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伪证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7991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7:07
本申请涉及一种防伪证卡,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表层、刻蚀层及卡体层,所述表层、刻蚀层及卡体层通过加热层压融为一体;所述表层包括基膜层及玻璃微珠层,所述玻璃微珠层包括若干个玻璃微珠,若干个玻璃微珠均匀排布在预设区域的同一平面上;所述玻璃微珠层具有聚焦面,所述聚焦面落在所述刻蚀层上。采用折射率高的玻璃微珠层,提高了防伪证卡的整体动态效果,且设置灵活性强,同时各层能够很好的融为一体使得卡片不分层以提高其整体性;通过设置有镭射信息层,将动态立体效果与镭射效果相结合,有效增加了证卡的防伪性能;通过设置有透明保护层,提高防伪证卡的耐污染性,使其不易破坏且耐久性强,性能优异。

Security c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伪证卡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伪证卡。
技术介绍
具有动态立体效果的安全薄膜利用莫尔放大原理实现微图文的动态三维立体放大效果,可为卡片增加新的防伪。现有动态立体安全薄膜具有微透镜阵列层,基材薄膜层,微图文层。现有工艺都是通过树脂制作微透镜层,但是在制作卡片时,层压对表面的微透镜造成破坏,导致表面微透镜压扁,塌陷,损坏等,无法实现动态立体防伪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伪证卡,其动态效果好且设置灵活性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伪证卡,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表层、刻蚀层及卡体层,所述表层、刻蚀层及卡体层通过加热层压融为一体;所述表层包括基膜层及玻璃微珠层,所述玻璃微珠层包括若干个玻璃微珠,若干个玻璃微珠均匀排布在预设区域的同一平面上;所述玻璃微珠层具有聚焦面,所述聚焦面落在所述刻蚀层上。进一步地,所述玻璃微珠层通过粘合树脂层设置在所述基膜层的上侧或下侧。进一步地,所述玻璃微珠层设置在所述基膜层内。进一步地,所述玻璃微珠层可局部设置,也可满版设置于证卡内。进一步地,每个所述玻璃微珠的折射率的范围为1.7~2.3,每个所述玻璃微珠的直径范围为10~100μm。进一步地,所述基膜层、刻蚀层及卡体层的材料皆为聚碳酸酯。进一步地,所述表层还包括表面设置有微纳结构的镭射信息层,所述镭射信息层设置在所述基膜层的上方。进一步地,所述表层还包括透明介质层,所述透明介质设置在所述镭射信息层的上方。进一步地,所述表层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透明介质层上方且用以保护所述透明介质层的透明保护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折射率高的玻璃微珠层,提高了防伪证卡的整体动态效果,且设置灵活性强,同时各层能够很好的融为一体使得卡片不分层以提高其整体性;通过设置有镭射信息层,将动态立体效果与镭射效果相结合,有效增加了证卡的防伪性能;通过设置有透明保护层,提高防伪证卡的耐污染性,使其不易破坏且耐久性强,性能优异。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防伪证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一中的防伪证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二中的防伪证卡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三中的防伪证卡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四中的防伪证卡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请参见图1,本技术的一种防伪证卡,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表层10、刻蚀层20及卡体层30,所述表层10、刻蚀层20及卡体层30通过加热层压融为一体从而制成卡片。其中,所述表层10包括基膜层101及玻璃微珠层102,所述玻璃微珠层102通过粘合树脂层设置在所述基膜层101的上侧或下侧。所述玻璃微珠层102包括若干个玻璃微珠,若干个玻璃微珠均匀排布在预设区域的同一平面上,为单层紧密排列。每个所述玻璃微珠的折射率的范围为1.7~2.3,每个所述玻璃微珠的直径范围为10~100μm。诚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玻璃微珠的折射率及直径范围也可为其他,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当玻璃微珠层102通过粘合树脂层与所述基膜层101连接时,若干个所述玻璃微珠均匀分布在所述粘合树脂层上以形成玻璃微珠层102。诚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玻璃微珠层102也可以直接设置在所述基膜层101内,在此不做具体限定,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本实施例中,玻璃微珠的折射率大于粘合树脂及基膜的折射率。当所述玻璃微珠层102通过粘合树脂层与所述基膜层101连接时,所述玻璃微珠层102具有聚焦面,所述聚焦面落在所述刻蚀层20上。所述玻璃微珠层102可局部设置,也可满版设置于证卡内,在此不做具体限定,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光线被埋在树脂中的高折射率玻璃微球聚焦,在焦点附近的刻蚀层20使光线反射,并使反射光线通过玻璃微珠的另一侧按原光路成一小的锥体状返回光源附近。在制作卡片时,玻璃微珠层102和刻蚀层20之间的厚度h值可由下式给出:其中d=玻璃微珠直径;n1=上层树脂折射率;n2=玻璃微珠折射率;n3=下层树脂折射率。当采用高功率激光光能照射卡片时,由于被玻璃微珠聚焦的激光能量达到了刻蚀层20的熔化阈值,则该点处刻蚀层20的反射性能将遭到破坏,即产生了一个像素,由于玻璃微珠的折射率一般大于1.7以上,使得卡片具有广角反射的特点,可以达到90°以上,因此,基于卡片的3D光场打印可再现具有大视场角的立体图像。因此,通过激光可在刻蚀层20上形成数字、文字、图案等图像,并在证卡表面呈现对应的信息。所述基膜层101、刻蚀层20及卡体层30的材料皆为聚碳酸酯(PC),各层采用相同的PC材料,这样可以通过加热层压的方式使这些相同的材料融合成一个整体结构,达到层间结合牢度好的效果。所述表层10还包括镭射信息层103,所述镭射信息层103设置在所述基膜层101的上方,所述镭射信息层103通过在基膜层101的上方铺设树脂并通过纳米压印技术压印微纳结构形成。所述表层10还包括透明介质层104,所述透明介质设置在所述镭射信息层103的上方,所述透明介质层104通过真空蒸镀形成。透明介质层104是为了保护镭射信息层103的全息防伪微纳结构,防止其微纳结构被折射率相近的材料覆盖从而导致全息防伪微纳结构不能出现理想的动态光学效果。透明介质层104可以是二氧化钛或五氧化二铌或二氧化锆层等,优选二氧化钛镀层,二氧化钛镀层在折射率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同时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另外,透明介质层104还可以使微纳结构的衍射效率提高、光学变色和衍射防伪效果更加明显。所述表层1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透明介质层104上方且用以保护所述透明介质层104的透明保护层105,主要是保护镭射信息层103的全息防伪微纳结构在产品使用过程中不发生形变或破损,保护层的强度很高,具有良好的耐磨、耐酸碱和抗氧化性能。透明保护层105可以是UV光固化涂料固化而成,也可以是热固性材料固化而成,也可以是UV光固化涂料和热固性材料混合后固化而成。通过设置有镭射信息层103,使证卡表面具有丰富的动态光学效果,同时结合可签注个性化信息,使得证卡具有更高层级的防伪力度和更优异的视觉效果。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具体阐述。实施例一:请参见图2,本实施例中的防伪证卡包括表层11,刻蚀层12,卡体层13.其中表层11包括基膜层111和玻璃微珠层112。在基膜111表面铺设粘合树脂层,在粘合树脂层上均匀排布若干个玻璃微珠以形成玻璃微珠层,若干个玻璃微珠位于同一个平面上,玻璃微珠在证卡内满版设置。将表层11,刻蚀层12,卡体层13按序叠加进行层压,成为卡片。表层11具有玻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伪证卡,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表层、刻蚀层及卡体层,所述表层、刻蚀层及卡体层通过加热层压融为一体;所述表层包括基膜层及玻璃微珠层,所述玻璃微珠层包括若干个玻璃微珠,若干个玻璃微珠均匀排布在预设区域的同一平面上;所述玻璃微珠层具有聚焦面,所述聚焦面落在所述刻蚀层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伪证卡,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表层、刻蚀层及卡体层,所述表层、刻蚀层及卡体层通过加热层压融为一体;所述表层包括基膜层及玻璃微珠层,所述玻璃微珠层包括若干个玻璃微珠,若干个玻璃微珠均匀排布在预设区域的同一平面上;所述玻璃微珠层具有聚焦面,所述聚焦面落在所述刻蚀层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证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微珠层通过粘合树脂层设置在所述基膜层的上侧或下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证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微珠层设置在所述基膜层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证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微珠层可局部设置,也可满版设置于证卡内。


5.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昊枢叶瑞左志成刘朋任家安陈林森朱志坚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苏大维格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苏大维格盐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