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雷接闪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84298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8: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雷接闪装置,包括接闪座、位于接闪座顶部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顶部设有接闪针尖,所述接闪座的顶部设有多个接闪分杆,所述接闪座的顶部开设有与接闪分杆配合使用的调节槽,所述接闪分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位于接闪座内部的复位杆,所述复位杆远离接闪分杆的一端位于连接柱内,所述复位杆通过连接转轴与连接柱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柱的一侧开设有与复位杆、连接转轴配合使用的调节孔;通过接闪分杆、连接转轴的设置,有效的提高了接闪装置的实用性,通过接闪分杆、连接转轴的配合使用,可使得接闪装置具备多个接闪头的效果,使得在雷电密集时,也可很好的吸引雷电,使雷电击中接闪装置,有效的保护附近的物体。

A lightning protec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雷接闪装置
本技术涉及防雷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防雷接闪装置。
技术介绍
接闪器就是专门用来接收直接雷击(雷闪)的金属物体,接闪器的金属杆,称为避雷针,接闪器的金属线,称为避雷线或架空地线,接闪器的金属带、金属网,称为避雷带,所有接闪器都必须经过接地引下线与接地装置相连。现有的接闪装置往往只具备一个接闪头,这就降低了装置的效率,当雷电密集时,并不能很好的保护其周围物体,不能完全将雷电击中装置上,降低了保护效果,同时市面上具备多个接闪头无法进行角度调节或收放,使得工作人员使用时难度较大,浪费了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接闪装置往往只具备一个接闪头,这就降低了装置的效率,当雷电密集时,并不能很好的保护其周围物体,不能完全将雷电击中装置上,降低了保护效果等缺陷,而提出的一种防雷接闪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雷接闪装置,包括接闪座、位于接闪座顶部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顶部设有接闪针尖,所述接闪座的顶部设有多个接闪分杆,所述接闪座的顶部开设有与接闪分杆配合使用的调节槽,所述接闪分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位于接闪座内部的复位杆,所述复位杆远离接闪分杆的一端位于连接柱内,所述复位杆通过连接转轴与连接柱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柱的一侧开设有与复位杆、连接转轴配合使用的调节孔,所述接闪座的中部开设有与连接柱配合使用的滑动槽;所述接闪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筒,且所述固定筒套设于连接柱的外部,所述固定筒的一侧设有穿过固定筒的定位螺栓。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槽的横截面为椭圆形,且所述调节槽的面积大于接闪分杆的横截面。进一步的,所述接闪座、固定筒为焊接或一体式成型,所述接闪座、固定筒内均开设有与连接柱配合使用的滑动槽。进一步的,所述滑动槽的横截面为圆形,且滑动槽的直径大于连接柱的直径。进一步的,所述接闪分杆的数量大于三个,且接闪分杆的顶部均为圆锥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接闪分杆、连接转轴的设置,有效的提高了接闪装置的实用性,通过接闪分杆、连接转轴的配合使用,可使得接闪装置具备多个接闪头的效果,使得在雷电密集时,也可很好的吸引雷电,使雷电击中接闪装置,有效的保护附近的物体,且使用自动化程度较高,增加了工作效率。2、通过定位螺栓、固定筒的设置,增加了接闪分杆的功能性,通过定位螺栓、固定筒的配合使用,可将调解角度后的接闪分杆进行定位,使其与连接柱较为牢固,稳定性较高,且使用简单便捷,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防雷接闪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防雷接闪装置的接闪针尖、连接柱、接闪座、固定筒、底座、定位螺栓、接闪分杆、调节槽、滑动槽、连接转轴、调节孔、复位杆主视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防雷接闪装置的图2中A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防雷接闪装置的接闪针尖、连接柱、接闪座、调节槽、滑动槽立体图。图中:1、接闪针尖;2、连接柱;3、接闪座;4、固定筒;5、底座;6、定位螺栓;7、接闪分杆;8、调节槽;9、滑动槽;10、连接转轴;11、调节孔;12、复位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4,一种防雷接闪装置,包括接闪座3、位于接闪座3顶部的连接柱2,连接柱2的顶部设有接闪针尖1,接闪座3的顶部设有多个接闪分杆7,接闪分杆7为倾斜设立,接闪座3的顶部开设有与接闪分杆7配合使用的调节槽8,接闪分杆7可在调节槽8内进行一度角度调节,接闪分杆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位于接闪座3内部的复位杆12,复位杆12远离接闪分杆7的一端位于连接柱2内,复位杆12通过连接转轴10与连接柱2转动连接,复位杆12用于将接闪分杆7与连接柱2内的连接转轴10连接,连接柱2的一侧开设有与复位杆12、连接转轴10配合使用的调节孔11,接闪座3的中部开设有与连接柱2配合使用的滑动槽9,当接闪座3、固定筒4向顶部滑动时,调节槽8的内壁会与接闪分杆7抵住,接闪分杆7通过复位杆12连接的连接转轴10会发生转动,使得接闪分杆7随着接闪座3向顶部滑动而改变角度,使得接闪分杆7与连接柱2之间的夹角较小,当接闪分杆7的角度想要调节增大时,只需将接闪座3同理向底部滑动即可;接闪座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筒4,且固定筒4套设于连接柱2的外部,固定筒4的一侧设有穿过固定筒4的定位螺栓6,旋转定位螺栓6,使得定位螺栓6的端部与连接柱2相抵,定位螺栓6通过螺纹旋转与固定筒4固定,从而对固定筒4进行了固定,从而对接闪座3、接闪分杆7进行了限位。调节槽8的横截面为椭圆形,且调节槽8的面积大于接闪分杆7的横截面,便于接闪分杆7的调节,使得接闪分杆7调节的角度更大。接闪座3、固定筒4为焊接或一体式成型,接闪座3、固定筒4内均开设有与连接柱2配合使用的滑动槽9,使得接闪座3滑动时固定筒4随之滑动,固定筒4的固定同时可对接闪座3固定。滑动槽9的横截面为圆形,且滑动槽9的直径大于连接柱2的直径,便于接闪座3、固定筒4的滑动。接闪分杆7的数量大于三个,且接闪分杆7的顶部均为圆锥结构,提高了吸引雷电的几率,增加了工作效率。固定筒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5,便于接闪装置的固定。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当雷电较为密集,需要多个接闪分杆7使用时,只需将接闪座3、固定筒4向底部滑动,接闪座3滑动的同时调节槽8的内壁会与接闪分杆7抵住,接闪分杆7通过复位杆12连接的连接转轴10会发生转动,使得接闪分杆7随着接闪座3向底部滑动而改变角度,使得接闪分杆7与连接柱2之间的夹角变大,当接闪分杆7的角度想要调节变小时,只需将接闪座3同理向顶部滑动即可,接着旋转定位螺栓6,使得定位螺栓6的端部与连接柱2相抵,定位螺栓6通过螺纹旋转与固定筒4固定,从而对固定筒4进行了固定,从而对接闪座3、接闪分杆7进行了限位。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雷接闪装置,包括接闪座(3)、位于接闪座(3)顶部的连接柱(2),所述连接柱(2)的顶部设有接闪针尖(1),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闪座(3)的顶部设有多个接闪分杆(7),所述接闪座(3)的顶部开设有与接闪分杆(7)配合使用的调节槽(8),所述接闪分杆(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位于接闪座(3)内部的复位杆(12),所述复位杆(12)远离接闪分杆(7)的一端位于连接柱(2)内,所述复位杆(12)通过连接转轴(10)与连接柱(2)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柱(2)的一侧开设有与复位杆(12)、连接转轴(10)配合使用的调节孔(11),所述接闪座(3)的中部开设有与连接柱(2)配合使用的滑动槽(9);/n所述接闪座(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筒(4),且所述固定筒(4)套设于连接柱(2)的外部,所述固定筒(4)的一侧设有穿过固定筒(4)的定位螺栓(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雷接闪装置,包括接闪座(3)、位于接闪座(3)顶部的连接柱(2),所述连接柱(2)的顶部设有接闪针尖(1),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闪座(3)的顶部设有多个接闪分杆(7),所述接闪座(3)的顶部开设有与接闪分杆(7)配合使用的调节槽(8),所述接闪分杆(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位于接闪座(3)内部的复位杆(12),所述复位杆(12)远离接闪分杆(7)的一端位于连接柱(2)内,所述复位杆(12)通过连接转轴(10)与连接柱(2)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柱(2)的一侧开设有与复位杆(12)、连接转轴(10)配合使用的调节孔(11),所述接闪座(3)的中部开设有与连接柱(2)配合使用的滑动槽(9);
所述接闪座(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筒(4),且所述固定筒(4)套设于连接柱(2)的外部,所述固定筒(4)的一侧设有穿过固定筒(4)的定位螺栓(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明明吕东波钱眺孙镆涵陈亮周长明齐海超严肃薛风国班晋张大为杨军陈凤娇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