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神经内科兼具上下肢体一体的训练康复设备
本专利技术属于康复器械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神经内科兼具上下肢体一体的训练康复设备。
技术介绍
神经内科患者大多患有偏瘫和肢体瘫痪的症状,这些症状往往会引起身体的其他并发症,需要对肢体性瘫痪的患者进行恢复训练。在轻微的肢体性瘫痪患者中,其肢体运动功能未完全丧失,只是存在一些肢体运动障碍,如患者下肢与上肢的动作无法协调一致,因此,需要针对该情形设计一种帮助患者恢复健康的训练器具。基于上述,现有的用于神经科的用于进行康复训练的装置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一个是,训练范围较窄,现有装置大多是针对患者局部进行训练康复,难以实现同时对多个部位进行训练;极少数综合设备虽然能够实现多个部位的康复训练但是其大多是有多个电器元件同时工作进行实现的,此种方法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设备的造价,且降低了结构性,性价比较低;再者是,适应范围和灵活性较低,现有设备多为固定式结构,不可进行拆分,故不能够满足不同使用环境的要求。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神经内科兼具上下肢体一体的训练康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和座椅(3);所述底板(1)为矩形板状结构,且所述底板(1)顶端面后侧位置焊接有一个安装座(2);所述座椅(3)上通过耳环转动连接有一个驱动结构(4),且座椅(3)还通过转动连接座转动连接有放置框结构(6);所述放置框结构(6)上转动连接有一个踏板驱动结构(7);所述底板(1)顶端面焊接有用于转动连接推动结构(8)的连接座,且该连接座上转动连接有一个所述推动结构(8);所述底板(1)顶端面焊接有一个手臂伸缩结构(9)。/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基于神经内科兼具上下肢体一体的训练康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和座椅(3);所述底板(1)为矩形板状结构,且所述底板(1)顶端面后侧位置焊接有一个安装座(2);所述座椅(3)上通过耳环转动连接有一个驱动结构(4),且座椅(3)还通过转动连接座转动连接有放置框结构(6);所述放置框结构(6)上转动连接有一个踏板驱动结构(7);所述底板(1)顶端面焊接有用于转动连接推动结构(8)的连接座,且该连接座上转动连接有一个所述推动结构(8);所述底板(1)顶端面焊接有一个手臂伸缩结构(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神经内科兼具上下肢体一体的训练康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2)后侧为汇聚形结构,所述安装座(2)包括插销轴(201),所述插销轴(201)头端为锥形结构,所述安装座(2)上开设有用于插销轴(201)穿插固定的圆形孔,且所述安装座(2)通过插销轴(201)固定连接有一个座椅(3),并且所述插销轴(201)上开设有一个环形结构的固定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神经内科兼具上下肢体一体的训练康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4)包括驱动结构转动轴(401)、凸轮A(402)、齿轮A(403)和带轮A(404),所述驱动结构转动轴(401)转动连接于座椅(3)的耳环上,且所述凸轮A(402)上焊接有两个凸轮A(402),并且所述凸轮A(402)与放置框主体(601)相接触;所述驱动结构转动轴(401)上焊接有一个与不完整齿轮(11)相啮合的齿轮A(403),且所述驱动结构转动轴(401)上还焊接有一个带轮A(40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神经内科兼具上下肢体一体的训练康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框结构(6)包括放置框主体(601)、齿轮C(602)和半圆形凸起(603),所述放置框主体(601)转动连接于座椅(3)的转动连接座上,且所述放置框主体(601)上焊接有一个齿轮C(602),并且所述齿轮C(602)与放置框主体(601)的转动轴心相同,所述放置框结构(6)前端面呈矩形阵列状焊接有半圆形凸起(603)。
技术研发人员:李培育,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领昇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2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