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射波叠前炮集的分离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8009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7: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绕射波叠前炮集的分离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涉及地震勘探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获取叠前炮集地震数据,在叠前炮集地震数据中包含反射波数据以及绕射波数据;然后将同相轴相同的叠前炮集地震数据的反射波数据转换至相应的虚震源处,得到共虚震源道集;再对共虚震源道集中的数据沿检波点方向进行滤波操作,滤除共虚震源道集中包含的反射波数据后得到滤波结果;最后将滤波结果转换至炮集中,得到已完成分离的绕射波叠前炮集。该方法利用反射波和绕射波的运动学差异构建共虚震源道集,通过滤波的方式去除共虚震源道集中的反射波,实现了对绕射波叠前炮集的有效分离,提升了叠前炮集中绕射波的分离效果。

Separation method, device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of diffracted wave prestack gun s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绕射波叠前炮集的分离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震勘探
,尤其是涉及一种绕射波叠前炮集的分离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在地质勘探中,对于地质不连续性的准确预测对于探测精度以及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进行人工震源操作过程中,形成的地震波在地面传播时,当遇到地质异常区域会形成绕射波。在绕射波中包含该地质异常体的有效数据,可通过分析得到该异常体的详细属性,对于开采相关行业具有指导意义。绕射波具有揭示小于地震波波长的小尺度物体的特性,然而由于绕射相对于镜面反射较弱,存在于绕射中的细节信息通常被镜面反射所掩盖。此外,在常规处理过程中,特别是在常规动校正和叠加过程中,绕射会遭到破坏。因此,现有技术中对于绕射波的分离方式,还有进一步提升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绕射波叠前炮集的分离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利用反射波和绕射波的运动学差异构建共虚震源道集,通过滤波的方式去除共虚震源道集中的反射波,实现了对绕射波叠前炮集的有效分离,提升了叠前炮集中绕射波的分离效果。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绕射波叠前炮集的分离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叠前炮集地震数据;叠前炮集地震数据中包含反射波数据以及绕射波数据;将同相轴相同的叠前炮集地震数据的反射波数据转换至相应的虚震源处,得到共虚震源道集;对共虚震源道集中的数据沿检波点方向进行滤波操作,滤除共虚震源道集中包含的反射波数据后得到滤波结果;将滤波结果转换至炮集中,得到已完成分离的绕射波叠前炮集。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将同相轴相同的叠前炮集地震数据的反射波数据转换至相应的虚震源处,得到共虚震源道集的步骤,包括:遍历叠前炮集地震数据,获得具有同一同相轴的叠前炮集地震数据;根据转换算式将叠前炮集地震数据转化为共虚震源道集;转换算式为:V(s,sv,r)=∫U(s,r,t)δ(t-tr(s,sv,r))dt,式中,s为炮点信息;sv为虚震源位置信息;t为双程旅行时间;r为检波点;tr为由虚震源sv到检波点r的旅行时间;U(s,r,t)为叠前炮集地震数据;V(s,sv,r)为共虚震源道集。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虚震源sv到检波点r的旅行时间tr由以下算式计算得到:式中,x为炮点的水平位置;xs为虚震源的水平位置;xr为检波点的水平位置;z为虚震源深度;v(o)为虚震源与炮点中点o处的均方根速度;v0为地表速度。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对共虚震源道集中的数据沿检波点方向进行滤波操作,滤除共虚震源道集中包含的反射波数据后得到滤波结果的步骤,包括:遍历共虚震源道集中的数据,获取共虚震源道集中的炮点数据以及虚震源点数据;对共虚震源道集依次沿着每个炮点以及虚震源点中的检波点方向,进行滤波操作,得到滤波计算结果;将共虚震源道集中的数据与对应的滤波计算结果进行差值运算,得到滤波结果。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滤波操作为中值滤波、双边滤波或高斯滤波中的任意一种。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对共虚震源道集依次沿着每个炮点以及虚震源点中的检波点方向,进行滤波操作,得到滤波计算结果的步骤,通过以下算式得以实现:式中,为滤波输出值;R为以r为中心,宽度为L的窗口范围内的数据集;k、m为该数据集中的位置索引;Ak、Am为该数据集中对应的振幅值。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将滤波结果转换至炮集中,得到已完成分离的绕射波叠前炮集的步骤,通过以下算式得以实现:Ud(s,r,t)=∫Vd(s,sv,r)δ(t-tr(s,sv,r))dsv式中,Ud(s,r,t)为已完成分离的绕射波叠前炮集;Vd(s,sv,r)为仅含绕射波的共虚震源道集。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绕射波叠前炮集的分离装置,该装置包括: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叠前炮集地震数据;叠前炮集地震数据中包含反射波数据以及绕射波数据;共虚震源道集转换模块,将同相轴相同的叠前炮集地震数据的反射波数据转换至相应的虚震源处,得到共虚震源道集;滤波操作模块,用于对共虚震源道集中的数据沿检波点方向进行滤波操作,滤除共虚震源道集中包含的反射波数据后得到滤波结果;获取模块,用于将滤波结果转换至炮集中,得到已完成分离的绕射波叠前炮集。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具有处理器可执行的非易失的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程序代码使处理器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方法。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绕射波叠前炮集的分离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该方法首先获取叠前炮集地震数据,在叠前炮集地震数据中包含反射波数据以及绕射波数据;然后将同相轴相同的叠前炮集地震数据的反射波数据转换至相应的虚震源处,得到共虚震源道集;再对共虚震源道集中的数据沿检波点方向进行滤波操作,滤除共虚震源道集中包含的反射波数据后得到滤波结果;最后将滤波结果转换至炮集中,得到已完成分离的绕射波叠前炮集。该方法利用反射波和绕射波的运动学差异构建共虚震源道集,通过滤波的方式去除共虚震源道集中的反射波,实现了对绕射波叠前炮集的有效分离,提升了叠前炮集中绕射波的分离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或者,部分特征和优点可以从说明书推知或毫无疑义地确定,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即可得知。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方式,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绕射波叠前炮集的分离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绕射波叠前炮集的分离方法中步骤S102的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绕射波叠前炮集的分离方法中步骤S103的流程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使用绕射波叠前炮集的分离方法所得到的炮集图像;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分离前的原始炮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使用绕射波叠前炮集的分离方法得到的断层成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常规绕射波成像方法所得到的断层成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绕射波叠前炮集的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标:810-数据获取模块;820-共虚震源道集转换模块;830-滤波操作模块;840-获取模块;101-处理器;102-存储器;1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绕射波叠前炮集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获取叠前炮集地震数据;所述叠前炮集地震数据中包含反射波数据以及绕射波数据;/n将同相轴相同的所述叠前炮集地震数据的反射波数据转换至相应的虚震源处,得到共虚震源道集;/n对所述共虚震源道集中的数据沿检波点方向进行滤波操作,滤除所述共虚震源道集中包含的反射波数据后得到滤波结果;/n将所述滤波结果转换至炮集中,得到已完成分离的所述绕射波叠前炮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绕射波叠前炮集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叠前炮集地震数据;所述叠前炮集地震数据中包含反射波数据以及绕射波数据;
将同相轴相同的所述叠前炮集地震数据的反射波数据转换至相应的虚震源处,得到共虚震源道集;
对所述共虚震源道集中的数据沿检波点方向进行滤波操作,滤除所述共虚震源道集中包含的反射波数据后得到滤波结果;
将所述滤波结果转换至炮集中,得到已完成分离的所述绕射波叠前炮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同相轴相同的所述叠前炮集地震数据的反射波数据转换至相应的虚震源处,得到共虚震源道集的步骤,包括:
遍历所述叠前炮集地震数据,获得具有同一同相轴的所述叠前炮集地震数据;
根据转换算式将所述叠前炮集地震数据转化为所述共虚震源道集;所述转换算式为:
V(s,sv,r)=∫U(s,r,t)δ(t-tr(s,sv,r))dt
式中,s为炮点信息;sv为虚震源位置信息;t为双程旅行时间;r为检波点;tr为由虚震源sv到检波点r的旅行时间;U(s,r,t)为叠前炮集地震数据;V(s,sv,r)为共虚震源道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虚震源sv到检波点r的旅行时间tr由以下算式计算得到:



式中,x为炮点的水平位置;xs为虚震源的水平位置;xr为检波点的水平位置;z为虚震源深度;v(o)为虚震源与炮点中点o处的均方根速度;v0为地表速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共虚震源道集中的数据沿检波点方向进行滤波操作,滤除所述共虚震源道集中包含的反射波数据后得到滤波结果的步骤,包括:
遍历所述共虚震源道集中的数据,获取所述共虚震源道集中的炮点数据以及虚震源点数据;
对所述共虚震源道集依次沿着每个炮点以及虚震源点中的检波点方向,进行滤波操作,得到滤波计算结果;
将所述共虚震源道集中的数据与对应的所述滤波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闯建彭苏萍赵惊涛崔晓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