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系统用低压配电柜
本技术涉及配电柜
,具体为一种电力系统用低压配电柜。
技术介绍
低压配电柜的额定电流是交流50Hz,额定电压380v的配电系统作为动力,照明及配电的电能转换及控制之用。该产品具有分断能力强,动热稳定性好,电气方案引灵活,组合方便,系列性、实用性强,结构新颖等特点。现有的电力系统用低压配电柜多数是针对散热进行设计,保证配电柜内部元器件产生的热量能及时散去,从而保证电力正常的供应,但是,现有的电力系统用低压配电柜具有以下缺点:现有的电力系统用低压配电柜,多数为一个完整的柜体形式,在安装内部元器件时,将配电柜的门板打开,然后通过门板的一侧在内部安装元器件便可,但是,门板的大小一定,空间有限,从而在安装元器件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十分影响元器件的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力系统用低压配电柜,通过设置安装板,首先将安装板固定在第一支撑机构上,再将元器件固定在在安装板上,最后安装侧板和门板机构,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系统用低压配电柜,包括底部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机构(1)顶部的四角处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机构(2)、第二支撑机构(3)和第三支撑机构(4),所述第一支撑机构(2)、第二支撑机构(3)和第三支撑机构(4)远离底部机构(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盖板(5),所述第一支撑机构(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安装板(6),所述第一支撑机构(2)和第二支撑机构(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侧板(7),所述第一支撑机构(2)和第三支撑机构(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侧板(7),所述第二支撑机构(3)的一侧插接有门板机构(8);/n所述底部机构(1)包括底座(101)、限位槽(102)、第一螺纹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系统用低压配电柜,包括底部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机构(1)顶部的四角处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机构(2)、第二支撑机构(3)和第三支撑机构(4),所述第一支撑机构(2)、第二支撑机构(3)和第三支撑机构(4)远离底部机构(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盖板(5),所述第一支撑机构(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安装板(6),所述第一支撑机构(2)和第二支撑机构(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侧板(7),所述第一支撑机构(2)和第三支撑机构(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侧板(7),所述第二支撑机构(3)的一侧插接有门板机构(8);
所述底部机构(1)包括底座(101)、限位槽(102)、第一螺纹孔(103)、限位板(104)和支撑腿(105),所述底座(101)顶部的四角处开设有限位槽(102)和第一螺纹孔(103),所述底座(101)一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04),所述底座(101)底部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105);
所述第一支撑机构(2)包括第一支撑杆(201)、第一限位柱(202)、第一连接板(203)、第一通孔(204)、第一固定板(205)和第一固定孔(206),所述第一支撑杆(2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柱(202),所述第一支撑杆(201)靠近第一限位柱(202)的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203),所述第一连接板(203)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通孔(204),所述第一支撑杆(2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205),所述第一固定板(205)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固定孔(206);
所述第二支撑机构(3)包括第二支撑杆(301)、第二限位柱(302)、第二连接板(303)、第二通孔(304)、第二固定板(305)、第二固定孔(306)和套筒(307),所述第二支撑杆(301)的二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柱(302),所述第二支撑杆(301)靠近第二限位柱(302)的二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303),所述第二连接板(303)的顶部开设有第二通孔(304),所述第二支撑杆(301)的二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305),所述第二固定板(305)的二侧开设有第二固定孔(306),所述第二支撑杆(3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套筒(30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振,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展拓精密钣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