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下梁结构的轿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8976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9: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电梯配件技术领域的一种无下梁结构的轿箱,包括主侧板、气孔、内箱和顶板,所述主侧板的顶部开设所述气孔,所述主侧板的内腔左侧壁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内箱,所述主侧板的顶部焊接所述顶板,该种无下梁结构的轿箱,在主侧板和副侧板上下均开设气孔,配合内部固定气管后,可在电梯轿箱上下运行过程中,对气流进行引导,并配合出气孔排出,使轿箱内部空气流通顺畅,引风方式简单有效,增设的内架与轿箱的内部固定,可在与电梯事故燃烧过程中有效阻燃隔热,配合带有内架的内箱,可对应急物品进行放置,配合侧箱中含有按钮的照明器,可作为应急灯源,对封闭的轿箱内部照明,降低被困者不安情绪,也便于配合救援。

A car without sill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下梁结构的轿箱
本技术涉及电梯配件
,具体为一种无下梁结构的轿箱。
技术介绍
电梯是指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其轿箱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或与铅垂线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轨道运动的永久运输设备,垂直升降电梯具有一个轿箱,轿箱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习惯上不论其驱动方式如何,将电梯作为建筑物内垂直交通运输工具的总称。而电梯的主要结构分为拽引系统,导向系统、轿箱、门系统、电力拖动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而轿箱是电梯轿架的主要结构之一。而现有的轿箱在配合电梯的使用过程中,为保证安全性轿箱一般都为密封性设计,为保证通气效果,需要在顶部构件安装复杂的引风装置,经济浪费大,工序繁琐,在电梯下降是,无法有效引风,且当遇到突发的情况时,如火灾和断电,电梯缺少有效的隔热方式,且密封黑暗的轿箱内也缺少应急装置和照明方式,使的内部受困人员精神紧张,无法应急处理,配合度低,也降低了救援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下梁结构的轿箱,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轿箱在配合电梯的使用过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下梁结构的轿箱,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侧板(100)、气孔(200)、内箱(300)和顶板(400),所述主侧板(100)的顶部开设所述气孔(200),所述主侧板(100)的内腔左侧壁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内箱(300),所述主侧板(100)的顶部焊接所述顶板(400),所述主侧板(100)的后侧壁焊接有后板(110),所述后板(110)的右侧壁焊接有副侧板(120),所述主侧板(100)、所述后板(110)和所述副侧板(120)的底部焊接有底板(130),所述主侧板(100)、所述后板(110)和所述副侧板(120)的内腔焊接有第一内架(140),所述气孔(200)的底部插接有气管(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下梁结构的轿箱,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侧板(100)、气孔(200)、内箱(300)和顶板(400),所述主侧板(100)的顶部开设所述气孔(200),所述主侧板(100)的内腔左侧壁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内箱(300),所述主侧板(100)的顶部焊接所述顶板(400),所述主侧板(100)的后侧壁焊接有后板(110),所述后板(110)的右侧壁焊接有副侧板(120),所述主侧板(100)、所述后板(110)和所述副侧板(120)的底部焊接有底板(130),所述主侧板(100)、所述后板(110)和所述副侧板(120)的内腔焊接有第一内架(140),所述气孔(200)的底部插接有气管(210),所述主侧板(100)的右侧壁和所述副侧板(120)的左侧壁均开设有出气孔(220),所述出气孔(220)的输入端连接有气管(210),所述主侧板(100)的右侧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内箱(300),所述内箱(300)的前侧壁通过合页固定连接有翻盖(310),内箱(300)的右侧壁焊接有侧箱(330),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旦唐华肖虎唐军伟范林忠蒋虎邓山涛王文唐富强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康力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