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料电池CCM膜电极涂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82998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7: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CCM膜电极涂布装置,包括牵引机构以及涂布机构,所述牵引机构包括放卷锟、第一吸附锟、真空泵、第一换向锟、第二换向锟、第二吸附锟以及收卷锟;所述涂布机构包括第一转移锟、第一涂布头、第二转移锟以及第二涂布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转移锟和第二转移锟将阳极催化剂和阴极催化剂中的醇类物质挥发掉后再转印到质子交换膜上,同时在转印时分别将质子交换膜紧密贴合于第一吸附锟和第二吸附锟上,在这两种技术手段的配合使用下可以有效防止质子交换膜出现溶胀现象;此外,由于本方案不需要使用离型纸,从而可以节省大量的成本。

A CCM film electrode coating device for fuel c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料电池CCM膜电极涂布装置
本技术涉及燃料电池膜电极制造
,尤其是涉及一种燃料电池CCM膜电极涂布装置。
技术介绍
在对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的双面涂布催化层制造催化剂覆盖的质子交换膜(CatalystCoatedMembrane,CCM)时,由于大多数催化剂采用的溶剂是醇类物质,会使质子交换膜产生溶胀,影响质子交换膜的质量。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人们采用了转印法进行涂层,即将第一离型纸上涂上阳极催化层并干燥,将第二离型纸上涂上阴极催化层并干燥,再将阳极催化层和阴极催化层分别复合在质子交换膜的两面上,之后揭去第一离型纸和第二离型纸,最后对质子交换膜进行收卷。由于离型膜在转印后会留下痕迹,因此离型膜难以重复利用,因此采用离型膜转印会消耗大量的离型膜,造成CCM膜电极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既能防止质子交换膜发生溶胀、又能尽可能降低质子交换膜的生产成本的一种膜电极涂布装置。一种燃料电池CCM膜电极涂布装置,包括:牵引机构以及涂布机构,所述牵引机构包括放卷锟、第一吸附锟、真空泵、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料电池CCM膜电极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牵引机构以及涂布机构,/n所述牵引机构包括放卷锟、第一吸附锟、真空泵、第一换向锟、第二换向锟、第二吸附锟以及收卷锟,所述放卷锟用于放出质子交换膜,所述第一吸附锟包括第一吸附锟主体以及第一密封环,所述第一吸附锟主体具有一呈圆柱形的第一吸附腔,所述第一吸附锟主体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个与所述第一吸附腔连通的第一吸附孔,所述第一密封环呈半环形且敷设于所述第一吸附锟主体的内侧壁上,所述真空泵与所述第一吸附锟连接且用于使所述第一吸附腔内保持真空状态,所述第一换向锟和所述第二换向锟配合使用从而改变质子交换膜的运动方向,所述第二吸附锟包括第二吸附锟主体以及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料电池CCM膜电极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牵引机构以及涂布机构,
所述牵引机构包括放卷锟、第一吸附锟、真空泵、第一换向锟、第二换向锟、第二吸附锟以及收卷锟,所述放卷锟用于放出质子交换膜,所述第一吸附锟包括第一吸附锟主体以及第一密封环,所述第一吸附锟主体具有一呈圆柱形的第一吸附腔,所述第一吸附锟主体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个与所述第一吸附腔连通的第一吸附孔,所述第一密封环呈半环形且敷设于所述第一吸附锟主体的内侧壁上,所述真空泵与所述第一吸附锟连接且用于使所述第一吸附腔内保持真空状态,所述第一换向锟和所述第二换向锟配合使用从而改变质子交换膜的运动方向,所述第二吸附锟包括第二吸附锟主体以及第二密封环,所述第二吸附锟主体具有一呈圆柱形的第二吸附腔,所述第二吸附锟主体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个与所述第二吸附腔连通的第二吸附孔,所述第二密封环呈半环形且敷设于所述第二吸附锟主体的内侧壁上,所述真空泵与所述第二吸附锟连接且用于使所述第二吸附腔内保持真空状态,所述收卷锟用于收卷所述质子交换膜;
所述涂布机构包括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柯余罡项福军袁满孙婉露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