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关电源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86540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8: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开关电源电路,包括开关主电路,该开关主电路包括稳压电路、LM2576芯片、功率放大电路和滤波电路,功率放大电路又包括第一MOS管、第二MOS管、第三MOS管和电感,该三个MOS管相互并联,并且其栅极分别与LM2576芯片耦接,漏极分别与电源耦接,源极分别与电感耦接;该三个MOS管均为N通道增强型场效应功率晶体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功率放大电路中的三个MOS管采用的均是N通道增强型场效应功率晶体管,形成了升压稳压电源,在三个MOS管后耦接了电感,提高了电路的稳定性;在功率放大电路后并联有滤波电路,提高电路输出带载能力。

A switching power supply circu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开关电源电路
本技术的实施例涉及开关电源,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开关电源电路。
技术介绍
开关电源是利用现代电力电子技术,控制开关管开通和关断的时间比率,维持稳定输出电压的一种电源。目前,开关电源以小型、轻量和高效率的特点被广泛应用几乎所有的电子设备,是当今电子信息产业飞速发展不可缺少的一种电源方式。目前大多数开关电源都在朝简单化、小型化、便捷化发展。例如申请号为2016210721970的一种基于LM2576的开关电源,其采用LM2576作为电压调节控制芯片,结合三极管、MOS管的导通和钳制作用,实现了对直流电压的输出控制,且输出电压可以精确的进行调节,其稳定性较高、使用范围广。经申请人分析,上述现有技术属于降压式P沟道稳压电源,不适用于升压稳压电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象,提供一种适用于升压电源的输出稳定的一种开关电源电路。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开关电源电路,包括开关主电路,该开关主电路包括稳压电路、LM2576芯片、功率放大电路和滤波电路,功率放大电路又包括第一MOS管、第二MOS管、第三MOS管和电感,该三个MOS管相互并联,并且其栅极分别与LM2576芯片耦接,漏极分别与电源耦接,源极分别与电感耦接;该三个MOS管均为N通道增强型场效应功率晶体管。此外,本技术还提供如下附属技术方案:开关电源电路还包括电源电路,电源电路包括依次耦接的开关、保险、功率二极管、输入端电容滤波电路、稳压器和输出端电容滤波电路,输入端电容滤波电路输出第一电压电源,输出端电容滤波电路输出第二电压电源。开关电源电路还包括电压采样电路,该电压采样电路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和第二运算放大器,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与开关主电路的滤波电路输出端耦接、反相输入端接入参考电压、输出端耦接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与输出端耦接、输出端输出取样电压。开关电源电路还包括电流采样电路,该电流采样电路包括第三运算放大器和第四运算放大器,第三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与开关主电路的滤波电路输出端耦接、反相输入端接地并负反馈电阻到输出端、输出端耦接第四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第四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接地并负反馈电阻到输出端、输出端输出取样电流。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势在于:本技术功率放大电路中的三个MOS管采用的均是N通道增强型场效应功率晶体管,形成了升压稳压电源,在三个MOS管后耦接了电感,提高了电路的稳定性;在功率放大电路后并联有滤波电路,其与功率放大电路中的电感均具有滤波、存储容量的作用,提高电路输出带载能力。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是开关电源电路中的电源电路的电路图。图2是开关电源电路中的开关主电路的电路图。图3是开关电源电路中的电压采样电路的电路图。图4是开关电源电路中的电流采样电路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非限制性的详细描述。开关电源电路包括电源电路、开关主电路、电压采样电路和电流采样电路,电源电路用于向开关主电路、电压采样电路和电流采样电路供电,开关主电路用于调整输出稳压电源,电压采样电路用于采样开关主电路输出电源的电压值,电流采样电路用于采样开关主电路输出电源的电流值。见图1,电源电路包括开关K1、保险F1、功率二极管DD1、输入端电容滤波电路、稳压器U4和输出端电容滤波电路,其中,输入端电容滤波电路包括相互并联的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第九电容C9、第十电容C10、第十一电容C11,输出端电容滤波电路包括相互并联的第十二电容C12、第十三电容C13。开关K1耦接在保险F1和电源之间,功率二极管DD1的阳极与保险F1耦接,另一端与稳压器U4的输入端Vin端耦接,输入端电容滤波电路耦接在稳压器U4的输入端Vin和地之间,输出端电容滤波电路耦接在稳压器U4的输出端Vout端和地之间。保险F1采用的是5A限流保险,起到过流、负载短路保护作用。直流电压通过开关K1后流经保险F1后,再经功率二极管DD1到输入端电容滤波电路,经输入端电容滤波电路的第九电容C9后输出第一电压电源(+18V)给开关主电路,+18V电压同时运送到稳压器U4,经稳压处理和输出端电容滤波电路滤波后输出第二电压电源(+12V),+12V电压用于供给电压采样电路和电流采样电路。在本实施例中,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第十电容C10和第十二电容C12均采用有极性电解电容,并且第六电容C6和第七电容C7规格为4700μF/50V,第十电容C10和第十二电容C12的规格为2200μF/50V。第八电容C8、第九电容C9、第十一电容C11和第十三电容C13均采用普通无极性电容,型号均为104型电容。稳压器U4的型号为LM7812。功率二极管DD1的型号为6A10型。见图2,开关主电路包括稳压电路、LM2576芯片、功率放大电路、滤波电路。稳压电路中的第一NPN型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电源耦接,发射极与第二NPN型三极管Q2的基极耦接,第二NPN型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电源,发射极与稳压器U1的第1脚耦接,第一NPN型三极管Q1的基极与稳压二极管WY的阴极耦接,稳压二极管WY的阳极接地,第二电阻R2耦接在电源与第一NPN型三极管Q1的基极之间。稳压二极管WY采用的是20V稳压管,可以防止电路短路、过流、过压而损坏第一NPN型三极管Q1。第一NPN型三极管Q1是驱动第二NPN型三极管Q2导通的激励管,当第一NPN型三极管Q1导通时,第二NPN型三极管Q2的导通,第一NPN型三极管Q1不导通时,第二NPN型三极管Q2不导通,第二NPN型三极管Q2形成开关作用。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电阻R2的阻值为4.7K,第一NPN型三极管采用8050型三极管,第二NPN型三极管的型号为TIP41,稳压二极管WY的电压为20V。在稳压电路的电源输入端还接有一个第一电容C1,其规格为4700μF/50V。功率放大电路包括三个N通道增强型效应功率晶体管和电感L1,三个N通道增强型场效应功率晶体管分别为第一MOS管Q3、第二MOS管Q4、第三MOS管Q5。LM2576芯片U1的第3脚和第5脚接地,第2脚与第一MOS管Q3的栅极、第二MOS管Q4栅极和第三MOS管Q5的栅极耦接,第一MOS管Q3的漏极、第二MOS管Q4的漏极和第三MOS管Q5的漏极均与电源耦接,第一MOS管Q3的源极、第二MOS管Q4的源极和第三MOS管Q5的源极与电感L1的输入端耦接。LM2576芯片U1的2脚输出给功率放大电路后,功率放大电路中的第一MOS管Q3、第二MO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开关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关主电路,该开关主电路包括稳压电路、LM2576芯片、功率放大电路和滤波电路,功率放大电路又包括第一MOS管、第二MOS管、第三MOS管和电感,该三个MOS管相互并联,并且其栅极分别与LM2576芯片耦接,漏极分别与电源耦接,源极分别与电感耦接;该三个MOS管均为N通道增强型场效应功率晶体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关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关主电路,该开关主电路包括稳压电路、LM2576芯片、功率放大电路和滤波电路,功率放大电路又包括第一MOS管、第二MOS管、第三MOS管和电感,该三个MOS管相互并联,并且其栅极分别与LM2576芯片耦接,漏极分别与电源耦接,源极分别与电感耦接;该三个MOS管均为N通道增强型场效应功率晶体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电路,电源电路包括依次耦接的开关、保险、功率二极管、输入端电容滤波电路、稳压器和输出端电容滤波电路,输入端电容滤波电路输出第一电压电源,输出端电容滤波电路输出第二电压电源。


3.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叶茂符树全莫淑贤刘红艳王永宁谭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南宁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