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式避雷器,其技术方案要点是,第一避雷器本体的下端头与第二避雷器本体的上端头之间卡扣连接有卡接机构,所述卡接机构包括位于第一避雷器本体下端头的插接部、位于第二避雷器本体上端头的套接部,所述套接部与插接部插接配合且两者之间构成锁定配合。摒弃了传统的螺栓螺母紧固连接第一避雷器本体和第二避雷器本体的连接方式,更改为卡接配合,不仅可以降低避雷器在运输过程中的结构长度,方便避雷器的运输,同时也方便工作人员对多个避雷器本体进行组合连接,提高安装效率。
A combined arres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避雷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避雷器,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组合式避雷器。
技术介绍
避雷器是用于保护电气设备免受高瞬态过电压危害并限制续流时间也常限制续流赋值的一种电器。复合外套式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是保护电力系统的输变电设备免受大气过电压或操作过电压等损坏最有效的保护电器。目前,市场上的避雷器多种多样,其中氧化锌避雷器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多个避雷器组合,其中,每个避雷器都包括外部罩体以及置于外部罩体两端的上端头和下端头,若要对两个或多个避雷器进行组合,会将其中一个避雷器的下端头与另外一个相邻的避雷器的上端头进行固定式电连接,通常采用的是螺栓螺母拧紧紧固,虽然对避雷器进行运输时,可以各个避雷器拆开独立放置,但若要对两个及以上的避雷器进行组合安装,还不够简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避雷器,不仅方便运输,同时也方便工作人员对多个避雷器本体进行组合连接,提高安装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式避雷器,至少包括相互形成电连接的所述第一避雷器本体与第二避雷器本体,所述第一避雷器本体与第二避雷器本体均包括有外部罩体以及置于外部罩体两端的上端头和下端头,第一避雷器本体的下端头与第二避雷器本体的上端头构成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避雷器本体的下端头与第二避雷器本体的上端头之间卡扣连接有卡接机构,所述卡接机构包括位于第一避雷器本体下端头的插接部、位于第二避雷器本体上端头的套接部,所述套接部与插接部插接配合且两者之间构成锁定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摒弃了传统的螺栓螺母紧固连接第一避雷器本体和第二避雷器本体的连接方式,更改为卡接配合,不仅可以降低避雷器在运输过程中的结构长度,方便避雷器的运输,同时也方便工作人员对多个避雷器本体进行组合连接,提高安装效率。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套接部构成凹陷槽,插接部构成凸起端,凸起端朝向凹陷槽一端的外边缘设有限位凸起,限位凸起朝向第一避雷器本体一面构成限位面,凹陷槽内设有可与限位面构成抵触连接的弹性抵挡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明确了两个避雷器本体之间的锁定配合的方式,结构简单可靠。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凸起的背离限位面的一端呈楔形状结构设置,弹性抵挡件包括一体设置的环体部和由若干爪齿构成的爪齿部,所述环体部为圆筒形,所述的若干爪齿朝向环体部轴心方向设置且可与限位面构成抵触连接,所述相邻的两个爪齿之间均设有缺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抵挡件安置在套接部内后,将第一避雷器本体的插接部插入第二避雷器本体的套接部内,使限位凸起经过弹性抵挡件后被爪齿部固定在套接部内,因此实现第一避雷器本体与第二避雷器本体的固定连接,且无需使用任何辅助工具,方便快捷;弹性抵挡件上的缺口方便爪齿朝向环体部的轴心设置,便于被限位凸起撑开,使限位凸起具有较大的锁紧力,避免在使用过程中第一避雷器本体与第二避雷器本体分离。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环体部外侧凸设有定位块,所述套接部的内侧壁设有固定槽,定位块固定嵌设于固定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确保弹性抵挡件能够稳固地设置在套接部内。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组合式避雷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弹性抵挡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3对本专利技术组合式避雷器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一种组合式避雷器,至少包括相互形成电连接的所述第一避雷器本体1与第二避雷器本体2,所述第一避雷器本体1与第二避雷器本体2均包括有外部罩体以及置于外部罩体两端的上端头3和下端头4,第一避雷器本体1的下端头4与第二避雷器本体2的上端头3构成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避雷器本体1的下端头4与第二避雷器本体2的上端头3之间卡扣连接有卡接机构,所述卡接机构包括位于第一避雷器本体1下端头4的插接部11、位于第二避雷器本体2上端头3的套接部21,所述套接部21与插接部11插接配合且两者之间构成锁定配合;所述套接部21构成凹陷槽,插接部11构成凸起端,凸起端朝向凹陷槽一端的外边缘设有限位凸起12,限位凸起12的背离限位面121的一端呈楔形状结构设置,限位凸起12朝向第一避雷器本体1一面构成限位面121,凹陷槽内设有可与限位面121构成抵触连接的弹性抵挡件5(此处需说明的是,锁定配合的方式也可以为,凸起端朝向凹陷槽一端的设有可朝向侧边压缩的弹性限位凸起12,凹陷槽内朝向第一避雷器本体1的另一端设有内凹槽,弹性限位凸起12可与内凹槽形成限位配合);弹性抵挡件5包括一体设置的环体部52和由若干爪齿531构成的爪齿部53(此处需说明的是,弹性抵挡件5可以为整个的固定环体部52和弹性撑开部构成,为了能够让弹性抵挡件5和限位凸起12形成灵活地插接配合,确保弹性抵挡件5具有良好的弹性性能,本实施例优选的,弹性抵挡件5由环体部52和由若干爪齿531构成),所述环体部52为圆筒形,环体部52外侧凸设有定位块51,所述套接部21的内侧壁设有固定槽,定位块51固定嵌设于固定槽内;所述的若干爪齿531朝向环体部52轴心方向设置且可与限位面121构成抵触连接,所述相邻的两个爪齿531之间均设有缺口532(此处许说明的是,环体部52可以直接至于凹陷槽内,为了确保弹性抵挡件5能够稳固地设置在套接部21内,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环体部52和凹陷槽的内部也设有相互锁定的定位结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摒弃了传统的螺栓螺母紧固连接第一避雷器本体1和第二避雷器本体2的连接方式,更改为卡接配合,不仅可以降低避雷器在运输过程中的结构长度,方便避雷器的运输,同时也方便工作人员对多个避雷器本体进行组合连接,提高安装效率。弹性抵挡件5安置在套接部21内后,将第一避雷器本体1的插接部11插入第二避雷器本体2的套接部21内,使限位凸起12经过弹性抵挡件5后被爪齿部53固定在套接部21内,因此实现第一避雷器本体1与第二避雷器本体2的固定连接,且无需使用任何辅助工具,方便快捷;弹性抵挡件5上的缺口532方便爪齿531朝向环体部52的轴心设置,便于被限位凸起12撑开,使限位凸起12具有较大的锁紧力,避免在使用过程中第一避雷器本体1与第二避雷器本体2分离。此外,外部罩体以及内部的部件可以采用绝缘筒抽真空工艺加工,延长产品使用寿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避雷器,至少包括相互形成电连接的所述第一避雷器本体与第二避雷器本体,所述第一避雷器本体与第二避雷器本体均包括有外部罩体以及置于外部罩体两端的上端头和下端头,第一避雷器本体的下端头与第二避雷器本体的上端头构成可拆卸式固定连接,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避雷器本体的下端头与第二避雷器本体的上端头之间卡扣连接有卡接机构,所述卡接机构包括位于第一避雷器本体下端头的插接部、位于第二避雷器本体上端头的套接部,所述套接部与插接部插接配合且两者之间构成锁定配合,所述套接部构成凹陷槽,插接部构成凸起端,凸起端朝向凹陷槽一端的外边缘设有限位凸起,限位凸起朝向第一避雷器本体一面构成限位面,凹陷槽内设有可与限位面构成抵触连接的弹性抵挡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避雷器,至少包括相互形成电连接的所述第一避雷器本体与第二避雷器本体,所述第一避雷器本体与第二避雷器本体均包括有外部罩体以及置于外部罩体两端的上端头和下端头,第一避雷器本体的下端头与第二避雷器本体的上端头构成可拆卸式固定连接,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避雷器本体的下端头与第二避雷器本体的上端头之间卡扣连接有卡接机构,所述卡接机构包括位于第一避雷器本体下端头的插接部、位于第二避雷器本体上端头的套接部,所述套接部与插接部插接配合且两者之间构成锁定配合,所述套接部构成凹陷槽,插接部构成凸起端,凸起端朝向凹陷槽一端的外边缘设有限位凸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通,
申请(专利权)人:恒特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