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性环保油墨分装用下料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84326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8: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性环保油墨分装用下料设备,包括外壳、料槽、支撑板和限位槽,所述外壳内壁两侧对称安装有固定块,固定块上面安装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上面安装有料槽,料槽一侧外壁上有进料口管,所述进料口管上装有第二电磁阀,料槽下部出口上装有第一电磁阀,外壳上部装有支撑板,支撑板中开设有活动槽,活动槽上对称开设有嵌合槽,外壳内壁下部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内活动安装有限位块,限位块上面装有均匀分布的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料槽、推板、支撑板和弹簧,达到了减轻工作强度和保证分装重量的效果,避免了物料内部掺杂空气,影响分装质量,提高了设备实用性。

A cutting equipment for water-base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k subpack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性环保油墨分装用下料设备
本技术涉及分装装置
,具体为一种水性环保油墨分装用下料设备。
技术介绍
水性油墨简称为水墨,柔性版水性墨也称液体油墨,它主要由水溶性树脂、有机颜料、溶剂及相关助剂经复合研磨加工而成。水性油墨特别适用于烟、酒、食品、饮料、药品和儿童玩具等卫生条件要求严格的包装印刷产品。需要说明的是,一种水性环保油墨分装用下料设备均为市售产品,为现有技术,一种油墨快速分装装置在专利号为CN201620794280.2中已经公开,其工作原理和内部结构对所属
的技术人员来说是已知的,本技术只是利用了上述零部件的功能并未对其内部结构进行改进,因此,在此不再详细赘述。在油墨生产过程中,涉及到油墨的分装过程,现有的油墨分装结构和方法是采用人工手动分装,既耗时,工作单调,易产生工人疲劳,而导致重量不准确,传统的分装设备,分装时料槽内部会粘附有物料,导致分装重量不准确,且分装过程中油墨内部含有大量气泡,影响分装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性环保油墨分装用下料设备,具备减轻工作轻度和保证分装重量的优点,解决了工作强度较重和分装重量不准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性环保油墨分装用下料设备,包括外壳、料槽、支撑板和限位槽,所述外壳内壁两侧对称安装有固定块,固定块上面安装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上面安装有料槽,料槽一侧外壁上有进料口管,所述进料口管上装有第二电磁阀,料槽下部出口上装有第一电磁阀,外壳上部装有支撑板,支撑板中开设有活动槽,活动槽上对称开设有嵌合槽,外壳内壁下部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内活动安装有限位块,限位块上面装有均匀分布的弹簧。所述的,所述活动槽内部活动安装有推杆,推杆外壁上对称装有嵌合块,嵌合块活动安装于嵌合槽内部,推杆贯穿活动槽下端部装在推板上,推板下面外壁贴合固定有橡胶垫。所述的,所述限位块上部通过弹簧弹性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下面安装有振动电机,支撑板上面放置有料桶。所述的,所述进料口管背离第二电磁阀一侧面上装有橡胶进料管。所述的,所述外壳一侧外壁上装有控制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经导线与控制器的USB接口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设置料槽、推板和压力传感器,达到了减轻工作强度和称重的效果,当物料通过橡胶进料管和进料口管进入料槽内部时,压力传感器接受料槽重量信号,当重量达到要求时,压力传感器给予控制器传递重量信号,控制器控制第二电磁阀闭合,并开启第一电磁阀,避免了人工称重,从而减轻了工作强度,提高了设备实用性。2、本技术通过设置推板、支撑板和弹簧,达到了保证分装重量的效果,当第一电磁阀开启,物料通过料槽下端流出,并流至料桶内部,振动电机工作时带动料桶发生震动,保证物料在料桶内部均匀性,避免物料内部掺杂空气,保证分装质量,工组人员手动转动推杆,使嵌合块位于嵌合槽内部,下压推杆,从而带动推板进入料槽内部,橡胶垫与料槽内壁接触,从而达到了剐蹭料槽内部残留物料的目的,使残留的物料移动至料桶内部,保证了料桶重量,提高了设备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外壳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限位槽结构局部侧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活动槽结构局部俯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图1中A结构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电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壳;11、固定块;12、压力传感器;13、控制器;2、料槽;21、第一电磁阀;22、进料口管;23、第二电磁阀;24、橡胶进料管;3、支撑架;31、推杆;32、嵌合块;33、推板;34、橡胶垫;35、活动槽;36、嵌合槽;4、限位槽;41、限位块;42、弹簧;43、振动电机;44、支撑板;45、料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水性环保油墨分装用下料设备,包括外壳1、料槽2、支撑架3和限位槽4,外壳1内壁两侧对称安装有固定块11,固定块11上面安装有压力传感器12。压力传感器12采用AT8106型,该型号压力传感器12具备便于维护的优点。压力传感器12上面安装有料槽2,料槽2一侧外壁上有进料口管22,进料口管22上装有第二电磁阀23,进料口管22背离第二电磁阀23一侧面上装有橡胶进料管24。料槽2下部出口上装有第一电磁阀21。第一电磁阀21和第二电磁阀23均采用2W160-15型,该型号第一电磁阀21和第二电磁阀23均具备使用使用寿命长的优点。外壳1上部装有支撑架3,外壳1一侧外壁上装有控制器13。控制器13采用LQFP-100型,该型号控制器13具备运行性能好,价格经济实惠的优点,能够满足实际使用需要,通过型号查找所属技术人员直接在市场上采购,在需要了解该型号时可直接翻看查找技术说明书进行了解,因此该设备不进行赘述。压力传感器12第一电磁阀21、第二电磁阀23经导线与控制器13的USB接口连接。当料槽2内部的物料流动至料桶45内部后,工作人员手动通过控制器13控制控制第一电磁阀21闭合,并开启第二电磁阀23。当物料通过橡胶进料管24和进料口管22进入料槽2内部时,压力传感器12接受料槽2重量信号,当重量达到要求时,压力传感器12给予控制器13传递重量信号,控制器13控制第二电磁阀23闭合,并开启第一电磁阀21,避免了人工称重,从而减轻了工作强度,提高了设备实用性。支撑架3中开设有活动槽35,活动槽35上对称开设有嵌合槽36,活动槽35内部活动安装有推杆31,推杆31外壁上对称装有嵌合块32,嵌合块32活动安装于嵌合槽36内部。当料槽2内部物料剐去完成后,工作人员手动拉动推杆31,嵌合块32脱离嵌合槽36,并手动转动推杆31,嵌合块32与支撑架3上表面接触,从而给予推杆31提供稳定性。推杆31贯穿活动槽35下端部装在推板33上,推板33下面外壁贴合固定有橡胶垫34。外壳1内壁下部开设有限位槽4。限位槽4保证了料桶45便于移动至外壳1内部,提高设备实用性。限位槽4内活动安装有限位块41,限位块41上面装有均匀分布的弹簧42。限位块41上部通过弹簧42弹性连接有支撑板44。支撑板44给予料桶45提供稳定性,避免振动电机43发生振动时,料桶45发生移动。支撑板44下面安装有振动电机43。振动电机43采用PUTA30DCB24-Z03型,该型号振动电机43具备使用环境广的优点。支撑板44上面放置有料桶45。当第一电磁阀21开启,物料通过料槽2下端流出,并流至料桶45内部,振动电机43工作时带动料桶45发生震动,保证物料在料桶45内部均匀性,避免物料内部掺杂空气,保证分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性环保油墨分装用下料设备,包括外壳(1)、料槽(2)、支撑架(3)和限位槽(4),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壁两侧对称安装有固定块(11),固定块(11)上面安装有压力传感器(12),压力传感器(12)上面安装有料槽(2),料槽(2)一侧外壁上有进料口管(22),所述进料口管(22)上装有第二电磁阀(23),料槽(2)下部出口上装有第一电磁阀(21),外壳(1)上部装有支撑架(3),支撑架(3)中开设有活动槽(35),活动槽(35)上对称开设有嵌合槽(36),外壳(1)内壁下部开设有限位槽(4),限位槽(4)内活动安装有限位块(41),限位块(41)上面装有均匀分布的弹簧(4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性环保油墨分装用下料设备,包括外壳(1)、料槽(2)、支撑架(3)和限位槽(4),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壁两侧对称安装有固定块(11),固定块(11)上面安装有压力传感器(12),压力传感器(12)上面安装有料槽(2),料槽(2)一侧外壁上有进料口管(22),所述进料口管(22)上装有第二电磁阀(23),料槽(2)下部出口上装有第一电磁阀(21),外壳(1)上部装有支撑架(3),支撑架(3)中开设有活动槽(35),活动槽(35)上对称开设有嵌合槽(36),外壳(1)内壁下部开设有限位槽(4),限位槽(4)内活动安装有限位块(41),限位块(41)上面装有均匀分布的弹簧(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性环保油墨分装用下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槽(35)内部活动安装有推杆(31),推杆(31)外壁上对称装有嵌合块(32),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益洁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华漫环保精细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