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伺服电机上的线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8958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9: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伺服电机上的线束,包括支撑框架,支撑框架底部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卡接块,卡接块的外围套接有强力磁铁,支撑框架的前面固定连接有U型卡接环,支撑框架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卡接板,支撑框架顶部的中部转动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的中部套接有转动轮,转动轮的外围套接有防滑橡胶套,支撑框架内部的中部设置有支撑柱,支撑柱的外围套接有转动套筒,支撑框架内部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滑轨,滑轨滑动连接有滑动杆,滑动杆的中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的中部套接有弹簧,转动杆的上端固定链接有卡接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应用于伺服电机上的线束使用时,可以很方便地拆卸和更换零件,也可以多个同时配合使用。

A kind of harness applied to servo mo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伺服电机上的线束
本技术涉及工业安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伺服电机上的线束。
技术介绍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电机技术、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控制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支撑技术的快速发展,交流伺服控制技术的发展得以极大的迈进,使得先前困扰着交流伺服系统的电机控制复杂、调速性能差等问题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交流伺服系统的性能日渐提高,价格趋于合理,使得交流伺服系统取代直流伺服系统尤其是在高精度、高性能要求的伺服驱动领域成了现代电伺服驱动系统的一个发展趋势。伴随着伺服电机的发展,人们也需要将伺服电机与各种连接线连接,连接线的种类繁多样式单一,使得我们不易整理,这使得线束装置的产生,现有市场上的线束功能单一,不可拆卸或者更换线束上的零件,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伺服电机上的线束,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应用于伺服电机上的线束,包括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底部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卡接块,所述卡接块的外围套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伺服电机上的线束,包括支撑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1)底部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卡接块(2),所述卡接块(2)的外围套接有强力磁铁(3),所述支撑框架(1)的前面固定连接有U型卡接环(4),所述支撑框架(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卡接板(8),所述支撑框架(1)顶部的中部转动连接有转动轴(5),所述转动轴(5)的中部套接有转动轮(6),所述转动轮(6)的外围套接有防滑橡胶套(7),所述支撑框架内部的中部设置有支撑柱(10),所述支撑柱(10)的外围套接有转动套筒(9),所述支撑框架(1)内部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滑轨(11),所述滑轨(11)滑动连接有滑动杆(12),所述滑动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伺服电机上的线束,包括支撑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1)底部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卡接块(2),所述卡接块(2)的外围套接有强力磁铁(3),所述支撑框架(1)的前面固定连接有U型卡接环(4),所述支撑框架(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卡接板(8),所述支撑框架(1)顶部的中部转动连接有转动轴(5),所述转动轴(5)的中部套接有转动轮(6),所述转动轮(6)的外围套接有防滑橡胶套(7),所述支撑框架内部的中部设置有支撑柱(10),所述支撑柱(10)的外围套接有转动套筒(9),所述支撑框架(1)内部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滑轨(11),所述滑轨(11)滑动连接有滑动杆(12),所述滑动杆(12)的中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4),所述转动杆(14)的中部套接有弹簧(13),所述转动杆(14)的上端固定链接有卡接杆(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伺服电机上的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块(2)有四个,卡接块(2)分别固定安装支撑框架(1)底部的四个直角的位置,相邻卡接块(2)在同一水平线上,卡接块(2)关于相邻卡接块(2)之间的连线垂直线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伺服电机上的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力磁铁(3)有四个,强力磁铁(3)分别于卡接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娄新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富广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