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福和专利>正文

一种直流屏用电池放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8569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8: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流屏用电池放电装置,包括机箱壳、电源模块、电阻散热片、散热扇与电压表,所述电源模块、所述电阻散热片、所述散热扇均设置在所述机箱壳的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废旧机壳、电压表、电阻片、散热片、散热风扇等制作而成,可以准确记录负荷大小、放电时长、放电后电压等参数,为电池充放电工作提供详细的技术参数,避免以往操作可能出现的失误,为直流屏的稳定运行保驾护航;并且解决了直流屏使用过程中长期处于充电模式,在使用过程中没有使直流屏放电而导致电池组老化,能够定期对电池组进行放电,可以延长其使用时间,保证突发情况下直流屏的正常使用,保证了供电安全。

A battery discharge device for DC scree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流屏用电池放电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池保护
,具体涉及一种直流屏用电池放电装置。
技术介绍
直流屏是110KV变电所供电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装置,其主要作用是将交流电转化成直流电,主要是为开关柜,综合保护装置等提供操作电源或者控制电源。直流屏主要由充电柜、充电模块、监控模块、电池组等组成,其接线原理图如图1所示,在正常供电过程中,电池组为蓄满电状态,交流电断开后,才利用电池组对外界负载进行供电。而直流屏电池在使用中需要对其电池组定期进行充放电才能延长使用寿命,但以前所采用的方式只是将交流电源停掉,让其带负荷运行一段时间就恢复电源运行,不能及时准确地记录放电负荷大小、放电时长、放电后电压等参数,不能为电池充放电工作提供详细的技术参数,致使沿用以往操作可能出现失误,亟待研究出一种专门用于直流屏的电池放电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为此,提出一种直流屏用电池放电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有效地提高直流屏用电池放电装置的测量精度,提供了一种直流屏用电池放电装置。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本技术包括机箱壳、电源模块、电阻散热片、散热扇与电压表,所述电源模块、所述电阻散热片、所述散热扇均设置在所述机箱壳的内部,所述电源模块设置在所述机箱壳的前端,所述散热扇设置在所述机箱壳的后端,所述电阻散热片设置在所述机箱壳的下部,所述电压表设置在所述机箱壳的外部,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入端与电池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散热片与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压表与所述电池组的输出端并联。电压表用于实时记录和测量电池组的实时电压。利用废旧机壳、电压表、电阻片、散热片、散热风扇等制作而成,可以准确记录负荷大小、放电时长、放电后电压等参数,为电池充放电工作提供详细的技术参数,避免以往操作可能出现的失误,为直流屏的稳定运行保驾护航。更进一步的,所述电池放电装置还包括集线器,所述集线器设置在所述机箱壳的外部,电池组与所述电源模块之间通过连接导线相连,在不使用时所述连接导线缠绕在所述集线器上。更进一步的,所述机箱壳上贯穿设置有导线孔,所述导线孔中镶嵌有紧固橡胶套,所述紧固橡胶套内部贯穿设置有通孔,连接导线穿过所述紧固橡胶套的内部的通孔。通孔的直径略小于连接导线的外径,这样紧固橡胶套可以增大与连接导线之间的接触力,防止连接导线被误碰触后在外力的作用与电源模块脱离。更进一步的,所述集线器的数量与所述导线孔的数量相同,均为两个。这样可以方便的将两条连接导线分别整理得当,可以一定程度防止导线缠绕到一起。更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导线的长度至少为2m。在放电前,可以根据距离电池组的距离来选择释放连接导线的长度,放电完毕后,将连接导线缠绕到集线器上固定即可,可以方便放电工作的进行。更进一步的,所述集线器包括内盘、外盘与连接柱,所述内盘、所述外盘与所述连接柱一体注塑成型,一体注塑成型可以提高整个集线器的结构强度,所述内盘与所述外盘的直径均大于所述连接柱的直径,所述内盘与所述外盘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柱的两端,所述内盘、所述外盘与所述连接柱之间形成线槽。连接导线就缠绕在线槽上。更进一步的,所述集线器与所述机箱壳之间设置有连接螺栓,所述集线器与所述机箱壳通过所述连接螺栓连接。通过连接螺栓连接方便拆卸。更进一步的,所述机箱壳的外部设置有表箱,所述电压表位于所述表箱的内部,所述表箱上设置有显示窗,所述显示窗的开设位置与所述电压表上的显示屏位置对应。这样可以方便观察电压表上的数据。更进一步的,所述机箱壳为废旧电脑主机箱的机箱壳,其上具有220V交流供电插口,所述散热扇与220V交流供电插口连接,在放电时通过外部220V交流电给所述散热扇供电。直接利用机箱壳上本身具有的220V交流供电插口,可以避免重新开口的麻烦。更进一步的,所述机箱壳具有滚轮与把手,所述滚轮设置在所述机箱壳的底端,所述把手设置在所述机箱壳的外部。滚轮与把手可以提高整个装置的可移动性。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利用废旧机壳、电压表、电阻片、散热片、散热风扇等制作而成,可以准确记录负荷大小、放电时长、放电后电压等参数,为电池充放电工作提供详细的技术参数,避免以往操作可能出现的失误,为直流屏的稳定运行保驾护航;并且解决了直流屏使用过程中长期处于充电模式,在使用过程中没有使直流屏放电而导致电池组老化,能够定期对电池组进行放电,可以延长其使用时间,保证突发情况下直流屏的正常使用,保证了供电安全。附图说明图1是直流屏的接线原理图;图2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正视图;图4是本技术集线器与机箱壳的相结合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集线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箱壳;2、电阻散热片;3、电源模块;4、散热扇;5、固定罩;6、固定螺杆;7、220V交流供电插口;8、把手;9、滚轮;10、表箱;11、集线器;111、内盘;112、连接柱;113、外盘;114、连接螺栓;12、电压表;13、导线孔;131、紧固橡胶套;14、连导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直流屏用电池放电装置,包括机箱壳1、电源模块3、电阻散热片2、散热扇4与电压表12,所述电源模块3、所述电阻散热片2、所述散热扇4均设置在所述机箱壳的内部,所述电源模块3通过固定罩5安装在所述机箱壳1的前端,所述散热扇4安装在所述机箱壳1的后端,所述电阻散热片2通过固定螺杆6固定在所述机箱壳1的下部,所述电压表12设置在所述机箱壳1的外部,所述电源模块3的输入端与电池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散热片2与所述电源模块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压表12与所述电池组的副输出端并联,通过连接线连接到电源模块3上,与两条连接导线14的端部连接后,再共同与电源模块3的输入端相接。电压表12用于实时记录和测量电池组的实时电压。利用废旧机壳、电压表12、电阻片、散热片、散热风扇等制作而成,可以准确记录负荷大小、放电时长、放电后电压等参数,为电池充放电工作提供详细的技术参数,避免以往操作可能出现的失误,为直流屏的稳定运行保驾护航。所述电池放电装置还包括集线器11,所述集线器11设置在所述机箱壳1的外部,电池组与所述电源模块3之间通过连接导线14相连,在不使用时所述连接导线14缠绕在所述集线器11上。所述机箱壳1上贯穿设置有导线孔13,所述导线孔13中镶嵌有紧固橡胶套131,所述紧固橡胶套131内部贯穿设置有通孔,连接导线14穿过所述紧固橡胶套131的内部的通孔。通孔的直径略小于连接导线14的外径,这样紧固橡胶套131可以增大与连接导线14之间的接触力,防止连接导线14被误碰触后在外力的作用与电源模块3脱离。导线孔13中还有连接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流屏用电池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壳、电源模块、电阻散热片、散热扇与电压表,所述电源模块、所述电阻散热片、所述散热扇均设置在所述机箱壳的内部,所述电源模块设置在所述机箱壳的前端,所述散热扇设置在所述机箱壳的后端,所述电阻散热片设置在所述机箱壳的下部,所述电压表设置在所述机箱壳的外部,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入端与电池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散热片与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压表与所述电池组的输出端并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流屏用电池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壳、电源模块、电阻散热片、散热扇与电压表,所述电源模块、所述电阻散热片、所述散热扇均设置在所述机箱壳的内部,所述电源模块设置在所述机箱壳的前端,所述散热扇设置在所述机箱壳的后端,所述电阻散热片设置在所述机箱壳的下部,所述电压表设置在所述机箱壳的外部,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入端与电池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散热片与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压表与所述电池组的输出端并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流屏用电池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放电装置还包括集线器,所述集线器设置在所述机箱壳的外部,电池组与所述电源模块之间通过连接导线相连,在不使用时连接导线缠绕在所述集线器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直流屏用电池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壳上贯穿设置有导线孔,所述导线孔中镶嵌有紧固橡胶套,所述紧固橡胶套内部贯穿设置有通孔,连接导线穿过所述紧固橡胶套的内部的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小于连接导线的外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直流屏用电池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线器的数量与所述导线孔的数量相同,均为两个。


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福和杨振张乐乐李季
申请(专利权)人:梁福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