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供热技术领域,公开了高幅振动筛激振器的润滑油泵自动控制电路,解决现有控制系统连续运行,溢油费电污染环境的问题,方案:时长继电器线圈与间隔继电器常闭点、时长继电器常闭点与油泵接触器线圈、时长继电器常开点与间隔继电器线圈分别组成三条并联支路,与第三电机接触器常开点串联接入第三电机控制回路。优点:1、控制电路设计精妙,通过两个延时继电器设置其常闭接点的断电延时,可完成润滑油泵周期性间断注油的工作;2、控制电路制造成本低,连接方便;3、该控制电路可随高幅振动筛激振器启动时一同启动,激振器停止时自动重置;4、节约电能和油脂,不会造成浪费和污染环境。
Automatic control circuit of lubricating oil pump of high amplitude vibrating screen exci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幅振动筛激振器的润滑油泵自动控制电路
本技术涉及供热
,具体涉及输煤机高幅振动筛激振器的润滑油泵自动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集中供热公司的输煤系统需要用到高幅振动筛,高幅振动筛由三台或者多台电机同时驱动。启动工作时,各个电机依次启动,由电机通过挠性联轴器连接带动激振器主轴高速旋转,通过主轴上的偏心块产生离心力驱动振动筛做连续圆运动,从而达到筛分目的。激振器的润滑工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幅振动筛电气控制PLC出厂时设置为每两小时运行注油10分钟,但在实际应用中,高幅振动筛不是连续运行设备,每天早、晚共运行两次,每次运行4小时左右。这样在设备停止运行期间润滑油泵同样会根据PLC的控制指令进行注油。因而高幅振动筛的激振器会出现注油过多,导致溢油现象严重。这样既会浪费油脂,而且污染环境,润滑油泵频繁启停还会浪费电能。因此,设计一种能够受高幅振动筛启停控制,方便调节注油时间和注油频率的控制装置是十分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实用新本技术解决现有润滑油泵控制系统只能连续运行,导致溢油严重,浪费油脂和电能,污染环境的问题,提供一种随振动筛同步启停,可周期性间歇工作的高幅振动筛激振器的润滑油泵自动控制电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幅振动筛激振器的润滑油泵自动控制电路,包括注油时长延时继电器KT1、注油间隔延时继电器KT2和接触器KM4,所述注油时长延时继电器KT1的线圈与注油间隔延时继电器KT2的常闭触点KT2-1串联形成第一支路,所述注油时长延时继电器KT1的常闭触点KT1-1与接触器KM4的线圈串联形成第二支路,所述注油间隔延时继电器KT2的线圈与注油时长延时继电器KT1的常开触点KT1-2串联形成第三支路,所述第一支路、第二支路、第三支路并联连接后与接触器KM3的常开辅助触点串联后连接在电源两端,所述接触器KM4的常开触点用于控制润滑油泵的启动,所述接触器KM3的线圈设置在振动筛电机的启动电路中。所述注油时长延时继电器KT1的延时时间为0~30分钟,所述注油间隔延时继电器KT2的延时时间为0~2小时。所述注油时长延时继电器KT1的延时时间小于所述注油间隔延时继电器KT2的延时时间。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控制电路设计精妙,通过两个延时继电器设置其接点的得电延时动作,可完成润滑油泵周期性间断注油的工作;2、控制电路制造成本低,连接方便;3、该控制电路可随高幅振动筛激振器启动时一同启动,激振器停止时自动重置;4、节约电能和油脂,不会造成浪费和污染环境。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润滑油泵自动控制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注油周期时间轴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幅振动筛激振器的润滑油泵自动控制电路,包括注油时长延时继电器KT1、注油间隔延时继电器KT2,所述注油时长延时继电器KT1的线圈与注油间隔延时继电器KT2的常闭触点KT2-1串联形成第一支路,所述注油时长延时继电器KT1的常闭触点KT1-1与接触器KM4的线圈串联形成第二支路,所述注油间隔延时继电器KT2的线圈与注油时长延时继电器KT1的常开触点KT1-2串联形成第三支路,所述第一支路、第二支路、第三支路并联连接后与接触器KM3的常开辅助触点串联后连接在电源两端,所述接触器KM4的常开触点用于控制润滑油泵的启动,所述接触器KM3的线圈设置在振动筛电机的启动电路中。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注油时长延时继电器KT1的延时时间为0~30分钟,所述注油间隔延时继电器KT2的延时时间为0~2小时。此外,本实施例中,所述注油时长延时继电器KT1的延时时间小于所述注油间隔延时继电器KT2的延时时间。以注油时长延时继电器KT1的延时时间为5分钟,注油间隔延时继电器KT2的延时时间为55分钟为例,本实施例的电路启用后,注油周期的时间轴如图2所示。工作时,启动振动筛后,控制振动筛的三台电机依次启动,当第最后一台电机启动时,该电机的接触器KM3得电,其常开辅助触点闭合,第一支路导通,第一支路上的注油时长延时继电器KT1的线圈开始5分钟倒计时,此时第二支路也导通,润滑油泵接触器KM4得电工作开始注油。5分钟后,第二支路上的注油时长延时继电器KT1的常闭触点KT1-1断开,第二支路不导通,润滑油泵停止,第一次注油完成。第三支路上的注油时长延时继电器KT1的常开触点KT1-2根据设置,延迟5分钟后闭合,第三支路导通,注油间隔延时继电器KT2的线圈得电,并开始55分钟倒计时。55分钟后的毫秒级时间内(即振动筛启动1小时后),第一支路上的注油间隔延时继电器KT2的常闭触点KT2-1断开,第一支路不导通,注油时长延时继电器的线圈KT1失电,随即,第二支路上的注油时长延时继电器KT1的常闭触点KT2-1闭合、第三支路上的注油时长延时继电器KT1的常开触点KT1-2断开;第二支路上的常闭触点KT1-1闭合,该条支路导通,在接触器KM4的控制下,润滑油泵接触器再次工作,并开始注油;第三支路上的注油时长延时继电器KT1的常开触点KT1-2打开,第三支路不导通,注油间隔延时继电器KT2的线圈失电,随即,第一支路上的注油间隔延时继电器KT2的常闭线圈KT2-1闭合,第一支路又再次导通,注油时长延时继电器KT1的线圈再次开始5分钟倒计时,在此5分钟内第二支路导通,润滑油泵第二次注油。如此循环往复上述注油5分钟,间隔55分钟停止注油工作直至干路上的第三电机接触器KM3的常开辅助触点断开,即振动筛停机。由此可见,第一支路上的注油时长延时继电器KT1的线圈和第二支路上的注油时长延时继电器KT1的常闭触点KT1-1闭共同完成注油时间长短的控制。第一支路上的注油间隔延时继电器KT2的常闭触点KT2-1和第三支路上的注油间隔延时继电器KT2的线圈共同完成控制注油间隔和复位重置注油时长延时继电器计时功能的作用。第三支路上的注油时长延时继电器的常开触点KT1-2起到延时启动第三支路继电器计时功能的作用。由上述工作过程可知,两个延时继电器的设置时间相加之和为一个完整注油周期。因此注油时长延时继电器和注油间隔延时继电器在设置延时时间时最好相加之和符合实际情况,全部开机时间为二者之和的整数倍为宜。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幅振动筛激振器的润滑油泵自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注油时长延时继电器KT1、注油间隔延时继电器KT2和接触器KM4,所述注油时长延时继电器KT1的线圈与注油间隔延时继电器KT2的常闭触点KT2-1串联形成第一支路,所述注油时长延时继电器KT1的常闭触点KT1-1与接触器KM4的线圈串联形成第二支路,所述注油间隔延时继电器KT2的线圈与注油时长延时继电器KT1的常开触点KT1-2串联形成第三支路,所述第一支路、第二支路、第三支路并联连接后与接触器KM3的常开辅助触点串联后连接在电源两端,所述接触器KM4的常开触点用于控制润滑油泵的启动,所述接触器KM3的线圈设置在振动筛电机的启动电路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幅振动筛激振器的润滑油泵自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注油时长延时继电器KT1、注油间隔延时继电器KT2和接触器KM4,所述注油时长延时继电器KT1的线圈与注油间隔延时继电器KT2的常闭触点KT2-1串联形成第一支路,所述注油时长延时继电器KT1的常闭触点KT1-1与接触器KM4的线圈串联形成第二支路,所述注油间隔延时继电器KT2的线圈与注油时长延时继电器KT1的常开触点KT1-2串联形成第三支路,所述第一支路、第二支路、第三支路并联连接后与接触器KM3的常开辅助触点串联后连接在电源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原海鱼,段毅敏,陈东峰,卢正才,秦旭鹏,都长兴,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金驹煤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