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话分配装置,其包括控制板与主体,控制板设置有两个控制开关与四个输出入埠,每个输出入埠均包括一个输入埠与三个输出埠,每个控制开关连接于两个输入埠,主体设置有输出入孔组,每个输出入孔组的两相邻通孔之间的两相互平行的孔壁之间的最小距离为1mm;主体还设置有开关孔组,位于开关孔组同一侧的两组输出入孔组之间相邻的两通孔之间的两相互相互平行的孔壁之间的最小距离为4.1mm。每个输出入孔组的两相邻通孔之间的两相互平行的孔壁之间的最小距离为1mm,位于开关孔组同一侧的两组输出入孔组之间相邻的两通孔之间的两相互相互平行的孔壁之间的最小距离为4.1mm,保证结构紧凑的同时提供用户操作空间,保证使用便利性。
A telephone distribu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话分配装置
本技术属于通信
,具体涉及一种电话分配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家用或办公电话多连接于电话分配装置,以实现电话分机。然而,现有的电话分配装置中,每一输入埠所对应的输出埠数量固定,用户无法根据具体需求而调整每一输入埠所对应的输出埠数量,从而导致用户无法调整分机数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用户调整分机数量的电话分配装置。为实现上述的主要目的,本技术提供的电话分配装置包括控制板与主体,控制板固定连接于主体,控制板设置有两个控制开关与四个输出入埠,每个输出入埠均包括一个输入埠与三个输出埠,每个控制开关连接于两个输入埠,主体内设置有多个传输件,每个输出入埠的每个输出埠均通过一个传输件连接于输入埠;主体设置有四个输出入孔组,每个输出入孔组均包括四个通孔,每个通孔均为矩形孔,每个输出入孔组的两相邻通孔之间的两相互平行的孔壁之间的最小距离为1mm;主体还设置有开关孔组,开关孔组包括两个开关通孔,开关孔组两侧分别布置有两组输出入孔组,位于开关孔组同一侧的两组输出入孔组之间相邻的两通孔之间的两相互相互平行的孔壁之间的最小距离为4.1mm。由上述方案可见,控制开关控制两个输入埠之间的连通,输入埠与输出埠之间通过传输件连接,当用户需增加分机数量时,控制开关连通两个输入埠,每个输入埠对应的输出埠数量可增加四个,从而便于用户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分机数量,且,每个输出入孔组的两相邻通孔之间的两相互平行的孔壁之间的最小距离为1mm,位于开关孔组同一侧的两组输出入孔组之间相邻的两通孔之间的两相互相互平行的孔壁之间的最小距离为4.1mm,保证结构紧凑的同时提供用户操作空间,保证使用便利性。优选的,控制开关为指拨开关。进一步的,输出埠与输入埠均为RJ45接头。进一步的,电话分配装置还包括固定部,固定部位于控制板或主体,螺栓穿过固定部,螺栓连接固定部与弱电箱。附图说明利用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电话分配装置实施例的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一种电话分配装置实施例的控制板的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一种电话分配装置实施例的主体的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一种电话分配装置实施例的主体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所述一种电话分配装置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所述一种电话分配装置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所述一种电话分配装置实施例装配于弱电箱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见图1至图3,本实施例的电话分配装置1包括控制板10与主体13,控制板10固定连接于主体13,控制板10可卡扣或焊接于主体13,控制板10设置有两个控制开关与四个输出入埠,控制开关包括第一控制开关151与第二控制开关152,输出入埠包括第一输出入埠G1、第二输出入埠G2、第三输出入埠G3、第四输出入埠G4。参见图3与图4,主体13内设置有多个传输件,每个输出入埠的每个输出埠均通过一个传输件连接于输入埠,传输件为电线。主体13设置有四个输出入孔组,每个输出入孔组均包括四个通孔,每个通孔均为矩形孔,每个输出入孔组的两相邻通孔之间的两相互平行的孔壁之间的最小距离L1为1mm,输出入孔组包括第一输出入孔组131、第二输出入孔组132、第三输出入孔组133和第四输出入孔组134,第一输出入孔组131包括通孔1311、通孔1312、通孔1313和通孔1314,第二输出入孔组132包括通孔1321、通孔1322、通孔1323和通孔1324,第三输出入孔组133包括通孔1331、通孔1332、通孔1333和通孔1334,第四输出入孔组134包括通孔1341、通孔1342、通孔1343和通孔1344。主体13还设置有开关孔组,开关孔组包括两个开关通孔,开关通孔包括第一通孔135与第二通孔136,开关孔组两侧分别布置有两组输出入孔组,第一输出入孔组131与第三输出入孔组133均位于开关孔组的第一侧,第二输出入孔组132与第四输出入孔组134均位于开关孔组的第二侧,位于开关孔组同一侧的两组输出入孔组之间相邻的两通孔之间的两相互平行的孔壁之间的最小距离L2为4.1mm。参见图1至图3、图5与图6,每个输出入埠均包括一个输入埠与三个输出埠,第一输出入埠G1包括输入埠G11与输出埠G12、输出埠G13与输出埠G14,第二输出入埠G2包括输入埠G21与输出埠G22、输出埠G23与输出埠G24,第三输出入埠G3包括输入埠G31与输出埠G32、输出埠G33与输出埠G34,第四输出入埠G4包括输入埠G41与输出埠G42、输出埠G43与输出埠G44。每个控制开关连接于两个输入埠,第一控制开关151连接于输入埠G11和输入埠G21,第二控制开关152连接于输入埠G31和输入埠G41。控制开关为指拨开关。输出埠与输入埠均为RJ45接头。电话分配装置1还包括固定部102,固定部102位于控制板10或主体13。在本实施例中,固定部102位于控制板10,固定部102与控制板10为一体成型连接。主体13包括两相互平行的侧壁130,两相互平行的侧壁130的外壁之间的距离W2为193至197mm,沿W2的方向,控制板10的长度W1为228至230mm。控制板10装配于主体13后,自控制板10的上端面至主体13的底面之间且垂直于W1方向的高度尺寸L为24至26mm。参见图1至图4、图7,电话分配装置1应用于弱电箱2,弱电箱2包括两相对布置的连接架21,每个连接架21均布置有多个连接孔22,螺栓穿过连接孔22与固定部102的固定孔101,螺栓连接固定部102与弱电箱2。参见图1至图7,第二控制开关152导通时,输入埠G31与输入埠G41连通,连接于输入埠G31的外线电话线亦导通于输入埠G41,同理,当外线电话线连接于输入埠G41时,外线电话线亦导通于输入埠G31。因此当外线电话线连接于输入埠G31时,通过输入埠G31而输入的来自外线电话线的信号可同时传输至输出埠G32、输出埠G33、输出埠G34、输入埠G41、输出埠G42、输出埠G43与输出埠G44,因此,输出埠G32、输出埠G33、输出埠G34、输入埠G41、输出埠G42、输出埠G43与输出埠G44均可连接至一分机电话。由此可知,当第二控制开关152导通时,第三输出入埠G3与第四输出入埠G4使用同一电话号码,分机数量为7个,当第二控制开关152断开时,通过输入埠G31而输入的来自外线电话线的信号仅可同时传输至输出埠G32、输出埠G33与输出埠G34,分机数量为4个,因此,分机数量从4个增加到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话分配装置,其包括控制板与主体,所述控制板固定连接于所述主体,其特征在于:/n所述控制板设置有两个控制开关与四个输出入埠,每个所述输出入埠均包括一个输入埠与三个输出埠,每个所述控制开关连接于两个所述输入埠,所述主体内设置有多个传输件,每个所述输出入埠的每个所述输出埠均通过一个所述传输件连接于所述输入埠;/n所述主体设置有四个输出入孔组,每个所述输出入孔组均包括四个通孔,每个所述通孔均为矩形孔,每个所述输出入孔组的两相邻所述通孔之间的两相互平行的孔壁之间的最小距离为1mm;/n所述主体还设置有开关孔组,所述开关孔组包括两个开关通孔,所述开关孔组两侧分别布置有两组所述输出入孔组,位于所述开关孔组同一侧的两组所述输出入孔组之间相邻的两所述通孔之间的两相互相互平行的孔壁之间的最小距离为4.1m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话分配装置,其包括控制板与主体,所述控制板固定连接于所述主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板设置有两个控制开关与四个输出入埠,每个所述输出入埠均包括一个输入埠与三个输出埠,每个所述控制开关连接于两个所述输入埠,所述主体内设置有多个传输件,每个所述输出入埠的每个所述输出埠均通过一个所述传输件连接于所述输入埠;
所述主体设置有四个输出入孔组,每个所述输出入孔组均包括四个通孔,每个所述通孔均为矩形孔,每个所述输出入孔组的两相邻所述通孔之间的两相互平行的孔壁之间的最小距离为1mm;
所述主体还设置有开关孔组,所述开关孔组包括两个开关通孔,所述开关孔组两侧分别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越祥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