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对口检验工具及检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67681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6: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管子对口检验工具,其包括安装座和至少两个检测块,至少两个检测块均滑动地设置在安装座上,至少两个检测块均位于管子的横截面所在的平面内,至少两个检测块均能够沿管子的半径方向滑动,每个检测块能够与管子的外侧壁接触。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管子对口检验工具可以一次从多个方向对管子的对口进行检查,一次通过即可检查出管子的对口是否有错口或折口,无需多次检查,能极大的提升检查效率,节省检查时间,同时,因其在同一时刻检查的角度较多,因此其测量精度也很高,能更加准确的判断出管子的对口是否有错口或折口。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管子对口检验方法。

Inspection tools and methods for pipe butt joi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子对口检验工具及检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道对接
,尤其涉及一种管子对口检验工具及检验方法。
技术介绍
电厂锅炉受热面的管子数量比较大,目前,超临界机组焊口一般不少于4万只,一根管子的管口与另一根管子之间的管口对接形成对口,对口通常需要焊接,进而实现相对接的两根管子的连接。对口的焊接工作量大,在对口焊接过程中,错口或折口是非常常见且严重的问题,而且比较难克服,如果在对口过程中不注意,很可能导致焊缝的错口或折口超标,此时就需要将对口切开后重新焊接,这样既耽误时间,也浪费财力和人工,因此,在焊接前需要进行错口或折口的检查。现已公开的检查方法是利用钢锯条来检查对口是否有错口或折口,在进行检查时,先将钢锯条抵紧在管道的对口的外壁,然后观察钢锯条与其中任意一条管道的外壁之间有没有间隙,然后将钢锯条沿管道的轴线转动90度后再检查一次,若两次中至少有一次出现了间隙,则可以判断管道的对口有折口或错口。这种检查方法需要分次来验证,这样就可能因人为因素或其他因素影响而出错,导致管口偏移。而多次验证,也会浪费大量的时间,且很有可能导致错口或折口的发生。钢锯条因长度等因素只能粗略判断是否折口或错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管子对口检验工具及检验方法,以解决现有的检查方式需要分次验证,这种方式既浪费时间也不够准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基于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管子对口检验工具,包括安装座和至少两个检测块,所述至少两个检测块均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至少两个检测块均位于所述管子的横截面所在的平面内,所述至少两个检测块均能够沿所述管子的半径方向滑动,每个所述检测块能够与所述管子的外侧壁接触。基于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管子对口检验方法,采用如上所述的管子对口检验工具,所述方法包括:将至少两个所述检测块的检测端分别抵接在待检测管子的外侧壁上;推动所述检测块沿所述管子的轴线方向移动;当所述检测块经过所述管子的对口时:若所有的所述检测块都能够通过对口、且所有的所述检测块的检测端均能同时与两个所述管子的外侧壁接触,则所述对口无错口或折口;若有一个以上的所述检测块无法通过对口,或在所述检测块通过所述对口时,有一个以上的所述检测块与其中一个管子的外侧壁之间存在间隙,则所述对口存在错口或折口。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公开的管子对口检验工具包括至少两个检测块,在检测时,将第一个检测块的检测端抵在管子上,调节安装座相对于该管子移动,安装座在移动时,带动其他的检测块移动,当移动至其他的检测块的中心线穿过管子的圆心时,将第一个检测块与安装座固定,然后滑动其他的检测块至其检测端与管子接触,然后将这些检测块也固定,此时只需推动管子对口检验工具沿管子的轴心线移动,并经过管子的管口,即可检查出两个管子之间的对口是否有错口或折口。这种管子对口检验工具可以一次从多个方向对管子的对口进行检查,一次通过即可检查出管子的对口是否有错口或折口,无需多次检查,能极大的提升检查效率,节省检查时间,同时,因其在同一时刻检查的角度较多,因此其测量精度也很高,能更加准确的判断出管子的对口是否有错口或折口。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公开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管子对口检验工具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安装座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滑动组件在第一视角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滑动组件在第二视角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00-管子;200-安装座;210-连接基座;211-基座主体;2111-第一通孔;212-紧固螺钉;213-套管;2131-第二通孔;214-螺母;220-条形连接件;300-检测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请参考图1,本实施例公开一种管子对口检验工具,其包括安装座200和至少两个检测块300,这些检测块300均安装在安装座200上、且均与安装座200滑动连接,这些检测块300均在同一平面内相对于安装座200滑动,在对管子100的对口进行检查时,这个平面为管子100的横截面所在的平面,即垂直于管子100的轴线的平面。至少两个检测块300相对于安装座200滑动的路径应该相交于一点,在对管子100对口进行检查时,可以认为这一点即为管子100的圆心。检测块300在相对于安装座200滑动时,其端部可以与管子100的外侧壁接触,当所有的检测块300的一端均与管子100的外侧壁接触时,可以让安装座200带动检测块300沿管子100的轴线方向移动,当检测块300经过管子100的对口时,可以检查出该对口处是否存在错口或折口。其中,错口是指两根管子100在连接时,其轴线错位,导致在管子100的对口处出现阶梯结构,折口则是指两根管子100连接时,其轴线相互倾斜,导致两根管子100呈相互倾斜的状态。由于电厂锅炉受热面的管子100数量比较大,其管径可能大小不一,因此,在检测不同管径的管子100时,需要对管子对口检验工具进行适当的调整。本实施例公开的管子对口检验工具包括至少两个检测块300,在检测时,将第一个检测块300的检测端抵在管子100上,调节安装座200相对于该管子100移动,安装座200在移动时,带动其他的检测块300移动,当移动至其他的检测块300的中心线穿过管子100的圆心时,将第一个检测块300与安装座200固定,然后滑动其他的检测块300至其检测端与管子100接触,然后将这些检测块300也固定,此时只需推动管子对口检验工具沿管子100的轴线移动,并经过管子100的管口,即可检查出两个管子100之间的对口是否有错口或折口。这种管子对口检验工具可以一次从多个方向对管子100的对口进行检查,一次通过即可检查出管子100的对口是否有错口或折口,无需多次检查,能极大的提升检查效率,节省检查时间,同时,因其在同一时刻检查的角度较多,因此其测量精度也很高,能更加准确的判断出管子100的对口是否有错口或折口。在本实施例中,将检测块300的数量设置为两个或至少三个都是可以的,当设置至少三个检测块300时,这些检测块300的滑动路径为任意方向均可,只要他们的滑动路径最后相较于一点,就能够让检测块300的端部与管子100的外侧壁抵接、且与管子100的外侧壁相切,此时让检测块300相对于管子100移动,即可检查出管子100在对口处是否有错口或折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子对口检验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和至少两个检测块,所述至少两个检测块均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至少两个检测块均位于所述管子的横截面所在的平面内,所述至少两个检测块均能够沿所述管子的半径方向滑动,每个所述检测块能够与所述管子的外侧壁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子对口检验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和至少两个检测块,所述至少两个检测块均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至少两个检测块均位于所述管子的横截面所在的平面内,所述至少两个检测块均能够沿所述管子的半径方向滑动,每个所述检测块能够与所述管子的外侧壁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子对口检验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包括条形连接件和至少两个连接基座,所述连接基座与所述条形连接件连接,每个所述连接基座上均滑动地设置有一个所述检测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子对口检验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基座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检测块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且与所述第一通孔滑动配合,所述检测块穿过所述第一通孔的端部用于与所述管子的外侧管壁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子对口检验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基座包括基座主体和紧固螺钉,所述第一通孔开设在所述连接基座上,所述连接基座开设有贯通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壁的螺纹孔,所述紧固螺钉与所述螺纹孔螺纹配合,所述紧固螺钉与所述检测块紧固配合,所述基座主体与所述条形连接件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子对口检验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基座还包括固定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胜斌李巍李英河鲁克崔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国华电力分公司陕西国华锦界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