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结和专利>正文

可旋转椅面的椅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875 阅读:7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旋转椅面的椅子,在现有椅子的椅面上盖设有一上盖,椅面中心处凹设有通孔,通孔内壁面设有环形槽道,而所设的上盖中心对应椅面的通孔处设有一圆孔,并在圆孔径面凸设有凸环,使之与环形槽道相嵌合,凸环可于凹形槽道内滑动,如此组合便可得一可旋转椅面的椅子,使乘坐者达到任意调转所需位置的目的。(*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椅子的结构,特别是一种可旋转椅面的椅子。现有的椅子,大多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是为一体成型的制作,在椅子的顶部设有可供乘座者乘座的椅面10,下方则为起支撑作用的椅足11,因椅子1是合为一体的固定型态,因此乘座者坐在椅子1上时有着固定的角度方向与位置,而当要改变乘座角度时,需连同椅子1一起转移,或乘座者以双足为支点,然后身体腰部施力调转所需位置,方能达到转向的目的。但上述调转均不够方便、省力,有些乘座者甚至因自身用力不当,座姿不良而发生肌肉扭伤的现象,有鉴于此,创作人创作了本技术。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旋转椅面的椅子,在现有椅子的椅面上盖设有一上盖,椅面中心处凹设有通孔,通孔内壁面设有环形槽道,而所设的上盖中心对应椅面的通孔处设有一圆孔,并在圆孔径面凸设有凸环,使之与环形槽道相嵌合,凸环可于凹形槽道内滑动,如此组合便可得一可椅面旋转的椅子。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其椅面中心处凹设有圆形通孔,圆形通孔内壁面凹设有环形槽道;椅面上盖设一上盖,其上盖中心对应于椅面圆形通孔位置设有圆孔,圆孔的径面向内凸设有与椅面通孔的环形槽道相对应的凸环,且凸环之外径小于环形槽道的内径。本技术是一种可旋转椅面的椅子,能方便地达到乘座者任意转向的目的,当乘座者需要改变乘座角度时,只需轻轻地转动椅面,即可达到调转方向的目的,它不但方便、省力,而且避免了乘座者因用力不当,而把身体扭伤的缺陷。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现有的椅子结构,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组合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请参阅图2所示,其主要是设有一椅子型态的本体2,本体2的顶面设有椅面20,在椅面20中心处凹设有圆形通孔200,圆形通孔200的内壁面上又凹设有环形槽道201;一上盖3,盖设于本体2的椅面20上,并与之形成一体,上盖3中心对应于椅面20。上的圆形通孔200的位置,设有一圆孔30,其圆孔30的径面上凸设有与椅面20的圆形通孔200的环形槽道201相对应的凸环301,且该凸环301的外径小于环形槽道201的内径。当本技术在组装使用时,如图3、图4所示,只要将上盖3对正本体2的椅面20,令上盖3的圆孔30对正椅面上的圆形通孔200,稍加施力压合即使上盖3之圆孔30中的凸环301嵌扣入本体2的椅面20的环形槽道201中,由于凸环301的外径小于环形槽道201的内径,因此,其上盖3与椅面20即不脱离又可自如沿圆环滑动,使乘座者可任意转动椅面而达到调转方向的目的,即方便、省力,又使之更臻完善。权利要求1.一种可旋转椅面的椅子,包括一椅面及椅足,其特征在于其椅面中心处凹设有圆形通孔,圆形通孔内壁面凹设有环形槽道;椅面上盖设一上盖,其上盖中心对应于椅面圆形通孔位置设有圆孔,圆孔的径面向内凸设有与椅面通孔的环形槽道相对应的凸环,且凸环之外径小于环形槽道的内径。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旋转椅面的椅子,在现有椅子的椅面上盖设有一上盖,椅面中心处凹设有通孔,通孔内壁面设有环形槽道,而所设的上盖中心对应椅面的通孔处设有一圆孔,并在圆孔径面凸设有凸环,使之与环形槽道相嵌合,凸环可于凹形槽道内滑动,如此组合便可得一可旋转椅面的椅子,使乘坐者达到任意调转所需位置的目的。文档编号A47C3/00GK2268437SQ96218530公开日1997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1996年8月14日 优先权日1996年8月14日专利技术者陈结和 申请人:陈结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旋转椅面的椅子,包括一椅面及椅足,其特征在于:其椅面中心处凹设有圆形通孔,圆形通孔内壁面凹设有环形槽道;椅面上盖设一上盖,其上盖中心对应于椅面圆形通孔位置设有圆孔,圆孔的径面向内凸设有与椅面通孔的环形槽道相对应的凸环,且凸环之外径小于环形槽道的内径。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结和
申请(专利权)人:陈结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