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架空乘人装置防掉绳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82567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7: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煤矿架空乘人装置防掉绳保护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的顶部焊接有固定板,且第一支撑柱的一侧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臂,所述第一支撑柱另一侧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臂,所述第一支撑臂上远离第一支撑柱的一端焊接有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的一侧外壁上均通过螺纹旋合连接有第一螺杆。该煤矿架空乘人装置防掉绳保护装置,通过将托绳轮与压绳轮组合在一起,避免了因托绳轮和压绳轮之间的间距过大造成钢丝绳脱绳,并且其中一个压绳轮改为150mm的宽压轮,这样钢丝绳虽然脱出压轮轮槽内,但是可以利用其150mm的宽度和弧度来控制钢丝绳左右旋转,使钢丝绳再回到绳槽内。

Protection device against falling rope of overhead man riding device in coal m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煤矿架空乘人装置防掉绳保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煤矿
,具体为煤矿架空乘人装置防掉绳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煤矿是人类在富含煤炭的矿区开采煤炭资源的区域,一般分为井工煤矿和露天煤矿,当煤层离地表远时,一般选择向地下开掘巷道采掘煤炭,此为井工煤矿,当煤层距地表的距离很近时,一般选择直接剥离地表土层挖掘煤炭,此为露天煤矿。目前,为了便于人员进入煤矿大多采用吊椅进入矿内,现有的矿车大多采用钢丝绳作为吊椅的移动轨道,现有的钢丝架设结构简单,只是利用巷道内前后钢梁上的托绳轮和压绳轮进行规范钢丝绳的运行,这种结构托绳轮和压绳轮间距很大,且压绳轮较窄,一旦钢丝绳晃动较大或者吊椅经过时,钢丝绳极易脱出轮槽内,造成掉绳事故,影响其正常运行。并且使用的该聚氨酯型压绳轮皮圈,使用过程中磨损极大,使用周期较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煤矿架空乘人装置防掉绳保护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钢丝绳架设易出现脱绳和磨损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煤矿架空乘人装置防掉绳保护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煤矿架空乘人装置防掉绳保护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柱(1)的顶部焊接有固定板(2),且第一支撑柱(1)的一侧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臂(3),所述第一支撑柱(1)另一侧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臂(4),所述第一支撑臂(3)上远离第一支撑柱(1)的一端焊接有第二支撑柱(5),所述第一支撑柱(1)和第二支撑柱(5)的一侧外壁上均通过螺纹旋合连接有第一螺杆(6),两个所述第一螺杆(6)的一端均焊接有滑块(8),两个所述滑块(8)的一侧外壁上分别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托绳轮(10)和第一压绳轮(11),所述第二支撑臂(4)上远离第一支撑柱(1)的一端焊接有第...

【技术特征摘要】
1.煤矿架空乘人装置防掉绳保护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柱(1)的顶部焊接有固定板(2),且第一支撑柱(1)的一侧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臂(3),所述第一支撑柱(1)另一侧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臂(4),所述第一支撑臂(3)上远离第一支撑柱(1)的一端焊接有第二支撑柱(5),所述第一支撑柱(1)和第二支撑柱(5)的一侧外壁上均通过螺纹旋合连接有第一螺杆(6),两个所述第一螺杆(6)的一端均焊接有滑块(8),两个所述滑块(8)的一侧外壁上分别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托绳轮(10)和第一压绳轮(11),所述第二支撑臂(4)上远离第一支撑柱(1)的一端焊接有第三支撑臂(12),所述第三支撑臂(12)的一侧外壁上焊接有第一侧板(13)和第二侧板(14),所述第一侧板(13)位于第二侧板(14)的一侧,且第一侧板(13)和第二侧板(14)的顶部均通过螺纹旋合连接有第二螺杆(15),所述第二螺杆(15)的底端焊接有升降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文明耿晋杰史雅欣王海龙王晓宙张艳星高春虎梁新生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汾西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