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压模具及模内自动粘叠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691861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1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冲压模具及模内自动粘叠压方法,模具模架以及贯穿模具模架的导柱和导套,模具模架包括上模架、下模架、上压板、下压板、上冲板和下冲板,上模架、下模架、上压板、下压板、上冲板和下冲板从上至下依次叠加;所述导柱的外部包覆导套,其冲头在作用的过程完成模内冲压;并在模具模架之间的铁芯材质表面涂覆专用胶水材料,并在落料时采用加温专用设备,加温专用设备和冷水循环设备受控于打凸自动PLC控制系统,并由自动高频专用设备供电,让专用胶水保持较高的活性,粘结牢固,再配合冷水循环设备快速冷却专用胶水,完成自粘叠压,提高铁芯品质,使用本铁芯制造的电机能耗減少,提高铁芯自动化产能,降低成本。

A method of stamping die and automatic lamination in di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冲压模具及模内自动粘叠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冲压模具和自动粘叠压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冲压模具及模内自动粘叠压方法。
技术介绍
马达铁芯模具,英文对应名称:MotorCoreDie,铁芯作为电机制造的核心部件,在整个马达里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作为实现铁芯批量生产的铁芯模具,更是关键。以往的铁芯都是使用单冲模具或者连续模具冲压制成散片,然后又通过铆钉或者焊接的工艺,制作成所需要的厚度--铁芯的材质一般采用硅钢材料,单片的厚度有0.5mm、0.35mm、0.2mm等,这种工艺效率不高,使用人员也较多,因此逐渐被自动叠铆铁芯模具所替代,现用技术之一为冲片设计自扣点,在模具内生产铁芯时,通过自扣点实现冲片自动叠铆,但自扣点的设计影响电机的磁路,从而影响电机的整体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压模具及模内自动粘叠压方法,具有提高铁芯品质,使用本铁芯制造的电机能耗減少,提高铁芯自动化产能,降低成本的优点,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模架(1)以及贯穿模具模架(1)的导柱(2)和导套(3),模具模架(1)包括上模架(11)、下模架(12)、上压板(13)、下压板(14)、上冲板(15)和下冲板(16),上模架(11)、下模架(12)、上压板(13)、下压板(14)、上冲板(15)和下冲板(16)从上至下依次叠加;/n所述导柱(2)的外部包覆导套(3),并贯穿在叠加后的上模架(11)、下模架(12)、上压板(13)、下压板(14)、上冲板(15)和下冲板(16)的四个端脚处,上模架(11)、上压板(13)和上冲板(15)内还贯穿上冲杆(4),下模架(12)、下压板(14)和下冲板(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模架(1)以及贯穿模具模架(1)的导柱(2)和导套(3),模具模架(1)包括上模架(11)、下模架(12)、上压板(13)、下压板(14)、上冲板(15)和下冲板(16),上模架(11)、下模架(12)、上压板(13)、下压板(14)、上冲板(15)和下冲板(16)从上至下依次叠加;
所述导柱(2)的外部包覆导套(3),并贯穿在叠加后的上模架(11)、下模架(12)、上压板(13)、下压板(14)、上冲板(15)和下冲板(16)的四个端脚处,上模架(11)、上压板(13)和上冲板(15)内还贯穿上冲杆(4),下模架(12)、下压板(14)和下冲板(16)内还贯穿下冲杆(5),上冲杆(4)和下冲杆(5)相对的杆头上均固定冲头(6),上冲杆(4)和下冲杆(5)的冲头(6)相接触;
所述下压板(14)和下冲板(16)内安装有定位杆(7),定位杆(7)的端口延伸至上压板(13)和上冲板(15)内;
所述上冲板(15)的表面上分别安装模具内打凸结构(8),模具内打凸结构(8)通过导线分别连接打凸自动PLC控制系统(9)、自动高频专用设备(10)和冷水循环设备(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模具模架(1)之间的铁芯材质表面涂覆专用胶水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模具内打凸结构(8)的延伸端与铁芯相接触,模具内打凸结构(8)工作铁芯自动分层,并在落料时采用加温专用设备,自动粘结牢固。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山峰杨翔肖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嘉润耀广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