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拟口服药物制剂体内溶出和吸收的微分溶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74799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5: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拟口服药物制剂体内溶出和吸收的微分溶出装置,包括溶出容器、输液装置和采样装置,输液装置包括介质储存器、进液泵和进液管路;进液管路的两端分别与介质储存器和溶出容器的进液口连通,以将介质储存器内的溶媒介质泵入溶出容器中;采样装置用于采集溶出样品;溶出容器内位于药物与出液口之间沿着溶媒介质流动方向设有至少两层过滤片,各层过滤片的孔径沿着溶媒介质流动方向逐渐变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因各层过滤片的滤孔沿着溶媒流动方向逐渐减小,对溶解有药物的溶媒起到逐级过滤的作用,不仅可以解决采样管路易堵塞的问题,而且收集的样本可在线检测,无需再作其他过滤处理。

A differential dissolution device simulating the dissolution and absorption of oral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s in viv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拟口服药物制剂体内溶出和吸收的微分溶出装置
本技术属于药品溶出度试验
,尤其涉及一种模拟口服药物制剂体内溶出和吸收的微分溶出装置。
技术介绍
口服固体制剂的体外溶出度研究不仅在其研发和终产品的质量控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是建立体内外相关性(IVIVC)的基础。结合药物的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对于固体口服制剂而言,影响其吸收入血的主要限制因素为固体制剂的体内释放、药物的溶解度和在胃肠道的跨膜吸收速率等。其中,BCSⅡ类药物的体内溶出速率慢于跨膜吸收速率,导致体内吸收受限于药物的体内溶出过程,将药物制剂的体外溶出速率调整与体内溶出速率一致,即可建立IVIVC。但是,BCSⅢ类药物的溶出速率快于跨膜吸收速率,属于跨膜吸收限速类药物,在体外模拟跨膜难度较大的情况下,一般很难建立合适的IVIVC体外溶出方法。专利201721212406.1虽然公开了一种模拟口服药物制剂体内溶出和吸收的微分溶出装置,其药物溶出池容积约为10mL,对于难溶性药物来说,药物容易在底部堆积,并粘附于流通池的侧壁,仅靠输液管路的介质冲刷作用无法对堆积的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拟口服药物制剂体内溶出和吸收的微分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用于药物溶出的溶出容器;/n输液装置,包括介质储存器、进液泵和进液管路;/n所述进液管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介质储存器和溶出容器的进液口连通,所述进液泵设置于所述进液管路上,以将介质储存器内的溶媒介质泵入所述溶出容器中;/n采样装置,通过出液管路与所述溶出容器的出液口连通,用于采集溶出样品;/n所述溶出容器内位于所述药物与所述出液口之间沿着溶媒介质流动方向设有至少两层过滤片,各层过滤片的孔径沿着溶媒介质流动方向逐渐变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拟口服药物制剂体内溶出和吸收的微分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药物溶出的溶出容器;
输液装置,包括介质储存器、进液泵和进液管路;
所述进液管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介质储存器和溶出容器的进液口连通,所述进液泵设置于所述进液管路上,以将介质储存器内的溶媒介质泵入所述溶出容器中;
采样装置,通过出液管路与所述溶出容器的出液口连通,用于采集溶出样品;
所述溶出容器内位于所述药物与所述出液口之间沿着溶媒介质流动方向设有至少两层过滤片,各层过滤片的孔径沿着溶媒介质流动方向逐渐变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分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储存器为多个,所述进液管路通过介质选择器分出多条分别与各所述介质储存器对应连通的进液支路,在各进液支路上均设有进液控制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分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装置包括集样三通阀、集样器和废液收集瓶,所述集样三通阀的一端与所述出液管路连通,另外两端分别与所述集样器和废液收集瓶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分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样器与所述集样三通阀之间的管路上设有集样控制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分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浴槽,所述介质储存器置于所述水浴槽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泽能江姗张国庆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慧泽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