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下实时密封接触件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连接器接触件
,涉及一种水下实时密封接触件。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一般水下类连接器只能在干燥环境中先将连接器插合到位后,再投入到水下进行使用,不能在水下实现插拔对接,这是由于接触件不能满足实时密封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下实时密封接触件,该接触件可在水下实现插拔对接,整体实现接触体实时密封,从而可以实现电器设备在水下环境的自由连接。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下实时密封接触件,该接触件包括相互对接的插孔和插针;所述插孔包括插孔焊杯、内支撑管、插孔组件、密封套、防护套、热缩套、弹簧、销柱、插孔转接密封台、插孔转接密封套、插孔前端帽、插孔前端密封套;所述插孔焊杯的外周自末端向前端依次套装有密封套和内支撑管,在密封套的前端和内支撑管的末端外周套装有防护套,在内支撑管的前端内周通过过盈挤压配合安装有插孔组件,在插孔组件的内部轴向可移动地安装有销柱,销柱的定位头置于内支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下实时密封接触件,其特征在于,该接触件包括相互对接的插孔(1)和插针(2);/n所述插孔(1)包括插孔焊杯(3)、内支撑管(8)、插孔组件(11)、密封套(5)、防护套(6)、热缩套(7)、弹簧(9)、销柱(10)、插孔转接密封台(12)、插孔转接密封套(13)、插孔前端帽(14)、插孔前端密封套(15);/n所述插孔焊杯(3)的外周自末端向前端依次套装有密封套(5)和内支撑管(8),在密封套(5)的前端和内支撑管(8)的末端外周套装有防护套(6),在内支撑管(8)的前端内周通过过盈挤压配合安装有插孔组件(11),在插孔组件(11)的内部轴向可移动地安装有销柱(1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水下实时密封接触件,其特征在于,该接触件包括相互对接的插孔(1)和插针(2);
所述插孔(1)包括插孔焊杯(3)、内支撑管(8)、插孔组件(11)、密封套(5)、防护套(6)、热缩套(7)、弹簧(9)、销柱(10)、插孔转接密封台(12)、插孔转接密封套(13)、插孔前端帽(14)、插孔前端密封套(15);
所述插孔焊杯(3)的外周自末端向前端依次套装有密封套(5)和内支撑管(8),在密封套(5)的前端和内支撑管(8)的末端外周套装有防护套(6),在内支撑管(8)的前端内周通过过盈挤压配合安装有插孔组件(11),在插孔组件(11)的内部轴向可移动地安装有销柱(10),销柱(10)的定位头(10-1)置于内支撑管(8)中,所述弹簧(9)轴向置于内支撑管(8)中,且弹簧(9)的一端套装在所述插孔焊杯(3)的前端外周并抵在插孔焊杯(3)的第四环形凸台(3-3)的前端面上,另一端抵在销柱(10)定位头(10-1)的末端面上,在销柱(10)的销杆(10-2)外周依次套装有转接密封台(12)和插孔转接密封套(13),且转接密封台(12)的末端与插孔组件(11)相连接,插孔转接密封套(13)的末端与转接密封台(12)相连接,在插孔组件(11)、转接密封台(12)和插孔转接密封套(13)的外周安装有插孔前端帽(14),插孔前端帽(14)的末端包覆在内支撑管(8)的前端外周,且与内支撑管(8)通过过盈配合方式安装,在销柱(10)的销杆(10-2)前端外周与插孔前端帽(14)内周之间安装有插孔前端密封套(15),在所述防护套(6)的前端、内支撑管(8)和插孔前端帽(14)的末端外周包覆有热缩套(7);
插针(2)与插孔(1)对接时,插针(2)与销柱(10)接触并且沿轴向向插孔(1)末端挤压,销柱(10)压缩弹簧(9)至定位头(10-1)末端面与插孔焊杯(3)前端面相接触,此时处于导电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实时密封接触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针(2)包括插针焊杯(16)和插针组件(18),所述插针组件(18)包括绝缘护套(18-1)与内插针(18-2),所述绝缘护套(18-1)镶嵌塑压在内插针(18-2)尾端外周;插针焊杯(16)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内插针(18-2)的末端外周。
技术研发人员:张可,张鹏飞,魏迪飞,张永刚,青春,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兴华航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