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8292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7: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子设备,所公开的电子设备中,电池(200)和电池保护电路板(300)均设置在主板(400)与副板(500)之间,电池保护电路板(300)与电池(200)电连接,电池保护电路板(300)的一端朝向主板(400)延伸,电池保护电路板(300)的另一端朝向副板(500)延伸,第一电连接件(600)电连接在电池保护电路板(300)与主板(400)之间,第二电连接件(700)电连接在电池保护电路板(300)与副板(500)之间。上述方案能解决目前的电子设备存在电池容量较小、成本较高以及较难进行均流充电控制的问题。

Electronic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设备
本技术涉及通信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用户需求的提升,电子设备的性能持续在优化。较为突出的表现为:目前的电子设备的功能越来越多。在此种情况下,电子设备的功耗越来越大,对电池快充的需求也越来越明显。目前的电子设备中,电池在快充过程中采用主板和副板均流充电的方式,例如电子设备的整机能满足8A充电,则主板和副板通过均流的方式各提供4A的充电电流。此种充电方式无疑能够减小整机及电池由于电流过大而造成的温升。在目前的电子设备中,主板和副板分别设置在电池的两侧,主板通过第一电连接件与电池电连接,副板通过第二电连接件与电池电连接,电池的保护电路板朝向主板,因此第二电连接件需要跨过电池后才能实现与副板的电连接。在此种情况下,第二电连接件会占据电池仓的空间,进而会影响较大容量的电池的布设,与此同时,第二电连接件需要较大的长度,进而导致第二电连接件的耗材增多,因此会导致电子设备的成本较高。而且,第二电连接件的长度较大,因此存在第二电连接件的阻抗大于第一电连接件的情况,进而不利于均流充电的控制。很显然,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0)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100)内的电池(200)、电池保护电路板(300)、主板(400)、副板(500)、第一电连接件(600)和第二电连接件(700),所述电池(200)和所述电池保护电路板(300)均设置在所述主板(400)与所述副板(500)之间,所述电池保护电路板(300)与所述电池(200)电连接,所述电池保护电路板(300)的一端朝向所述主板(400)延伸,所述电池保护电路板(300)的另一端朝向所述副板(500)延伸,所述第一电连接件(600)电连接在所述电池保护电路板(300)与所述主板(400)之间,所述第二电连接件(700)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0)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100)内的电池(200)、电池保护电路板(300)、主板(400)、副板(500)、第一电连接件(600)和第二电连接件(700),所述电池(200)和所述电池保护电路板(300)均设置在所述主板(400)与所述副板(500)之间,所述电池保护电路板(300)与所述电池(200)电连接,所述电池保护电路板(300)的一端朝向所述主板(400)延伸,所述电池保护电路板(300)的另一端朝向所述副板(500)延伸,所述第一电连接件(600)电连接在所述电池保护电路板(300)与所述主板(400)之间,所述第二电连接件(700)电连接在所述电池保护电路板(300)与所述副板(500)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连接件(600)和所述第二电连接件(700)对称地连接在所述电池保护电路板(300)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连接件(600)包括第一电连接主体(610)和第一电连接器(620),所述第一电连接主体(610)的一端与所述电池保护电路板(300)电连接,所述第一电连接主体(61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连接器(620)电连接,所述第一电连接器(620)与所述主板(400)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连接件(700)包括第二电连接主体(710)和第二电连接器(720),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晓辉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