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控器及空气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8941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9: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线控器及空气调节装置,线控器包括:外壳体,形成所述线控器的外廓且具有开口,内壳体,通过覆盖所述开口,与所述外壳体之间形成能够容纳电子部件的收纳空间,所述内壳体包括:内壳体上壁,从所述内壳体的上边向所述外壳体突出延设,并构成内壳体壁,以及防水槽,从所述内壳体上壁的上表面向下方凹陷,所述外壳体包括:外壳体上壁,从所述外壳体的上边向所述内壳体突出延设,并且从上方覆盖所述防水槽,并构成外壳体壁。

A kind of wire controller and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控器及空气调节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线控器,尤其是一种能够提高防水能力的线控器。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线控器1,包括下筐体2、上筐体3与基板,下筐体2与上筐体3通过卡合结构卡合,基板(图中未示)设于下筐体2与上筐体3形成的空间4内。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如
技术介绍
中所公开的一种线控器1,为了维修时能够更容易地分离上筐体3与下筐体2,弱化了上筐体3与下筐体2之间的卡合。因此,上筐体3与下筐体2之间的卡合处容易产生间隙。当线控器1被安装于空气湿度较高的空间内,例如,梅雨季节时使用、或者安装于浴室时,空气中的湿气或水滴可能通过间隙进入线控器1内,对基板等电子部件造成不良影响。为解决上述课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装卸方便、且防水能力高的线控器。(二)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线控器,包括:外壳体,形成所述线控器的外廓且具有开口,内壳体,通过覆盖所述开口,与所述外壳体之间形成能够容纳电子部件的收纳空间,所述内壳体包括:内壳体上壁,从所述内壳体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控器,包括:/n外壳体,形成所述线控器的外廓且具有开口,/n内壳体,通过覆盖所述开口,与所述外壳体之间形成能够容纳电子部件的收纳空间,/n其特征在于:/n所述内壳体包括:/n内壳体上壁,从所述内壳体的上边向所述外壳体突出延设,并构成内壳体壁,/n以及防水槽,从所述内壳体上壁的上表面向下方凹陷,/n所述外壳体包括:/n外壳体上壁,从所述外壳体的上边向所述内壳体突出延设,并且从上方覆盖所述防水槽,并构成外壳体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控器,包括:
外壳体,形成所述线控器的外廓且具有开口,
内壳体,通过覆盖所述开口,与所述外壳体之间形成能够容纳电子部件的收纳空间,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壳体包括:
内壳体上壁,从所述内壳体的上边向所述外壳体突出延设,并构成内壳体壁,
以及防水槽,从所述内壳体上壁的上表面向下方凹陷,
所述外壳体包括:
外壳体上壁,从所述外壳体的上边向所述内壳体突出延设,并且从上方覆盖所述防水槽,并构成外壳体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控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体还包括:
与所述开口相对的外壳体底面,
以及从所述外壳体底面向所述内壳体突出延设的、形成所述开口的所述外壳体壁,
所述内壳体还包括:
用于覆盖所述开口的内壳体底面,
以及从所述内壳体底面向所述外壳体突出延设的所述内壳体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控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水槽比所述内壳体上壁的中央更靠近所述外壳体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控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壳体壁还包括:
与所述内壳体上壁相对设置的内壳体下壁,
所述防水槽还包括:
凹面,与所述内壳体下壁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内壳体上壁的上表面与所述内壳体下壁之间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控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水槽还包括位于所述外壳体一侧的防水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控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水壁为从所述凹面向所述外壳体上壁延设的突筋,
所述突筋的上端部与所述内壳体下壁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内壳体上壁的上面与所述内壳体下壁之间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控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端部与所述外壳体壁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控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水槽还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桂青李国洋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松下环境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