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头显示装置和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7637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6: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抬头显示装置和车辆,抬头显示装置包括:透明显示板、成像透镜、深度模组、光路转换结构、投影模组和光源发射器件,成像透镜设置于透明显示板一侧,成像透镜用于会聚透射透明显示板的光线;深度模组设于成像透镜背离透明显示板的一侧,并用以接收成像透镜会聚形成的会聚光线;光路转换结构设置于成像透镜至深度模组之间的会聚光线的传播光路中;投影模组朝向光路转换结构发射投影光线,投影光线经过光路转换结构射向成像透镜,且在透明显示板表面投影成像;光源发射器件用于发射光线,经外部环境物体反射后,射向成像透镜并被深度模组接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能够有效减少体积,便于安装。

Head up display and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抬头显示装置和车辆
本技术涉及车载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抬头显示装置和车辆。
技术介绍
在车载显示中,抬头显示器通常设置在驾驶员周边,通过在显示屏或挡风玻璃上投影显示成像,驾驶员目视前方时可直接观察到投影显示内容,一般投影显示内容包括车速、车况等内容。而投影显示内容的呈现通常依据车辆对车速和外部道路信息的捕捉完成,在相关技术中需要使用多个镜头收集相应信息,如此造成抬头显示器体积过大,不利于安装在车辆中。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针对现今需要使用多个镜头收集车辆相应信息,造成抬头显示器体积过大,不利于安装的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抬头显示装置和车辆,能够有效减少体积,便于安装。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抬头显示装置,包括:透明显示板;成像透镜,所述成像透镜设置于所述透明显示板一侧,所述成像透镜用于会聚透射所述透明显示板的光线;深度模组,所述深度模组设于所述成像透镜背离所述透明显示板的一侧,并用以接收所述成像透镜会聚形成的会聚光线;光路转换结构,所述光路转换结构设置于所述成像透镜至所述深度模组之间的所述会聚光线的传播光路中,所述会聚光线透射于所述光路转换结构;投影模组,所述投影模组朝向所述光路转换结构发射投影光线,所述投影光线经过所述光路转换结构射向所述成像透镜,且在所述透明显示板表面投影成像;以及光源发射器件,所述光源发射器件用于发射光线,经外部环境物体反射后,射向所述成像透镜并被所述深度模组接收。可选地,所述光路转换结构包括半反半透镜,所述会聚光线透射于所述半反半透镜,所述投影光线经所述半反半透镜反射,射向所述成像透镜。可选地,所述半反半透镜具有反射可见光的反射面,所述反射面和所述投影光线的入射方向成45°夹角。可选地,所述光源发射器件靠近所述成像透镜设置。可选地,所述光源发射器件设置于所述深度模组内部。可选地,所述光源发射器件设置于所述透明显示板背离所述成像透镜一侧。可选地,所述光源发射器件为红外激光发射器。可选地,所述抬头显示装置包括红外滤光部件,所述红外滤光部件设置于所述成像透镜至所述深度模组之间的光路中。可选地,所述红外滤光部件靠近所述深度模组的入光端设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车体和如上文所述的抬头显示装置,所述抬头显示装置设置于所述车体内部。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中,抬头显示装置外部的光线透过透明显示板,成像透镜会聚透射所述透明显示板的光线,光源发射器件发射光线经过外部环境物体反射后,一同经过成像透镜会聚为会聚光线,通过深度模组接收经过成像透镜的会聚光线,深度模组用于测量抬头显示装置与外部环境物体的距离,且会聚光线透射光路转换结构;投影模组用于发射投影光线,投影光线射向光路转换结构时,发生反射现象,投影光线射向成像透镜,通过成像透镜的成像显示作用,在透明显示板的表面投影成相应的画面,如此通过一个成像透镜实现距离测量和投影成像,减少抬头显示装置的整体体积大小,便于安装。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抬头显示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透明显示板41反射面110会聚光线50投影模组20成像透镜510投影光线30深度模组60光源发射器件40光路转换结构70红外滤光部件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另外,本技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抬头显示装置,包括:透明显示板10、成像透镜20、深度模组30、光路转换结构40、投影模组50和光源发射器件60。其中,抬头显示(HeadUpDisplay)装置,简称HUD装置,通常使用HUD装置不需要驾驶员低头查看仪器仪表,就可掌握重要的驾驶参数。成像透镜20设置于透明显示板10一侧,成像透镜20用于会聚透射透明显示板10的光线,其中透明显示板10可理解为显示屏或者车辆的前挡风玻璃,成像透镜20可设置在靠近驾驶员一侧;成像透镜20包括光线会聚部(图未示),通过光线会聚部将透射透明显示板10的光线会聚至深度模组30上。其中光线会聚部可为独立的镜片,也可为组合在一起的会聚镜片组件。深度模组30设于成像透镜20背离透明显示板10的一侧,并用以接收成像透镜20会聚形成的会聚光线110;深度模组30也称TOF(Timeofflight,飞行时间测距)模组,是一种接收反射的光信号,通过计算时间差计算和物体距离的元器件,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抬头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透明显示板;/n成像透镜,所述成像透镜设置于所述透明显示板一侧,所述成像透镜用于会聚透射所述透明显示板的光线;/n深度模组,所述深度模组设于所述成像透镜背离所述透明显示板的一侧,并用以接收所述成像透镜会聚形成的会聚光线;/n光路转换结构,所述光路转换结构设置于所述成像透镜至所述深度模组之间的所述会聚光线的传播光路中,所述会聚光线透射于所述光路转换结构;/n投影模组,所述投影模组朝向所述光路转换结构发射投影光线,所述投影光线经过所述光路转换结构射向所述成像透镜,且在所述透明显示板表面投影成像;以及/n光源发射器件,所述光源发射器件用于发射光线,经外部环境物体反射后,射向所述成像透镜并被所述深度模组接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抬头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透明显示板;
成像透镜,所述成像透镜设置于所述透明显示板一侧,所述成像透镜用于会聚透射所述透明显示板的光线;
深度模组,所述深度模组设于所述成像透镜背离所述透明显示板的一侧,并用以接收所述成像透镜会聚形成的会聚光线;
光路转换结构,所述光路转换结构设置于所述成像透镜至所述深度模组之间的所述会聚光线的传播光路中,所述会聚光线透射于所述光路转换结构;
投影模组,所述投影模组朝向所述光路转换结构发射投影光线,所述投影光线经过所述光路转换结构射向所述成像透镜,且在所述透明显示板表面投影成像;以及
光源发射器件,所述光源发射器件用于发射光线,经外部环境物体反射后,射向所述成像透镜并被所述深度模组接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抬头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路转换结构包括半反半透镜,所述会聚光线透射于所述半反半透镜,所述投影光线经所述半反半透镜反射,射向所述成像透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抬头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反半透镜具有反射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艳青丁卫涛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