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换热组件、干衣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67116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5: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半导体换热组件、干衣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半导体换热组件,包括半导体制冷片,还包括层流换热器和驱动机构,所述层流换热器包括用于换热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中冷端冷量的第一换热部,所述层流换热器包括用于换热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中热端热量的第二换热部,所述第一换热部和所述第二换热部分别包括多层圆环叶片,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层流换热器转动;多层所述圆环叶片的通孔之间形成进风区域,相邻两层所述圆环叶片之间形成出风区域。实现缩小干衣设备的整体体积,并降低运行噪音以提高用户体验性。

Semiconductor heat exchange components, dry coating equipment and control method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半导体换热组件、干衣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半导体换热组件、干衣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干衣柜通常采用热泵干燥的方式或者电加热的干燥方式来实现干衣。但是,在热泵运行时由于压缩机和风扇的噪音大导致用户体验性较差,而对于采用电加热方式又存在耗电量大并且同样存在风扇噪音较大的缺陷。随着半导体制冷技术的发展,采用半导体制冷技术实现干衣柜功能的技术被逐渐推广,中国专利号201210008372公开了一种新型干衣机,通过采用半导体制冷片配合风道中的冷凝器和蒸发器实现干衣的功能,同时,风道中配置有风机实现气流的循环流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冷凝器、蒸发器和风机需要占据较大的空间,同时,风扇运行过程中的噪声依然较大。如何设计一种结构紧凑体积小且运行噪音低以提高用户体验性的干衣设备是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半导体换热组件、干衣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实现缩小干衣设备的整体体积,并降低运行噪音以提高用户体验性。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半导体换热组件,包括半导体制冷片,还包括层流换热器和驱动机构,所述层流换热器包括用于换热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中冷端冷量的第一换热部,所述层流换热器包括用于换热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中热端热量的第二换热部,所述第一换热部和所述第二换热部分别包括多层圆环叶片,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层流换热器转动;多层所述圆环叶片的通孔之间形成进风区域,相邻两层所述圆环叶片之间形成出风区域。进一步的,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连接有第一热管,所述第一热管与所述第一换热部的所述圆环叶片连接,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连接有第二热管,所述第二热管与所述第二换热部的所述圆环叶片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热管和所述第二热管分别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弧形管部和多条直管部,所述直管部贯穿对应的多层所述圆环叶片,所述弧形管部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热管和所述第二热管隔热设置并固定在一起。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和转动盘,所述电机用于驱动所述转动盘转动,所述层流换热器安装在所述转动盘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换热部固定在所述转动盘上。进一步的,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外周设置有隔热垫圈,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设置有冷端导热块,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设置有热端导热块,所述隔热垫圈夹在所述冷端导热块和所述热端导热块之间,所述第一热管与所述冷端导热块连接,所述第二热管与所述热端导热块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换热部和所述第二换热部之间还设置有挡风套筒。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干衣设备,包括柜体,所述柜体中设置有干衣腔体和安装腔体,所述安装腔体设置有连通所述干衣腔体的回风口和出风口,还包括上述半导体换热组件,所述半导体换热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腔体中;所述干衣腔体中的空气经过回风口进入到所述安装腔体中,与所述半导体换热组件中的第一换热部进行换热冷凝干燥后再经过所述出风口进入到所述干衣腔体中。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上述干衣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半导体制冷片通电后,驱动机构驱动层流换热器转动,相邻两个圆环叶片之间的空气受流体粘性和离心力作用向外侧流动以在圆环叶片形成的进风区域中产生负压,在负压作用下,干衣腔体的空气经过回风口进入到第一换热部的进风区域中并被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释放的冷量冷凝干燥后,干燥的空气从出风口进入到干衣腔体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半导体换热组件通过利用层流换热器来实现半导体制冷片冷热端的热交换,层流换热器的两个换热部由多层圆环叶片组成,驱动机构驱动层流换热器整体转动,相邻两片圆环叶片之间的空间在转动过程中,在离心力作用下并利用流体粘性将带动空气向外侧流动,使得多层圆环叶片的进风区域处形成负压,第一换热部的进风区域将吸入干衣腔体内的空气进行冷凝除湿,干燥后的空气重新输送到干衣腔体内循环流动,以达到干衣的目的,层流换热器一方面起到风扇的作用,另一方面还起到换热器的作用,使得半导体换热组件整体结构紧凑体积较小,以实现缩小干衣设备的整体体积;而多层圆环叶片转动实现层流式风循环,可以有效的降低运行噪音以提高用户体验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半导体换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半导体换热组件的爆炸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半导体换热组件的气流流动原理图一;图4为本专利技术半导体换热组件的气流流动原理图二;图5为本专利技术干衣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干衣设备中半导体换热组件的组装图一;图7为本专利技术干衣设备中半导体换热组件的组装图二;图8为本专利技术干衣设备中半导体换热组件的组装图三。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半导体换热组件,包括半导体制冷片1,还包括层流换热器2和驱动机构3,所述层流换热器2包括用于换热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中冷端冷量的第一换热部21,所述层流换热器2包括用于换热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中热端热量的第二换热部22,所述第一换热部21和所述第二换热部22分别包括多层圆环叶片20,所述驱动机构3用于驱动所述层流换热器2转动;多层所述圆环叶片20的通孔之间形成进风区域201,相邻两层所述圆环叶片20之间形成出风区域202。具体而言,本实施例半导体换热组件中的半导体制冷片1的冷热端通过层流换热器2进行换热,其中,层流换热器2中的两个换热部分别由多层圆环叶片20组成,驱动机构3驱动层流换热器2转动过程中,圆环叶片20将随之转动,相邻两层圆环叶片20之间的空气利用流体粘性在离心力作用下将向圆环叶片20的外侧流动,使得圆环叶片20的通孔处所形成进风区域201产生负压,实现空气的流动。其中,针对第一换热部21中的多层圆环叶片20转动形成的流动气流将实现半导体制冷片1冷端的热交换处理,而针对第二换热部22中的多层圆环叶片20转动形成的流动气流将实现半导体制冷片1热端的热交换处理。圆环叶片20一方面能够起到风机的作用,另一方面还能够起到半导体制冷片1热交换的作用,使得本实施例半导体换热组件的整体体积较小;同时,圆环叶片20转动实现层流式风循环,可以有效的降低运行噪音以提高用户体验性。另外,驱动机构3可以包括电机31和转动盘32,所述电机31用于驱动所述转动盘32转动,所述层流换热器2安装在所述转动盘32上;而为了使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导体换热组件,包括半导体制冷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层流换热器和驱动机构,所述层流换热器包括用于换热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中冷端冷量的第一换热部,所述层流换热器包括用于换热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中热端热量的第二换热部,所述第一换热部和所述第二换热部分别包括多层圆环叶片,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层流换热器转动;多层所述圆环叶片的通孔之间形成进风区域,相邻两层所述圆环叶片之间形成出风区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导体换热组件,包括半导体制冷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层流换热器和驱动机构,所述层流换热器包括用于换热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中冷端冷量的第一换热部,所述层流换热器包括用于换热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中热端热量的第二换热部,所述第一换热部和所述第二换热部分别包括多层圆环叶片,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层流换热器转动;多层所述圆环叶片的通孔之间形成进风区域,相邻两层所述圆环叶片之间形成出风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连接有第一热管,所述第一热管与所述第一换热部的所述圆环叶片连接,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连接有第二热管,所述第二热管与所述第二换热部的所述圆环叶片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导体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管和所述第二热管分别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弧形管部和多条直管部,所述直管部贯穿对应的多层所述圆环叶片,所述弧形管部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导体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管和所述第二热管隔热设置并固定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和转动盘,所述电机用于驱动所述转动盘转动,所述层流换热器安装在所述转动盘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半导体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灿金学峰马双双孙俣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