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式植物病菌接种方法及新型针刺式植物病菌接种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2469441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1: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针刺式植物病菌接种方法,将若干接种针固定在设抓手结构的接种针盘上,使接种针附上菌液,握持着抓手结构移动所有的接种针去刺穿植物的叶片或茎秆而形成刺孔、接种针形成刺孔时菌液被转移到所述刺孔内而完成接种。还涉及一种新型针刺式植物病菌接种设备,包括接种针盘,接种针盘的一侧设有抓手结构、另一侧固接有若干接种针,接种针盘和接种针防护罩围成接种针防护腔,述接种针位于接种针防护腔内,接种针盘支撑在限位块上时接种针同接种针防护罩之间设有间隙。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能够防止接种针之间产生位置变化进行接种时方便能够对接种针进行防护的优点,解决了接种针容易产生位置变化、握持接种针时不便和接种针的防护效果差的问题。

Needling plant pathogen inoculation method and new needling plant pathogen inoculation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针刺式植物病菌接种方法及新型针刺式植物病菌接种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病菌接种
,尤其涉及一种针刺式植物病菌接种方法及新型针刺式植物病菌接种设备。
技术介绍
针刺法是植物病害接种实验中常用的方法,即用针蘸取菌液后,在植物体(叶片、茎秆)上穿刺,或者用注射器吸取菌液,通过针头注入植物体,使病菌直接进入植物组织。例如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在水稻苗期至抽穗期,用针蘸取病菌悬浮液后,在叶片尖端中间,在同一部位连续穿刺两下,即可成功接种。以下将用于植物病菌接种用的针和针头统称为接种针。目前进行接时存在以下不足:接种时需要多枚接种针同时对植物体进行穿刺,现有的多枚接种针为绑在一起进行操纵的,容易松动导致接种位置的一致性差;操作者握(或捏)住接种针存在较大困难,导致进行接种时不便;接种针缺乏针尖保护设备,可能导致接种针尖被其他杂菌污染致使试验误差或错误;二次穿刺时不能够准确地穿刺在一次穿刺的位置;不能够方便地使接种针穿刺到植物体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防止接种针之间产生位置变化进行接种时方便能够对接种针进行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针刺式植物病菌接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若干接种针固定在设抓手结构的接种针盘上,使接种针附上菌液,握持着抓手结构移动所有的接种针去刺穿植物的叶片或茎秆而形成刺孔、接种针形成刺孔时菌液被转移到所述刺孔内而完成接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刺式植物病菌接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若干接种针固定在设抓手结构的接种针盘上,使接种针附上菌液,握持着抓手结构移动所有的接种针去刺穿植物的叶片或茎秆而形成刺孔、接种针形成刺孔时菌液被转移到所述刺孔内而完成接种。


2.一种新型针刺式植物病菌接种设备,包括接种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种针盘,所述接种针盘的一侧设有抓手结构、另一侧固接有若干所述接种针,所述接种针盘穿设在接种针防护罩内,所述接种针盘和接种针防护罩围成接种针防护腔,所述接种针位于所述接种针防护腔内,所述接种针防护罩的内周面上设有限位块,所述接种针盘支撑在所述限位块上时所述接种针同所述接种针防护罩之间设有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针刺式植物病菌接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手结构包括握持块和一端同握持块连接在一起的连接柄,所述连接柄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接种盘远离接种针的一侧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针刺式植物病菌接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种针防护罩包括管体和端板,所述端板设有裙边,所述端板通过所述裙边螺纹连接在所述管体上而同所述管体可拆卸连接在一起,所述接种盘通过压缩弹簧支撑在所述限位块上且接种针的针尖完全容置在所述管体内,朝限位块所在方向按压所述接种盘到极限位置时所述接种针的针尖伸出所述管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针刺式植物病菌接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裙边螺纹连接在所述管体的内周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针刺式植物病菌接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裙边上设有供接种的植物的叶片进出的叶片进出孔;所述裙边朝向管体内部转动到极限位置时、所述叶片进出孔被所述管体完全遮挡住;所述叶片进出孔裸露在管体的外部时朝限位块所在方向按压所述接种盘到极限位置,所述接种针的针尖同所述端板之间设有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针刺式植物病菌接种设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昊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