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阻氧PE‑RT采暖管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阻氧PE‑RT采暖管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PE‑RT树脂100份;抗氧剂0.1~3份;相容剂0.1~3份;阻氧改性剂10~30份;所述阻氧改性剂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EVOH树脂100份;有机化蒙脱土1~40份;所述相容剂为氧化聚乙烯蜡,其酸值为10~35mgKOH/g。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阻氧PE‑RT采暖管,通过共混改性PE‑RT材料,提高了PE‑RT采暖管阻隔氧气渗透的性能,避免了使用高能耗、复杂的共挤出技术,通过常规的挤出生产方法即得到了高阻氧率的PE‑RT采暖管材,其阻氧率较常规PE‑RT管提高了80~97%。
An oxygen resistant PE-RT heating pip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阻氧PE-RT采暖管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地暖管材
,具体涉及一种阻氧PE-RT采暖管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PE-RT具有良好的柔韧性,良好的抗静液压性能,卓越的耐高温性能,广泛应用于采暖管道中。但是目前的采暖管道,阻氧性能较差,长期使用,随着氧气逐渐渗透进入采暖管中,微生物、细菌繁殖生长,形成生物粘泥,造成采暖系统能耗变大,甚至管道堵塞。氧气还会加速供暖系统中金属器件的氧化锈蚀。为增强PE-RT采暖管的阻氧能力,国内也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如201220397267.5公开了一种阻氧地暖管,采用4层结构,外层及次内层的PE-RT层,次外层阻氧层以及内层抗菌层组成。专利201721054641.0公开了一种阻氧PE-RT管,采用三层结构,分别为PE-RT内层,胶黏剂中间层,EVOH阻氧内层。上述设计虽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PE-RT管的阻氧问题,但是所采用的多层共挤技术,一方面需要多台挤出机,另一方面共挤口模非常复杂;或者间歇生产技术,产品质量不稳定,难以控制。因此,开发一种阻氧效果好、生产工艺简单、质量稳定的PE-RT采暖管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经济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PE-RT采暖管阻氧效果不佳,生产工艺复杂,品质不稳定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阻氧PE-RT采暖管。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阻氧PE-RT采暖管,通过共混改性PE-RT材料,提高了PE-RT采暖管阻隔氧气渗透的性能,避免了使用高能耗、复杂的共挤出技术,通过常规的挤出生产方法即得到了高阻氧率的PE-RT采暖管材,其阻氧率较常规PE-RT管提高了80~97%。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阻氧PE-RT采暖管的制备方法。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阻氧PE-RT采暖管,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PE-RT树脂100份;抗氧剂0.1~3份;相容剂0.1~3份;阻氧改性剂10~30份;所述阻氧改性剂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EVOH树脂100份;有机化蒙脱土1~40份;所述相容剂为氧化聚乙烯蜡,其酸值为10~35mgKOH/g。EVOH是一种具有优异阻隔性能的热塑性树脂,蒙脱土的片层结构能够为聚合物提供良好的阻隔性能。EVOH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是良好的阻隔性材料。以EVOH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作为阻氧改性剂,聚乙烯的阻隔性能有一定的提高,其关键的影响因素在于聚乙烯和阻氧改性剂的相容性。专利技术人发现,常规的聚乙烯接枝极性单体一类相容剂,如PE接枝马来酸酐等,虽然对体系相容性具有良好的促进的作用,但实际上体系的阻隔性能却提升的不明显。而选用加工助剂氧化聚乙烯蜡时,除可实现聚乙烯和阻氧改性剂的相容外,还使得整个体系阻隔性能提升明显(其阻氧率较常规PE-RT管提高了80~97%)。本专利技术通过特定的阻氧改性剂和相容剂的配合作用,使得最终得到的阻氧PE-RT采暖管具有高阻氧率,通过常规的挤出生产方法即得制备得到。优选地,所述阻氧PE-RT采暖管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PE-RT树脂100份;抗氧剂0.5份;相容剂1.2份;阻氧改性剂18份。本领域常规的PE-RT树脂均可用于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地,所述PE-RT树脂为耐热聚乙烯树脂,其密度为0.940~0.956g/cm3,在190℃下,5kg的负荷下,其熔体质量流动速率为0.1~1g/10min。优选后的PE-RT树脂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能,制得的采暖管耐热性能更佳。本领域常规的抗氧剂可用于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地,所述抗氧剂为双(2,4-二叔丁基苯酚)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亚磷酸三异癸酯、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3,5-二-叔丁基-羟基苄基磷酸、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碳醇酯或N,N'-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酰基)己二胺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地,所述阻氧改性剂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EVOH树脂100份;有机化蒙脱土20~35份。更为优选地,所述所述阻氧改性剂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EVOH树脂100份;有机化蒙脱土25份。优选地,所述阻氧改性剂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将EVOH树脂和有机化蒙脱土干燥后混合,熔融共混挤出并造粒即得所述阻氧改性剂。更为优选地,所述挤出的温度为170~220℃。优选地,所述有机化蒙脱土通过如下方法改性得到:有机化改性剂和溶剂混合后加入烘干后的蒙脱土,搅拌,抽滤,烘干即得所述有机化蒙脱土。更为优选地,所述有机化改性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或十六烷基苯磺酸钠的一种或几种。上述阻氧PE-RT采暖管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PE-RT树脂、抗氧剂、相容剂和阻氧改性剂混合分散,挤出、定径、冷却成型即得所述阻氧PE-RT采暖管。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产品质量稳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共混改性PE-RT材料,提高了PE-RT采暖管阻隔氧气渗透的性能,避免了使用高能耗、复杂的共挤出技术,通过常规的挤出生产方法即得到了高阻氧率的PE-RT采暖管材,其阻氧率较常规PE-RT管提高了80~9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下例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本领域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建议的条件;所使用的原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可从常规市场等商业途径得到的原料和试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专利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PE-RT树脂,其密度为,0.947kg/m3,在190℃下,5kg的负荷下的熔指为0.7g/10min。购于道达尔石化。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阻氧PE-RT采暖管,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按重量份数将100份PE-RT树脂;0.5份抗氧剂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相容剂氧化聚乙烯蜡1.2份;阻氧改性剂18份混合挤出成管。其中,阻氧改性剂由EVOH100份和有机化蒙脱土25份组成。阻氧改性剂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将EVOH树脂以及有机化蒙脱土干燥后按比例混合,然后再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熔融共混挤出并造粒。挤出温度170~220℃有机化蒙脱土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先将蒙脱土烘干,在反应釜中加入一定量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然后注入一定量的无水乙醇,搅拌后加入称量好的蒙脱土。蒙脱土、无水乙醇、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可按20:70:0.4比例投料。一定时间后抽滤,烘干备用。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阻氧PE-RT采暖管,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按重量份数将100份PE-RT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阻氧PE-RT采暖管,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nPE-RT树脂100份;/n抗氧剂0.1~3份;/n相容剂0.1~3份;/n阻氧改性剂10~30份;/n所述阻氧改性剂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EVOH树脂100份;有机化蒙脱土1~40份;/n所述相容剂为氧化聚乙烯蜡,其酸值为10~35mgKOH/g。/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氧PE-RT采暖管,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
PE-RT树脂100份;
抗氧剂0.1~3份;
相容剂0.1~3份;
阻氧改性剂10~30份;
所述阻氧改性剂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EVOH树脂100份;有机化蒙脱土1~40份;
所述相容剂为氧化聚乙烯蜡,其酸值为10~35mgKOH/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阻氧PE-RT采暖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氧PE-RT采暖管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
PE-RT树脂100份;
抗氧剂0.5份;
相容剂1.2份;
阻氧改性剂18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阻氧PE-RT采暖管,其特征在于,所述PE-RT树脂为耐热聚乙烯树脂,其密度为0.940~0.958g/cm3,在190℃下,5kg的负荷下,其熔体质量流动速率为0.1~1g/1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阻氧PE-RT采暖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为双(2,4-二叔丁基苯酚)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亚磷酸三异癸酯、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3,5-二-叔丁基-羟基苄基磷酸、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平,李统一,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