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氨酯透明底漆及其制备方法和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698627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聚氨酯底漆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聚氨酯透明底漆,包含A组分、B组分;所述A组分、B组分之间的重量比为1:(0.2‑1);其中,所述A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原料包含:50‑70%基础树脂,1‑10%颗粒粉,1‑10%第一溶剂,0‑5%助剂,填料补足余量;所述B组分,原料包含:异氰酸酯类固化剂、第二溶剂;所述异氰酸酯类固化剂、第二溶剂之间的重量比为(2‑10):1。是种防咬底颗粒聚氨酯透明底漆,主要应用在制作封闭的高档家具和木门等木制品上。能有效的减少喷涂次数,减少工期和涂料的使用。

A polyurethane transparent primer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氨酯透明底漆及其制备方法和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氨酯底漆的
,具体的更涉及一种聚氨酯透明底漆及其制备方法和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明显提高,作为家具行业,正朝着高档路线发展,并且对涂膜性能要求越来越高。聚氨酯透明底漆因其性能好,是家具涂料中的重要成员,用量非常大,聚氨酯涂料因其具有优良的附着力、极好的装饰性能、较全面的耐化学品性能以及方便的施工性能,而被广泛的应用于家具装饰和室内装修中。目前家具市场存在深导管的木材在制作封闭体系的产品填充性差,涂料使用浪费的现象,并且家具在后期长时间后存在明显下陷问题,严重影响家具的美观,所以需要在性能要求上作出调整,并且要做到环境友好型的涂料。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聚氨酯透明底漆,包含A组分、B组分;所述A组分、B组分之间的重量比为1:(0.2-1);其中,所述A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原料包含:50-70%基础树脂,1-10%颗粒粉,1-10%第一溶剂,0-5%助剂,填料补足余量;所述B组分,原料包含:异氰酸酯类固化剂、第二溶剂;所述异氰酸酯类固化剂、第二溶剂之间的重量比为(2-10):1。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异氰酸酯类固化剂包含TDI加成物和/或TDI三聚体。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中所述TDI加成物的NCO%为10-20%;所述TDI三聚体的NCO%为5-10%。<br>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基础树脂选自丙烯酸树脂、醇酸树脂、环氧树脂、聚酯树脂、氨基树脂中的至少一种。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颗粒粉的平均粒径为30-70μm;所述填料的平均粒径为600目-1500目。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颗粒粉、填料的材质分别选自砂面粉、滑石粉、硅微粉、透明粉、二氧化硅、云母、硅藻土中的一种。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中所述B组分还包括脱水剂;所述脱水剂的用量为溶剂重量的1-10%。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所述的聚氨酯透明底漆的制备方法,步骤至少包括:将基础树脂、助剂、填料、颗粒粉、第一溶剂进行混合,即得A组分;将异氰酸酯类固化剂、第二溶剂进行混合,即得B组分。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所述的聚氨酯透明底漆的施工方法,步骤包括:将A组分、B组分按照配比加入容器中搅拌均匀,再加入适量的稀释剂进行稀释,调至适合粘度,进行喷涂施工;所述适合粘度为11-15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异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聚氨酯透明底漆,是种防咬底颗粒聚氨酯透明底漆,主要应用在制作封闭的高档家具和木门等木制品上,能有效的减少喷涂次数,减少工期和涂料的使用。其中,本专利技术通过选择特定种类并比较合适的醇酸树脂和特种TDI加成物、TDI三聚体作为主体物之间进行搭配,以及在特定粒径大小的颗粒粉和填料中的使用,通过大量的实验最终得到一种具有优异防咬底颗粒底聚氨酯透明底漆。此外,本专利技术制备的聚氨酯透明底漆具有很好的产品填充性,以及在施工后长时间内不会存在下陷问题,保持其美观性,而且该聚氨酯透明底漆施工性能优异,而且硬度高、耐溶剂效果好,气味低、冷热循环防发白等优点。该产品适合工业化生产,解决了深导管家具的防胀筋和填充性等问题,减少了涂料的使用,做到了环境友好的特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提供技术方案中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本专利技术中的词语“优选的”、“优选地”、“更优选的”等是指,在某些情况下可提供某些有益效果的本专利技术实施方案。然而,在相同的情况下或其他情况下,其他实施方案也可能是优选的。此外,对一个或多个优选实施方案的表述并不暗示其他实施方案不可用,也并非旨在将其他实施方案排除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之外。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聚氨酯透明底漆,包含A组分、B组分;所述A组分、B组分之间的重量比为1:(0.2-1);其中,所述A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原料包含:50-70%基础树脂,1-10%颗粒粉,1-10%第一溶剂,0-5%助剂,填料补足余量;所述B组分,原料包含:异氰酸酯类固化剂、第二溶剂;所述异氰酸酯类固化剂、第二溶剂之间的重量比为(2-10):1。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聚氨酯透明底漆,包含A组分、B组分;所述A组分、B组分之间的重量比为1:(0.4-0.8);其中,所述A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原料包含:55-65%基础树脂,2-8%颗粒粉,2-8%第一溶剂,1-3%助剂,填料补足余量;所述B组分,原料包含:异氰酸酯类固化剂、第二溶剂;所述异氰酸酯类固化剂、第二溶剂之间的重量比为(4-8):1。在一些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聚氨酯透明底漆,包含A组分、B组分;所述A组分、B组分之间的重量比为1:0.5;其中,所述A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原料包含:60%基础树脂,5%颗粒粉,5%第一溶剂,2%助剂,填料补足余量;所述B组分,原料包含:异氰酸酯类固化剂、第二溶剂;所述异氰酸酯类固化剂、第二溶剂之间的重量比为5:1。A组分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基础树脂选自丙烯酸树脂、醇酸树脂、环氧树脂、聚酯树脂、氨基树脂中的至少一种。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础树脂选自丙烯酸树脂、醇酸树脂中的至少一种。在一些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础树脂为醇酸树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醇酸树脂来源不做特殊限定,优选的,所述醇酸树脂选自TP1109、TP129、TP3850、TP3870、TP3180、TP1109、3106-X-70、3735-X-70、3107-X-60、3304-X-70中的至少一种;更优选的,所述醇酸树脂选自TP387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颗粒粉的平均粒径为30-70μm;所述填料的平均粒径为600目-1500目。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颗粒粉的平均粒径为40μm;所述填料的平均粒径为1250目。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颗粒粉、填料的材质分别选自砂面粉、滑石粉、硅微粉、透明粉、二氧化硅、云母、硅藻土中的一种。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颗粒粉、填料的材质分别选自砂面粉、滑石粉、硅微粉、透明粉中的一种。在一些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颗粒粉的材质为砂面粉;所述填料的材质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氨酯透明底漆,其特征在于,包含A组分、B组分;所述A组分、B组分之间的重量比为1:(0.2-1);/n其中,所述A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原料包含:50-70%基础树脂,1-10%颗粒粉,1-10%第一溶剂,0-5%助剂,填料补足余量;/n所述B组分,原料包含:异氰酸酯类固化剂、第二溶剂;所述异氰酸酯类固化剂、第二溶剂之间的重量比为(2-10):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氨酯透明底漆,其特征在于,包含A组分、B组分;所述A组分、B组分之间的重量比为1:(0.2-1);
其中,所述A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原料包含:50-70%基础树脂,1-10%颗粒粉,1-10%第一溶剂,0-5%助剂,填料补足余量;
所述B组分,原料包含:异氰酸酯类固化剂、第二溶剂;所述异氰酸酯类固化剂、第二溶剂之间的重量比为(2-10):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透明底漆,其特征在于,所述异氰酸酯类固化剂包含TDI加成物和/或TDI三聚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透明底漆,其特征在于,所述TDI加成物、TDI三聚体之间的重量比为1:(0.5-1.5)。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氨酯透明底漆,其特征在于,所述TDI加成物的NCO%为10-20%;所述TDI三聚体的NCO%为5-1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透明底漆,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树脂选自丙烯酸树脂、醇酸树脂、环氧树脂、聚酯树脂、氨基树脂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军邓文根武清满汪启发向安易文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君子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