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绕射波叠前炮集的分离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震勘探
,尤其是涉及一种绕射波叠前炮集的分离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在地质勘探中,对于地质不连续性的准确预测对于探测精度以及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进行人工震源操作过程中,形成的地震波在地面传播时,当遇到地质异常区域会形成绕射波。在绕射波中包含该地质异常体的有效数据,可通过分析得到该异常体的详细属性,对于开采相关行业具有指导意义。绕射波具有揭示小于地震波波长的小尺度物体的特性,然而由于绕射相对于镜面反射较弱,存在于绕射中的细节信息通常被镜面反射所掩盖。此外,在常规处理过程中,特别是在常规动校正和叠加过程中,绕射会遭到破坏。因此,现有技术中对于绕射波的分离方式,还有进一步提升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绕射波叠前炮集的分离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利用反射波和绕射波的运动学差异构建共虚震源道集,通过滤波的方式去除共虚震源道集中的反射波,实现了对绕射波叠前炮集的有效分离,提升了叠前炮集中绕射波的分离效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绕射波叠前炮集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获取叠前炮集地震数据;所述叠前炮集地震数据中包含反射波数据以及绕射波数据;/n将同相轴相同的所述叠前炮集地震数据的反射波数据转换至相应的虚震源处,得到共虚震源道集;/n对所述共虚震源道集中的数据沿检波点方向进行滤波操作,滤除所述共虚震源道集中包含的反射波数据后得到滤波结果;/n将所述滤波结果转换至炮集中,得到已完成分离的所述绕射波叠前炮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绕射波叠前炮集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叠前炮集地震数据;所述叠前炮集地震数据中包含反射波数据以及绕射波数据;
将同相轴相同的所述叠前炮集地震数据的反射波数据转换至相应的虚震源处,得到共虚震源道集;
对所述共虚震源道集中的数据沿检波点方向进行滤波操作,滤除所述共虚震源道集中包含的反射波数据后得到滤波结果;
将所述滤波结果转换至炮集中,得到已完成分离的所述绕射波叠前炮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同相轴相同的所述叠前炮集地震数据的反射波数据转换至相应的虚震源处,得到共虚震源道集的步骤,包括:
遍历所述叠前炮集地震数据,获得具有同一同相轴的所述叠前炮集地震数据;
根据转换算式将所述叠前炮集地震数据转化为所述共虚震源道集;所述转换算式为:
V(s,sv,r)=∫U(s,r,t)δ(t-tr(s,sv,r))dt
式中,s为炮点信息;sv为虚震源位置信息;t为双程旅行时间;r为检波点;tr为由虚震源sv到检波点r的旅行时间;U(s,r,t)为叠前炮集地震数据;V(s,sv,r)为共虚震源道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虚震源sv到检波点r的旅行时间tr由以下算式计算得到:
式中,x为炮点的水平位置;xs为虚震源的水平位置;xr为检波点的水平位置;z为虚震源深度;v(o)为虚震源与炮点中点o处的均方根速度;v0为地表速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共虚震源道集中的数据沿检波点方向进行滤波操作,滤除所述共虚震源道集中包含的反射波数据后得到滤波结果的步骤,包括:
遍历所述共虚震源道集中的数据,获取所述共虚震源道集中的炮点数据以及虚震源点数据;
对所述共虚震源道集依次沿着每个炮点以及虚震源点中的检波点方向,进行滤波操作,得到滤波计算结果;
将所述共虚震源道集中的数据与对应的所述滤波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闯建,彭苏萍,赵惊涛,崔晓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