺钉柱(41)以螺栓连接的方式与第三卡槽(73)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干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部(5)包括第一卡接件(51)、第二卡接件(52),所述第一卡接件(51)通过靠近第一连接部(4)的一侧与第二卡接件(52)连接,所述第二卡接件(52)朝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辉章发张晓亮关浩杰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吉德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