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适应骨导换能器固定装置及骨导助听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适应骨导换能器固定装置及骨导助听装置。
技术介绍
骨导换能器将音频信号转化为振动传递给人体组织与骨骼,进一步传递到听觉神经,从而使佩戴者听到声音。采用骨导换能器的音频产品属于人体工学的可穿戴设备,产品需要适应不通的人体工学需求,比如:骨导换能器与佩戴者接触部位的压迫力需要均衡,不能出现佩戴者头型大小不同导致佩戴时压迫力度不同,再比如:骨导换能器与佩戴者接触部位(例如乳突骨、耳廓、耳前部位颅骨等部位)的行程需要具备一定的可伸缩性和自适应性,用以适应不同佩戴者接触部位不同人体工学特征。因此,骨导换能器固定方式和结构存有适应不同人体工学的需求,尤其是存有可调节行程并自适应行程的固定方式和结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保护了一种自适应骨导换能器固定装置,包括:振动传递总成600,所述振动传递总成600包括振动传递部601、振动传递折皱部602和振动传递固定部603,所述振动传递折皱部602自所述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适应骨导换能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振动传递总成(600),所述振动传递总成(600)包括振动传递部(601)、振动传递折皱部(602)和振动传递固定部(603),所述振动传递折皱部(602)自所述振动传递部(601)的边缘延伸至所述振动传递固定部(603),使所述振动传递总成(600)呈一端开口的筒状;/n与所述振动传递部(601)内侧表面接触或固定连结的骨导换能器总成(100),所述骨导换能器总成(100)整体大致容置在所述振动传递总成(600)内;/n与所述骨导换能器总成(100)底面外侧接触或固定连接的弹性支撑总成(20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骨导换能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振动传递总成(600),所述振动传递总成(600)包括振动传递部(601)、振动传递折皱部(602)和振动传递固定部(603),所述振动传递折皱部(602)自所述振动传递部(601)的边缘延伸至所述振动传递固定部(603),使所述振动传递总成(600)呈一端开口的筒状;
与所述振动传递部(601)内侧表面接触或固定连结的骨导换能器总成(100),所述骨导换能器总成(100)整体大致容置在所述振动传递总成(600)内;
与所述骨导换能器总成(100)底面外侧接触或固定连接的弹性支撑总成(20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骨导换能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所述弹性支撑总成(200)向靠近所述骨导换能器总成(100)的方向压缩的行程调节总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适应骨导换能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外部支撑件(410),所述振动传递部(601)被配置为在佩戴者使用时,其外侧表面接触佩戴者皮肤,所述振动传递折皱部(602)被配置为具有吸收部分伸缩行程的弹性折皱结构,所述振动传递固定部(603)与所述外部支撑件(410)之间固定粘合,和/或卡扣压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骨导换能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骨导换能器总成(100)包括骨导换能器(101)、骨导换能器振动传递板(102)、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骨导换能器(101)和所述骨导换能器振动传递板(102)之间使二者集为一体的振动轴(103);其中所述骨导换能器振动传递板(102)朝向所述振动传递部(601)内侧表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适应骨导换能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骨导换能器振动传递板(102)通过固定粘合连结形式连接所述振动传递部(601)的内侧表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骨导换能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总成(200)包括弹性件(201)、第一支撑件(202)、第二支撑件(203);其中,所述弹性件(201)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件(202)的一个侧表面和所述第二支撑件(203)的内侧表面;所述第一支撑件(202)的另一侧表面与所述骨导换能器(101)的远离所述振动传递总成(600)内侧面的非振动底面接触连接和/或固定粘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适应骨导换能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总成(200)还包括与外部支撑件(410)装配连接、且一端缩进的第一固定件(420),所述第一固定件(420)的缩进端对所述第二支撑件(203)向靠近所述骨导换能器总成(100)方向运动的行程进行限制,使所述弹性件(201)的压缩行程限制在所述第二支撑件(203)与所述第一固定件(420)之间的第一行程调节间隙(710)内部。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适应骨导换能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总成(200)还包括与外部支撑件(410)装配连接、且两端缩进的第二固定件(422),所述第二固定件(422)的两个缩进端分别对所述第二支撑件(203)前后运动的行程进行限制,使所述弹性件(201)的压缩行程限制在所述第二支撑件(203)与所述第二固定件(422)之间的第二行程调节间隙(711)内部。
9.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自适应骨导换能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程调节总成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元聪,吴恒,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吸铁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