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昌学院专利>正文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图书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78686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6: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属于图书馆管理技术领域,具体为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图书馆,包括管理机构,所述管理机构通过所述无线传输模块与所述面部识别模块及所述RFID芯片均电性连接,通过RFID芯片与中央处理器配合,图书馆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输入模块输入借阅人员所需要借阅或归还书籍的名字,通过中央处理器对存储模块内存储的图书馆云数据资料对书籍准确位置进行查找,通过显示模块显示书籍位置,方便借阅或归还,操作简单,同时,当借阅人员图书馆借阅卡丢失时,可以通过面部识别模块对借阅人员的身份进行读取,然后通过中央处理器配合匹配存储模块内存储的借阅人员的资料,从而确定并调阅借阅人员的身份信息,智能化强,能够提高管理效率及管理水平。

Intelligent Library Based on Internet of th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图书馆
本技术涉及图书馆管理
,具体为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图书馆。
技术介绍
读书是人们提升技能,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对于知识的渴望越来越强烈。虽然目前使用移动终端阅读电子书非常流行,但是仍有许多人坚持传统读书方式,图书馆俨然已经成为现代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图书馆内藏书种类繁多,要让所有图书都保持有序排列,方便阅读者查找,就需要对图书馆进行科学的管理。然而,目前图书馆管理落后,读者借阅图书和归还图书不便。图书馆主要依靠人力进行手工管理,智能化落后,且管理效率及管理水平较低,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图书馆。
技术实现思路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图书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技术。因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图书馆,能够解决目前图书馆管理落后,读者借阅图书和归还图书不便。图书馆主要依靠人力进行手工管理,智能化落后,且管理效率及管理水平较低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图书馆,其包括:管理机构、无线传输模块、面部识别模块和RFID芯片,所述管理机构通过所述无线传输模块与所述面部识别模块及所述RFID芯片均电性连接,所述面部识别模块与所述RFID芯片均电性输出连接所述无线传输模块,所述无线传输模块电性输出连接中央处理器。作为本技术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图书馆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管理机构由中央处理器、存储模块、输入模块和显示模块构成,所述中央处理器与所述存储模块电性双向连接,所述存储模块内存储有图书馆云数据资料及面部数据资料,所述输入模块电性输出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所述输入模块由键盘与鼠标组成,所述中央处理器电性输出连接所述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为液晶显示屏。作为本技术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图书馆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无线传输模块为无线网卡,所述面部识别模块为人脸识别器。作为本技术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图书馆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RFID芯片内部存储有持卡人信息资料及借阅记录,所述RFID芯片置于图书馆借阅卡内。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RFID芯片与中央处理器配合,图书馆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输入模块输入借阅人员所需要借阅或归还书籍的名字,通过中央处理器对存储模块内存储的图书馆云数据资料对书籍准确位置进行查找,通过显示模块显示书籍位置,方便借阅或归还,反之,也可以通过存储模块内存储的图书馆云数据资料进行查找书籍是否已被借阅,操作简单,同时,当借阅人员图书馆借阅卡丢失时,可以通过面部识别模块对借阅人员的身份进行读取,然后通过中央处理器配合匹配存储模块内存储的借阅人员的资料,从而确定并调阅借阅人员的身份信息,智能化强,能够提高管理效率及管理水平。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详细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为本技术系统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其次,本技术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技术实施方式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技术提供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图书馆,通过RFID芯片与中央处理器配合,图书馆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输入模块输入借阅人员所需要借阅或归还书籍的名字,通过中央处理器对存储模块内存储的图书馆云数据资料对书籍准确位置进行查找,通过显示模块显示书籍位置,方便借阅或归还,反之,也可以通过存储模块内存储的图书馆云数据资料进行查找书籍是否已被借阅,操作简单,智能化强,请参阅图1,包括,管理机构100、无线传输模块200、面部识别模块300和RFID芯片400。请继续参阅图1,管理机构100由中央处理器110、存储模块120、输入模块130和显示模块140构成,具体的,中央处理器110为FX1N-40MR-001可编程处理芯片,中央处理器110以LINUX嵌入式操作系统为控制平台,采用多线程方式实现各处理任务,多变性及可操作性较强,增加了整体系统的智能性,中央处理器110与存储模块120电性双向连接,存储模块120内存储有图书馆云数据资料及面部数据资料,输入模块130电性输出连接中央处理器110,输入模块130由键盘与鼠标组成,中央处理器110电性输出连接显示模块140,显示模块140为液晶显示屏,显示模块140用于显示借阅人员借阅记录、借阅人员信息资料及需要借阅或归还的图书位置;请继续参阅图1,无线传输模块200与中央处理器110电性连接,具体的,具体的,无线传输模块200电性输出连接中央处理器110,且面部识别模块300和RFID芯片400均电性输入连接无线传输模块200,无线传输模块200为无线网卡,无线传输模块200作为数据传输通道将面部识别模块300及RFID芯片400输出的数据信息传输至中央处理器110;请继续参阅图1,面部识别模块300通过无线传输模块200与中央处理器110电性连接,具体的,面部识别模块300为CHD-500F人脸识别器,面部识别模块300用于在借阅人员忘记携带图书馆借阅卡时对借阅人员的身份进行读取,然后通过中央处理器110调阅借阅人员的资料,智能化强;请继续参阅图1,RFID芯片400通过无线传输模块200与中央处理器110电性连接,具体的,RFID芯片400置于图书馆借阅卡内,RFID芯片400内部存储有持卡人信息资料及借阅记录。实施例一:该技术在使用时,借阅人员通过图书馆借阅卡内置的RFID芯片400进行借阅书籍,RFID芯片400内部存储有持卡人信息资料及借阅记录,图书馆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输入模块130输入借阅人员所需要借阅或归还书籍的名字,通过中央处理器110对存储模块120内存储的图书馆云数据资料对书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图书馆,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理机构(100)、无线传输模块(200)、面部识别模块(300)和RFID芯片(400),所述管理机构(100)通过所述无线传输模块(200)与所述面部识别模块(300)及所述RFID芯片(400)均电性连接,所述面部识别模块(300)与所述RFID芯片(400)均电性输出连接所述无线传输模块(200),所述无线传输模块(200)电性输出连接中央处理器(110)。/n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图书馆,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理机构(100)、无线传输模块(200)、面部识别模块(300)和RFID芯片(400),所述管理机构(100)通过所述无线传输模块(200)与所述面部识别模块(300)及所述RFID芯片(400)均电性连接,所述面部识别模块(300)与所述RFID芯片(400)均电性输出连接所述无线传输模块(200),所述无线传输模块(200)电性输出连接中央处理器(1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图书馆,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机构(100)由中央处理器(110)、存储模块(120)、输入模块(130)和显示模块(140)构成,所述中央处理器(110)与所述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瑞娟
申请(专利权)人:许昌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