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体内植入设备引导线防水及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8381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8: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这样一种体内植入设备引导线防水及固定结构,包括设备壳体以及引线,所述引线部分延伸至设备壳体内设置,部分裸露在所述设备壳体外,所述设备壳体内设置有引线导电组件,所述引线导电组件与所述引线之间设置有密封件,所述引线穿过密封件与所述引线导电组件连接,所述密封件包括有径向通口,所述径向通口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锁紧螺钉孔、径向密封圈槽以及径向密封圈挡边槽,所述径向密封圈槽内设置有径向密封圈,所述径向密封圈挡边槽内设置有径向密封圈压板,所述锁紧螺钉孔内安装有引线锁紧螺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计密封件结构,实现引线与壳体的密封以及引线与壳体的固定,进行功能分离。

A waterproof and fixed structure of guide wire for implanting equipment in viv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体内植入设备引导线防水及固定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体内植入设备引导线防水及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通常,医疗引线是与医疗装置分开的物件。引线穿过患者体内到达所要进行刺激或感测的区域。通过将引线插入医疗装置的连接件封壳内而将引线的近端连接到医疗装置。该连接件封壳在引线上的电连接件与连接件封壳内的相应引线连接件之间建立电接触。该连接件封壳可提供配合医疗引线并防止体液进入医疗装置的连接件封壳的密封件,尤其是该引导线需要固定可靠。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针对上述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体内植入设备引导线防水及固定结构,能够实现引线固定可靠。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一种体内植入设备引导线防水及固定结构,包括设备壳体以及引线,所述引线部分延伸至设备壳体内设置,部分裸露在所述设备壳体外,所述设备壳体内设置有引线导电组件,所述引线导电组件与所述引线之间设置有密封件,所述引线穿过密封件与所述引线导电组件连接,所述密封件包括有径向通口,所述径向通口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锁紧螺钉孔、径向密封圈槽以及径向密封圈挡边槽,所述径向密封圈槽内设置有径向密封圈,所述径向密封圈挡边槽内设置有径向密封圈压板,所述锁紧螺钉孔内安装有引线锁紧螺钉。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引线锁紧螺钉的尾部直径大于径向密封圈的内径,所述径向密封圈压板的孔直径小于所述引线锁紧螺钉尾部直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密封件上还开设有第一通口与第二通口,所述引线由第一通口穿入从第二通口穿出,所述第一通口和第二通口内均设置有轴向密封圈和轴向密封圈压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通口内形成轴向密封圈槽与轴向密封圈挡边槽,所述轴向密封圈槽设置在第一通口和第二通口的内侧,所述轴向密封圈挡边槽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口第二通口的外侧,所述轴向密封圈位于所述轴向密封圈槽内,所述轴向密封圈压板设置在所述轴向密封圈挡边槽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设备壳体的下方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与所述设备壳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内形成有安置腔,所述引线导电组件设置在安置腔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引线导电组件包括第一引线导电组件和第二引线导电组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通过两处轴向密封及一处径向密封,达到更加可靠的气密性要求。2)通过设计密封三通结构,将引线与壳体的密封,引线与壳体的固定,进行功能分离,使固定结构与气密性结构不存在相应的关联性,提高产量的可靠性。3)利用内部结构控制密封圈的压缩量,可以准确的提高气密性的要求。4)通过径向密封圈压板限制引线锁紧螺钉防掉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现有技术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密封件的一种角度的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密封件的另一种角度的立体图。附图标记:1、设备壳体;2、第一引线导电组件;3、第二引线导电组件;4、底座;5、轴向密封圈压板;6、轴向密封圈;7、密封件;71、轴向密封圈槽;72、轴向密封圈挡边槽;73、锁紧螺纹孔;74、径向密封圈槽;75、径向密封圈挡边槽;8、径向密封圈;9、引线锁紧螺钉;10、径向密封圈压板;11、引线;A、径向通口;B、第一通口;C、第二通口;100、引导线;200、硅胶件;300、壳体;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为目前的一种体内植入设备所采用的引导线防水及固定结构,包括了引导线100、硅胶件200以及壳体300,所采用的气密方式是通过硅胶件200对引导线100进行气密性操作,未对密封硅胶进行挤压,所以生产中改引导线或密封硅胶两者尺寸有一定得偏差,将影响植入设备的气密性。此外植入设备引导线固定结构是通过侧面螺钉挤压引导线,如上述问题所述的气密性结构,当螺钉侧面挤压引导线,容易破坏引导线与壳体之间的气密性。本技术为一种体内植入设备引导线防水及固定结构,如图2、图3、4所示,包括设备壳体1以及引线,所述引线部分延伸至设备壳体1内设置,部分裸露在所述设备壳体1外,所述设备壳体1内设置有引线导电组件,所述引线导电组件与所述引线之间设置有密封件7,所述引线穿过密封件7与所述引线导电组件连接,所述设备壳体1的下方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与所述设备壳体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内形成有安置腔,所述引线导电组件设置在安置腔内,其中引线导电组件设置有两组,第一引线导电组件2和第二引线导电组件3,两组引线导电组件对应的引线也设置有两根。所述密封件7包括有径向通口A、第一通口B径向通口以及第二通口C第一通口,因此本实施例中密封件7形成一个三通结构。所述引线由第一通口穿入从第二通口穿出,第一通口和第二通口用于实现轴向密封,目前是直接通过锁紧螺钉对引线进行径向密封,而本实施中所述径向通口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锁紧螺钉孔、径向密封圈8槽74以及径向密封圈8挡边槽75,所述径向密封圈8槽74内设置有径向密封圈8,所述径向密封圈8挡边槽75内设置有径向密封圈8压板,所述锁紧螺钉孔内安装有引线锁紧螺钉9,所述引线锁紧螺钉9穿过径向密封圈8安装。所述引线锁紧螺钉9的尾部直径大于径向密封圈8的内径,所述径向密封圈8压板的孔直径小于所述引线锁紧螺钉9尾部直径。本实施例中:密封件7在安装时,其操作方式如下:首先将密封件7、引线导电组件防止在支撑座的相应位置上,然后将轴向密封圈6分别放置第一通口和第二通口的轴向密封圈6槽中和轴向密封圈6挡边槽中,然后利用轴向密封圈6压板5挤压轴向密封圈6,通过轴向密封圈6压板5挤压轴向密封圈6,使轴向密封圈6内径发生变形(以缩小方式),再将引线沿着轴向密封圈6的轴向方向插入,轴向密封圈6内径挤压引线的外径,从而保证引线轴向方向的密封性。同理,在径向通口中,将径向密封圈8放置在径向密封圈8槽74中,再将引线锁紧螺钉9通过锁紧螺纹孔73固定,此时因为引线锁紧螺钉9尾部直径比径向密封圈8内径大,故通过引线锁紧螺钉9尾部挤压径向密封圈8内径,间距使径向密封圈8外径挤压-径向密封圈8槽74的内径,最后将径向密封圈8压板焊接至密封三通上的径向密封圈8挡边槽75上,因径向密封圈8压板中孔直径比引线锁紧螺钉9尾部直径小,故因径向密封圈8压板起到了对引线锁紧螺钉9防掉的作用。本技术通过两处轴向密封及一处径向密封,达到更加可靠的气密性要求。通过设计密封三通结构,将引线与壳体的密封,引线与壳体的固定,进行功能分离,使固定结构与气密性结构不存在相应的关联性,提高产量的可靠性。利用内部结构控制密封圈的压缩量,可以准确的提高气密性的要求。通过径向密封圈8压板限制引线锁紧螺钉9防掉的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体内植入设备引导线防水及固定结构,包括设备壳体以及引线,所述引线部分延伸至设备壳体内设置,部分裸露在所述设备壳体外,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壳体内设置有引线导电组件,所述引线导电组件与所述引线之间设置有密封件,所述引线穿过密封件与所述引线导电组件连接,所述密封件包括有径向通口,所述径向通口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锁紧螺钉孔、径向密封圈槽以及径向密封圈挡边槽,所述径向密封圈槽内设置有径向密封圈,所述径向密封圈挡边槽内设置有径向密封圈压板,所述锁紧螺钉孔内安装有引线锁紧螺钉,所述引线锁紧螺钉的尾部直径大于径向密封圈的内径,所述径向密封圈压板的孔直径小于所述引线锁紧螺钉尾部直径,所述引线导电组件包括第一引线导电组件和第二引线导电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体内植入设备引导线防水及固定结构,包括设备壳体以及引线,所述引线部分延伸至设备壳体内设置,部分裸露在所述设备壳体外,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壳体内设置有引线导电组件,所述引线导电组件与所述引线之间设置有密封件,所述引线穿过密封件与所述引线导电组件连接,所述密封件包括有径向通口,所述径向通口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锁紧螺钉孔、径向密封圈槽以及径向密封圈挡边槽,所述径向密封圈槽内设置有径向密封圈,所述径向密封圈挡边槽内设置有径向密封圈压板,所述锁紧螺钉孔内安装有引线锁紧螺钉,所述引线锁紧螺钉的尾部直径大于径向密封圈的内径,所述径向密封圈压板的孔直径小于所述引线锁紧螺钉尾部直径,所述引线导电组件包括第一引线导电组件和第二引线导电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内植入设备引导线防水及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守东陈风顺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神络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