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气管插管时污染环境的可视操作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9514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1:47
一种防止气管插管时污染环境的可视操作装置及方法,它包括箱体、密封板和可视喉镜,通过在透明中空的箱体一侧开口与密封板配合密封,通过位于密封板设置分体结构的颈孔与患者颈部配合,患者头部位于箱体内,通过术者和助手位于箱体外将手从手套伸入接触喉镜主体操作插管,通过与箱体联通的第一负压吸引孔和第二负压吸引孔分别吸附患者呼出的废气及患者口鼻喉的分泌物。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了原患者插管时呼出的气体及咳呛的分泌物容易造成空气污染至术者感染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术者与患者不直接接触,避免患者呼出的废气和分泌物造成传染,减少了术者的感染风险,操作简单方便的特点。

Visual oper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eventing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during tracheal intub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止气管插管时污染环境的可视操作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用品
,涉及一种防止气管插管时污染环境的可视操作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气管或者食道插管是危重患者常用的抢救治疗手段。操作时刺激会厌,喉镜镜片刺激会厌,患者容易呛咳导致气道内的气体或者分泌物咳出,或者出现恶心呕吐,呕吐出胃内容物。此时需要助手用吸引器随时对分泌物或胃内容物进行吸引。对于呼吸道感染或者传染病的患者,比如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患者,患者呼出或呛咳出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病毒的气溶胶,是造成医务人员感染的重要途径。插管过程对患者和操作的医生,都有极高的风险。一方面要避免异物滑入气道,引起窒息;在挑起会厌时,由于迷走神经反射,还有可能造成呼吸、心跳骤停。另外,插管的刹那,从病人下呼吸道喷出的飞沫,病毒载量极高。在场医务人员即使采取了严密的防范措施,由于是面对面近距离接触,感染的可能性仍然很大。即使进行了穿戴防护用具,患者呼出或呛咳出的气体或也造成了环境污染,一旦医护人员防护用具有破损,也容易造成感染。对于新冠病毒肺炎的气管插管操作和留置胃管操作均是风险极高的操作,现有的防护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气管插管时污染环境的可视操作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箱体(1)、密封板(2)和可视喉镜(3);所述密封板(2)位于箱体(1)一侧与其密封,可视喉镜(3)的显示器(32)与喉镜主体(31)连接,微型摄像头(33)拍摄图像;所述箱体(1)上设置与其联通的第一负压吸引孔(13)和第二负压吸引孔(14),从箱体(1)上操作孔(11)深入的手套(12)接触喉镜主体(31)操作,第一负压吸引孔(13)和第二负压吸引孔(14)分别吸附气体和患者分泌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气管插管时污染环境的可视操作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箱体(1)、密封板(2)和可视喉镜(3);所述密封板(2)位于箱体(1)一侧与其密封,可视喉镜(3)的显示器(32)与喉镜主体(31)连接,微型摄像头(33)拍摄图像;所述箱体(1)上设置与其联通的第一负压吸引孔(13)和第二负压吸引孔(14),从箱体(1)上操作孔(11)深入的手套(12)接触喉镜主体(31)操作,第一负压吸引孔(13)和第二负压吸引孔(14)分别吸附气体和患者分泌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气管插管时污染环境的可视操作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箱体(1)为一侧开口透明的中空箱体,边沿设置密封槽与密封板(2)滑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气管插管时污染环境的可视操作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箱体(1)两侧及箱体(1)开口对应侧设置操作孔(11),与操作孔(11)配合密封的手套(12)深入箱体(1)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气管插管时污染环境的可视操作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箱体(1)上侧面设置第一负压吸引孔(13)和第二负压吸引孔(14)分别与两个负压吸引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气管插管时污染环境的可视操作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箱体(1)内设置调节气垫(4),它包括位于气板(41)上一侧设置的头部汽包(42)及两端设置的脸颊汽包(4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止气管插管时污染环境的可视操作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气板(41)、头部汽包(42)和脸颊汽包(43)均设置充气孔引出箱体(1)外。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气管插管时污染环境的可视操作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密封板(2)包括相互分开的下板(21)和上板(22),以及位于下板(21)和上板(22)接触封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民余旻万鹏伍育旗张新黎于超王鹏郭昌云谭香盛梦婷向艳易梦秋张文娟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三峡大学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