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真空贴合机
本技术涉及自动化制造领域,特别指一种全自动真空贴合机。
技术介绍
平板显示器件是实现文字和图像显示的人机交互载体,主要由显示模组、背光模组和触控模组组成,其中显示模组又由显示面板、偏光片、驱动芯片IC、电路板PCB和FPC等部件组成。平板显示器件的生产分为前段阵列、成盒工序和后段模组组装工序。前段工序用于生产显示面板,后段工序用于将显示面板、偏光片、背光模组、触控模组等部件组装为平板显示器件。前段工序生产设备目前主要由日本、韩国和美国企业提供,国内基本不能自产;后段工序生产设备中,国内少数企业已实现突破,目前正逐步实现对进口设备的替代。显示面板是实现显示功能的主要部件,为组装成显示器件,需要在面板两侧贴附偏光片LCD面板需要在上下两侧各贴附一张偏光片,OLED面板需在上方贴附一张偏光片以实现光线的定向传播。LCD在贴完偏光片后需要与CG盖板贴合组装一体,LCD与CG盖板组装前需要在LCD表面点胶或者粘附透明胶带,以便辅助后续LCD与盖板贴合时粘附固定;针对LCD与盖板贴合工艺,存在以下技术难点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真空贴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板上料机构(2)、盖板搬臂(3)、中转及下料平台(4)、上腔机构(5)、LCD上料机构(6)、中转平台(7)、取料及撕膜机构(8)、易撕贴机构(9)、LCD搬臂(10)、下料中转平台(11)及下料机构(13),其中,上述中转及下料平台(4)包括至少二套,中转及下料平台(4)平行间隔地设置在机台(1)上,中转及下料平台(4)包括上料中转平台及下平台,上料中转平台及下平台沿同一直线方向运动;上述盖板搬臂(3)跨设在中转及下料平台(4)上方,并垂直于上料中转平台及下平台的运动方向设置;上述盖板上料机构(2)设置于盖板搬臂(3)的一端,盖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真空贴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板上料机构(2)、盖板搬臂(3)、中转及下料平台(4)、上腔机构(5)、LCD上料机构(6)、中转平台(7)、取料及撕膜机构(8)、易撕贴机构(9)、LCD搬臂(10)、下料中转平台(11)及下料机构(13),其中,上述中转及下料平台(4)包括至少二套,中转及下料平台(4)平行间隔地设置在机台(1)上,中转及下料平台(4)包括上料中转平台及下平台,上料中转平台及下平台沿同一直线方向运动;上述盖板搬臂(3)跨设在中转及下料平台(4)上方,并垂直于上料中转平台及下平台的运动方向设置;上述盖板上料机构(2)设置于盖板搬臂(3)的一端,盖板上料机构(2)上传输的盖板经盖板上料机构(2)取出并移送至上料中转平台上;上述上腔机构(5)跨设在中转及下料平台(4)上方,上腔机构(5)包括至少二套,各上腔机构(5)对应中转及下料平台(4)设置,上腔机构(5)从上料中转平台上吸取待贴合的盖板;上述LCD搬臂(10)跨设在中转及下料平台(4)上方,并与盖板搬臂(3)平行间隔设置;LCD上料机构(6)、中转平台(7)、取料及撕膜机构(8)及易撕贴机构(9)设置于LCD搬臂(10)的一端,下料中转平台(11)及下料机构(13)设置于LCD搬臂(10)的另一端;LCD上料机构(6)、中转平台(7)及易撕贴机构(9)平行间隔设置,取料及撕膜机构(8)跨设在LCD上料机构(6)、中转平台(7)及易撕贴机构(9)上方;LCD上料机构(6)上的LCD经取料及撕膜机构(8)取出并搬移至中转平台(7)上,取料及撕膜机构(8)从易撕贴机构(9)上取出易撕贴,并将中转平台(7)上吸附的LCD表面的离型膜撕离,撕膜后的LCD经取料及撕膜机构(8)搬移至下平台上,下平台滑移至上腔机构(5)下方,上腔机构(5)向下压合在下平台上,与下平台之间形成真空腔体,并将盖板贴合在LCD上,贴合完成后,经LCD搬臂搬移至下料中转平台(11)上,经跨设在下料中转平台(11)上方的CCD检测头(12)检测后,将贴合后的盖板及LCD移送至下料机构(13)上,经下料机构(13)导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真空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板搬臂(3)包括盖板直线模组(31)、盖板直线滑座(32)及盖板气嘴(33),气嘴,上述盖板直线模组(31)沿直线方向设置于中转及下料平台(4)的一侧;盖板直线滑座(32)连接于盖板直线模组(31)的输出端上,经盖板直线滑座(32)驱动而直线运动;上述盖板气嘴(33)包括至少二个,盖板气嘴(33)竖直设置在盖板直线滑座(32)的下端,盖板气嘴(33)真空吸附固定盖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真空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转及下料平台(4)还包括滑轨,滑轨包括二条,两滑轨平行间隔设置;上述上料中转平台及下平台分别可滑动地设置在滑轨的两端;上述上料中转平台包括中转电机(41)、中转直线滑座(42)及中转吸台(43),其中,上述中转直线滑座(42)可滑动地嵌设在滑轨上,中转电机(41)设置在滑轨的一端,且输出端通过丝杆及丝杆座与中转直线滑座(42)连接,并驱动中转直线滑座(42)直线运动;上述中转吸台(43)设置于中转直线滑座(42)上,盖板搬臂(3)取出的盖板放置于中转吸台(43)上,经中转支台(43)吸附固定后进行位置校正;上述下平台包括下平台电机(44)、下平台滑座(45)及下吸台(46),其中,上述下平台滑座(45)可滑动地嵌设在滑轨上,下平台电机(44)设置于滑轨的另一端,且输出端通过丝杆及丝杆座与下平台滑座(45)连接,下平台滑座(45)上设有旋转支座;上述下吸台(46)水平设置于旋转支座上,并经旋转支座带动而旋转运动,下吸台(46)的中部设有真空吸孔,真空吸孔外边周沿设有密封槽,撕膜后的LCD经真空吸孔吸附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真空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腔机构(5)包括上腔支架(51)、上腔升降电机(52)、上腔滑轨(53)、上腔升降座(54)、消重气缸(55)及贴合组件,其中,上述上腔支架(51)跨设在中转及下料平台(4)上方,上腔支架(51)的下方形成至少二个间隔设置的贴合空间;上述上腔升降电机(52)包括至少二个,上腔升降电机(52)间隔设置在各贴合空间的上方;且输出端穿过上腔支架(51)向下延伸;上述上腔滑轨(53)包括至少二套,上腔滑轨(53)竖直设置在贴合空间的四根支柱的内侧壁上;上述上腔升降座(54)包括至少二个,各上腔升降座(54)分别设置于贴合空间内,且可滑动地连接在各上腔滑轨(53)上,上腔升降座(54)与上腔升降电机(52)的输出端连接,并经上腔升降电机(52)驱动而升降运动;上述消重气缸(55)包括至少二个,消重气缸(55)设置在贴合空间上方,且输出端穿过上腔支架(51)向下连接在上腔升降座(54)上,以便向上提起上腔升降座(54);上述贴合组件连接于上腔升降座(54)下方,贴合组件随上腔升降座(54)升降运动,以便将盖板贴合至LCD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真空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贴合组件包括贴合气缸(56)、贴合支板(57)、贴合支杆(58)、贴合腔(59)及贴合板(511),其中,上述贴合支板(57)水平间隔地设置在上腔升降座(54)的下方,并通过连杆与上腔升降座(54)连接固定,贴合支板(57)的侧壁与上腔滑轨(53)可滑动地连接;上述贴合腔(59)水平间隔地设置在贴合支板(57)的下方,并通过贴合支杆(58)连接在贴合支板(57)上,贴合腔(59)的侧部与上腔滑轨(53)可滑动地连接,且贴合腔(59)的底部设有向上凹陷的腔体,该腔体的侧边周沿设有密封边体,贴合腔(59)向下运动压至下吸台(46)上,密封边体与密封槽相互闭合,形成密封的贴合腔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真空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贴合板(511)水平设置在贴合腔(59)的腔体内部,贴合板(511)上设有至少二个真空吸孔,以便从中转吸台(43)上吸取盖板;贴合板(511)的顶部连接有至少二根导杆,导杆沿竖直方向可滑动地穿设贴合腔(59)上;导杆外部套设有波纹管(510);上述贴合气缸(56)设置在上腔升降座(54)上且输出端穿过上腔升降座(54)朝下延伸并连接在贴合板(511)上,以便驱动贴合板(511)升降运动,贴合板(511)通过导杆导向限位,并通过波纹管(510)密封;上述贴合腔(59)的一侧连接有真空管(512),真空管(512)与贴合腔的腔体连通,以便向外抽气,使贴合腔(59)与下吸台(46)之间形成的贴合腔体形成真空环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军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易天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