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线路板组件、显示屏及智能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8893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9: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柔性线路板组件,包括柔性线路板、芯片和保护罩,所述芯片贴设于所述柔性线路板的一侧面,所述保护罩包括罩体和所述罩体边缘向外侧延伸形成的翻折部,所述罩体罩设于所述芯片外,所述翻折部固定于所述柔性线路板上,以将所述芯片收容在所述保护罩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显示屏及智能终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柔性线路板组件、显示屏及智能终端,罩体防止了外力对芯片的冲击,防止芯片受力损坏,避免了空气中的灰尘等杂质会对芯片造成侵蚀;并且,翻折部使得罩体更加稳定的固定于线路板上,防止罩体脱离线路板,翻折部还能增加罩体的密闭性,进一步避免了芯片的侵蚀,有利于保护芯片。

FPC components, display screen and intelligent termin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柔性线路板组件、显示屏及智能终端
本技术涉及芯片保护
,尤其涉及一种柔性线路板组件、显示屏及智能终端。
技术介绍
智能终端的显示屏的芯片(IC)是显示屏的核心元件,IC的性能直接影响显示屏的显示性能。现有的显示屏中,IC通常贴附于显示屏的背面,在受到外力冲击的情况下,芯片容易损坏;并且,在环境测试中,空气中的灰尘等杂质会对芯片造成侵蚀,影响芯片的性能。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柔性线路板组件、显示屏及智能终端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外力对芯片的冲击、防止芯片受力损坏、避免空气中的灰尘等杂质会对芯片造成侵蚀、有效保护芯片的柔性线路板组件、显示屏及智能终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柔性线路板组件,包括柔性线路板、芯片和保护罩,所述芯片贴设于所述柔性线路板的一侧面,所述保护罩包括罩体和所述罩体边缘向外侧延伸形成的翻折部,所述罩体罩设于所述芯片外,所述翻折部固定于所述柔性线路板上,以将所述芯片收容在所述保护罩内。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罩体内部于所述罩体和所述芯片之间设有缓冲垫。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冲垫贴附于所述罩体顶部。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冲垫为泡棉,所述泡棉厚度为2-5mm。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罩体呈一侧开口的长方体状,所述翻折部与所述柔性线路板密封固定,以在所述罩体内行成密封腔。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翻折部通过环形泡棉背胶与所述柔性线路板固定。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翻折部宽度为0.5-2mm。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显示屏,包括屏本体及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柔性线路板组件,所述屏本体与所述柔性线路板组件电连接。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智能终端,包括上述实施方式所述的显示屏。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的柔性线路板组件、显示屏及智能终端,包括保护罩,罩体能够罩设位于柔性线路板上的芯片,罩体防止了外力对芯片的冲击,防止芯片受力损坏,避免了空气中的灰尘等杂质会对芯片造成侵蚀;并且,罩体的边缘向外侧延伸形成翻折部,翻折部固定于柔性线路板上,翻折部使得罩体更加稳定的固定于柔性线路板上,防止罩体脱离柔性线路板,翻折部还能增加罩体的密闭性,进一步避免了芯片的侵蚀,有利于保护芯片。为使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引脚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柔性线路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沿A-A’的剖视图;图3为图1所示的柔性线路板组件的保护罩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柔性线路板组件100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沿A-A’的剖视图。本技术提供的柔性线路板组件100,包括柔性线路板10、芯片20和保护罩30,芯片20贴设于柔性线路板10的一侧面,保护罩30包括罩体31和罩体31边缘向外侧延伸形成的翻折部32,罩体30罩设于芯片20外,翻折部32固定于柔性线路板10上,以将芯片20收容在保护罩30内柔性线路板10芯片20柔性线路板10。本技术提供的柔性线路板组件100,包括保护罩30,罩体31能够罩设位于柔性线路板10上的芯片20,罩体31防止了外力对芯片20的冲击,防止芯片20受力损坏,避免了空气中的灰尘等杂质会对芯片造成侵蚀;并且,罩体31的边缘向外侧延伸形成翻折部32,翻折部32固定于柔性线路板10上,翻折部32使得罩体31更加稳定的固定于柔性线路板10上,防止罩体31脱离柔性线路板10,翻折部32还能增加罩体31的密闭性,进一步避免了芯片20的侵蚀,有利于保护芯片20。请一并参阅图3,罩体31内部于罩体31和芯片20之间设有缓冲垫40,具体的,缓冲垫40贴附于罩体31的顶部。本实施方式中,罩体31呈一侧开口的长方体状,翻折部32与所述柔性线路板密封固定,以在所述罩体31内行成密封腔310。具体的,罩体31包括顶壁311及连接顶壁311的多个侧壁312,顶壁311及多个侧壁312共同围成密封腔310,芯片20收容于密封腔310内,顶壁311的靠近密封腔310的内表面313设置有缓冲垫40,缓冲垫40与芯片20位置相对。缓冲垫40有效的缓冲了外力对芯片20的正面压力,减小了芯片20的受力情况,进一步避免了芯片20损坏。具体的,所述缓冲垫40的厚度为2-5mm,所述缓冲垫为泡棉;正常情况下,缓冲垫40与芯片20的上表面接触,当受到外力冲击时,芯片20及顶壁311能够挤压缓冲垫40,缓冲垫40吸收外力,减小了芯片20的受力,避免了芯片20损坏;泡棉是塑料粒子发泡过的材料,具有一定的弹性且重量轻,能够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选择合适厚度的缓冲垫能够在保证缓冲作用的前提下,减小占用空间。进一步地,翻折部32通过环形泡棉背胶111与柔性线路板10固定。具体的,翻折部32为矩形,翻折部32的宽度为0.5-2mm,翻折部32的宽度有利于扩大与泡棉背胶111的接触面积,且有利于减小翻折部32对柔性线路板10的压力,也有利于增加密封腔310的密封性,防止环境测试对芯片20的侵蚀。可以理解,罩体31的形状及大小与芯片20的形状及大小对应,实际应用时,保证芯片20能够收容于罩体31的密封腔310内即可。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显示屏,包括屏本体200和上述任意一项实施方式所述的柔性线路板组件100,屏本体200与所述柔性线路板组件100电连接。具体的,屏本体200内设置有显示线路,柔性线路板10与显示线路电性连接且柔性线路板10沿屏本体200的一个边缘翻折并固定于屏本体200的背面,芯片20固定于柔性线路板10上且与柔性线路板10电性连接,保护罩30固定于柔性线路板10上且用于保护所述芯片20。可以理解,屏本体200内设置有显示线路,显示线路用于实现显示屏的显示功能,柔性线路板10用于传递及转换显示线路的电信号,芯片20对所述电信号进行处理。柔性线路板10沿屏本体200的一个边缘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线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线路板、芯片和保护罩,所述芯片贴设于所述柔性线路板的一侧面,所述保护罩包括罩体和所述罩体边缘向外侧延伸形成的翻折部,所述罩体罩设于所述芯片外,所述翻折部固定于所述柔性线路板上,以将所述芯片收容在所述保护罩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线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线路板、芯片和保护罩,所述芯片贴设于所述柔性线路板的一侧面,所述保护罩包括罩体和所述罩体边缘向外侧延伸形成的翻折部,所述罩体罩设于所述芯片外,所述翻折部固定于所述柔性线路板上,以将所述芯片收容在所述保护罩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线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内部于所述罩体和所述芯片之间设有缓冲垫。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线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垫贴附于所述罩体顶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线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垫为泡棉,所述泡棉厚度为2-5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闻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