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地理编码辅助的室内定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679764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7: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地理编码辅助的室内定位方法。根据用户室内活动范围的特点,将室内定位模式分为一般建筑物场景和地铁移动场景2种:对于一般建筑物场景的室内定位模式,利用地理编码方法来确定所在的建筑物坐标;对于地铁移动场景,利用地理编码来确定所在的地铁站坐标;通过获取的建筑物坐标或地铁站坐标,与室内定位坐标进行融合,可以有效提升室内定位精度。

An indoor location method based on geoco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地理编码辅助的室内定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室内定位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地理编码辅助的室内定位方法。
技术介绍
地理编码是指将地图中详细地址或地名描述(如行政区划、街道地址、以及附近建筑物名称等)和地球表面上相应位置坐标(如经纬度)之间互相转换的过程。地理编码包括正向和反向2种。其中,将地址信息映射为地理坐标的过程称之为正向地理编码;将地理坐标转换为地址信息的过程称之为反向地理编码。在各种定位服务中,地理编码具有十分重要的实用价值,尤其是与电子地图的结合,可以在如周边查询、规划分析、应急救援等领域给用户提供更直观、丰富、便捷的服务体验。此外,在一些GNSS卫星信号受遮挡而无法定位的室内环境中,地理编码可以用来辅助提高定位准确度。比如,在面向大众应用的移动位置服务中,由于,现有室内通常采用基于WiFi或移动基站的室内定位方法,但其定位精只有30~100米左右。经常在智能手机上的第三方地图应用上观察到的一种现象是,用户明明处于某栋建筑物内,但定位结果却在该建筑物的外面马路上,容易造成错误混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室内定位方法,将室内分为一般建筑物场景和地铁移动场景2种不同场景,通过地理编码方法来提取用户当前所在的一般建筑物或地铁站的坐标,并与室内定位坐标进行融合,以达到提高室内定位精度的目的。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方法包括:第一设备开始进行定位;所述第一设备确定其室内定位模式,其中,所述室内定位模式包括一般建筑物场景的室内定位模式和地铁移动场景的室内定位模式;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室内定位模式输出定位结果。可选的,第一设备根据以下步骤确定其室内定位模式,包括:所述第一设备获取室内定位坐标;所述第一设备通过地理编码方法获取距离最近的地铁站的名称和坐标;所述第一设备计算所述地铁站坐标和所述室内定位坐标的距离,并判断是否小于预设门限;若所述距离小于预设门限,则所述第一设备确定其室内定位模式为地铁移动场景的室内定位模式;或者,若所述距离不小于预设门限,则所述第一设备确定其室内定位模式为一般建筑物场景的室内定位模式。可选的,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室内定位模式输出定位结果,包括:对于地铁移动场景的室内定位模式,所述第一设备确定其所在地铁站的坐标,与所述室内定位坐标融合的定位坐标,作为定位结果输出;或者,对于所述一般建筑物场景的室内定位模式,所述第一设备通过地理编码方法获取其所在建筑物的坐标,与所述室内定位坐标融合的定位坐标,作为定位结果输出。可选的,所述第一设备根据以下步骤确定其所在地铁站的坐标,包括: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所述地铁站的名称和坐标,判断是否与上一次相同的地铁站;若是不同的地铁站,则所述第一设备输出所述地铁站的坐标;或者,若是相同的地铁站,计算在所述地铁站的停留时间,判断是否在预设门限之内。若是,输出所述地铁站的坐标;否则,切换至一般建筑物场景的室内定位模式,不输出地铁站坐标。可选的,所述第一设备开始进行定位之后,确定室内定位模式之前,还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确定为室外定位模式,输出室外定位坐标。可选的,所述第一设备根据以下步骤通过地理编码方法获取其所在建筑物的坐标,包括:所述第一设备判断进入所述一般建筑物场景的室内定位模式前的上一定位模式是否为所述室外定位模式;若上一定位模式是室外定位模式,利用所述室外定位坐标和所述室内定位坐标的组合定位坐标进行地理编码,筛选满足条件的建筑物坐标;或者,若上一定位模式不是室外定位模式,利用所述室内定位坐标进行地理编码,获取距离最近的建筑物坐标。可选的,所述第一设备根据以下步骤筛选满足条件的建筑物坐标,包括:通过所述组合定位坐标进行地理编码,获取到周边建筑物坐标列表;计算所述列表中各个建筑物坐标与所述组合定位坐标的距离;计算所述列表中各个建筑物坐标与所述室外定位坐标轨迹的方向夹角;选择满足所述方向夹角在预设门限之内且所述距离最近的建筑物坐标。可选的,所述第一设备计算列表中各个建筑物坐标与所述室外定位坐标轨迹的方向夹角,包括:选择至少2个不同时间点的室外定位坐标,计算第一方向;计算所述室外定位坐标到各个建筑物坐标的第二方向;计算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的夹角,作为所述方向夹角。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室内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地铁移动场景的室内定位模式下的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提供的一种一般建筑物场景的室内定位模式下的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提供的一种一般建筑物场景的室内定位模式下的建筑物坐标筛选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提供的一种一般建筑物场景的室内定位模式下的第一方向计算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这里根据在室内是否发生远距离移动的特点,将室内分为了一般建筑物场景和地铁移动场景2种。这里,一般建筑物场景是指有基础墙、顶等结构,可供用户在内部活动的独立空间场所;而地铁移动场景是指以地下运行为主的城市轨道交通的活动区域,通常包括地铁站、隧道等主要场所。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一设备采用智能手机。可选的,室外定位模式采用GNSS卫星的定位方法,室内定位模式采用WiFi/移动基站的定位方法。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室内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1:用户开启第一设备的定位服务,确定室内定位模式;步骤12:第一设备获取室内定位坐标POS_N;步骤13:第一设备利用室内定位坐标POS_N进行地理编码,获取最近的地铁站的名称和对应坐标POS_S;步骤14:第一设备计算所述地铁站坐标POS_S与所述室内定位坐标POS_N的距离,判断是否小于预设门限;步骤15:若距离小于预设门限,第一设备确定为地铁移动场景的室内定位模式,通过地理编码获取到所在地铁站坐标,与室内定位坐标融合后,输出定位结果;或者步骤16:若距离不小于预设门限,第一设备确定为一般建筑物场景的室内定位模式,通过地理编码获取到所在建筑物坐标,与室内定位坐标融合后,输出定位结果。可选的,第一设备开始进行定位之后,确定室内定位模式之前,还可以包括先确定为室外定位模式,输出室外定位坐标。具体的,步骤14所述距离可以是大地坐标系下经度、纬度坐标计算的空间距离;或者,也可以是投影坐标系下X、Y值计算的空间距离。采用本实施例方法,第一设备进入室内定位模式后可以自动判断所处的定位场景,并灵活根据选择的定位场景获取与之更匹配的地理信息,进一步来帮助提高室内定位精度。实施2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是对步骤15进一步描述,提供了一种在地铁移动场景的室内定位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室内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设备开始进行定位;/n所述第一设备确定其室内定位模式,其中,所述室内定位模式包括一般建筑物场景的室内定位模式和地铁移动场景的室内定位模式;/n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室内定位模式输出定位结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设备开始进行定位;
所述第一设备确定其室内定位模式,其中,所述室内定位模式包括一般建筑物场景的室内定位模式和地铁移动场景的室内定位模式;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室内定位模式输出定位结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确定其室内定位模式,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获取室内定位坐标;
所述第一设备通过地理编码方法获取距离最近的地铁站的名称和坐标;
所述第一设备计算所述地铁站坐标和所述室内定位坐标的距离,并判断是否小于预设门限;
若所述距离小于预设门限,则所述第一设备确定室内定位模式为地铁移动场景的室内定位模式;或者,
若所述距离不小于预设门限,则所述第一设备确定室内定位模式为一般建筑物场景的室内定位模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室内定位模式输出定位结果,包括:
对于地铁移动场景的室内定位模式,所述第一设备确定其所在地铁站的坐标,与所述室内定位坐标融合输出定位结果;或者,
对于所述一般建筑物场景的室内定位模式,所述第一设备通过地理编码方法获取其所在建筑物的坐标,与所述室内定位坐标融合输出定位结果。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确定其所在地铁站的坐标,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所述地铁站的名称和坐标,判断是否与上一次相同的地铁站;
若是不同的地铁站,则输出所述地铁站坐标;或者,
若是相同的地铁站,计算在所述地铁站的停留时间,判断是否在预设门限之内;
若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敏肖登坤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金坤科创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