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轴连接器及板对板连接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83624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8:01
本公开涉及一种同轴连接器和一种板对板连接器组件。所述同轴连接器包括外导体、内导体、和布置在所述外导体和内导体之间的介电间隔件。所述外导体包括第一外导体部件和第二外导体部件,所述第二外导体部件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外导体部件沿轴向和径向浮动。所述内导体包括第一内导体部件和第二内导体部件,所述第二内导体部件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内导体部件沿轴向和径向浮动。所述同轴连接器还包括围绕在所述第二外导体部件的近侧部分的外周周围的第一弹性元件和布置在所述第一内导体部件的空腔中的第二弹性元件。根据本公开的同轴连接器具有自适应性,特别适用于板对板连接器组件并能够确保良好的回波损耗性能和PIM特性。

Coaxial connector and board to board connector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同轴连接器及板对板连接器组件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电缆连接器。更特别地,本公开涉及一种自适应型同轴连接器、以及包含该自适应型同轴连接器的板对板连接器组件。
技术介绍
同轴电缆通常用于射频(RF)通信系统中。同轴连接器可以例如在需要高精度和高可靠性的通信系统中用于端接同轴电缆。同轴连接器界面提供(a)终端接有承载着期望的连接器界面的连接器的电缆和(b)安装在一电子装置或另一电缆上的具有配合连接器界面的对应连接器之间的功能性连接/断开。在一些情况下,同轴连接器界面设置有盲配合特性以实现推入式互连。这种盲配式同轴连接器界面特别适用于板对板连接器组件,其中,多个同轴连接器界面分别安装在两个通常彼此平行设置的印刷电路板上。然而,在盲配式同轴连接器界面中、尤其是在安装有多个盲配式同轴连接器界面的板对板连接器组件中,同轴连接器界面的互连部分通常由于同轴连接器界面的不一致的加工和/或安装精度、和/或印刷电路板在使用过程中的变形而难以精确对准,从而对连接器的回波损耗性能和PIM特性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对盲配式同轴连接器界面存在着改进的空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连接器包括外导体、内导体、和布置在所述外导体和内导体之间的介电间隔件;/n其中,所述外导体包括第一外导体部件和第二外导体部件,所述第二外导体部件构造成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外导体部件沿轴向和径向浮动;并且/n其中,所述内导体包括第一内导体部件和第二内导体部件,所述第二内导体部件构造成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内导体部件沿轴向和径向浮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连接器包括外导体、内导体、和布置在所述外导体和内导体之间的介电间隔件;
其中,所述外导体包括第一外导体部件和第二外导体部件,所述第二外导体部件构造成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外导体部件沿轴向和径向浮动;并且
其中,所述内导体包括第一内导体部件和第二内导体部件,所述第二内导体部件构造成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内导体部件沿轴向和径向浮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导体部件和所述第二外导体部件均构造成圆筒形形状并且包括近侧部分和远侧部分,其中,所述第一外导体部件的远侧部分构造成插入到所述第二外导体部件的近侧部分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导体部件的远侧部分的外周表面包括沿径向向外突出的第一突出部,所述第一突出部靠近所述第一外导体部件的远侧端部;
其中,当所述第一外导体部件的远侧部分插入到所述第二外导体部件的近侧部分中时,所述第一突出部抵接所述第二外导体部件的内周表面,以在所述第一外导体部件和所述第二外导体部件之间形成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导体部件的远侧部分的外周表面还包括沿径向向外突出的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二突出部与所述第一突出部沿轴向间隔开一定的距离;所述第二外导体部件的近侧部分的内周表面包括沿径向向内突出的第三突出部,所述第三突出部靠近所述第二外导体部件的近侧端部;
其中,当所述第一外导体部件的远侧部分插入到所述第二外导体部件的近侧部分中时,所述第二突出部越过所述第三突出部,以借助于所述第二突出部和第三突出部之间的干涉配合而在所述第一外导体部件和所述第二外导体部件之间形成机械连接,以确保所述第一外导体部件和第二外导体部件不分离。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导体部件的远侧部分包括多个彼此间隔开的弹性指状件,其中,所述第一突出部设置在所述弹性指状件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导体部件的远侧部分包括多个彼此间隔开的弹性指状件,其中,所述第一突出部和所述第二突出部均设置在所述弹性指状件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外导体部件的远侧部分插入到所述第二外导体部件的近侧部分中时,所述第二突出部与所述第二外导体部件的近侧部分的内周表面之间具有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突出部、所述第二突出部、和所述第三突出部具有圆弧形的外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2至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连接器还包括第一弹性元件,所述第一弹性元件至少围绕在所述第二外导体部件的近侧部分的外周周围;
其中,在初始状态下,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将所述第一外导体部件和所述第二外导体部件保持在预定距离;并且在压缩状态下,所述第一弹性元件能够被压缩以使得所述第二外导体部件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外导体部件沿轴向浮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导体部件的近侧部分设置有第一台阶部,所述第二外导体部件的远侧部分设置有第二台阶部,所述第一弹性元件被容纳在由所述第一台阶部和所述第二台阶部形成的凹槽中。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元件为螺旋弹簧。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台阶部包括呈锥形的外周表面,以便于推动所述第二外导体部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台阶部包括呈弧形的外周表面,以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继恩吴建平安红娟周元耀
申请(专利权)人:康普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