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材毛刺打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7401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5: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板材毛刺打磨装置,具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四角设置有导柱,所述底板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为三位气缸,且两个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上固定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四角与导柱可上下滑动连接,所述升降板中部设置有打磨孔,所述打磨孔的前后两侧设置有板材限位板,打磨孔的右侧设置有凹形挡板,所述板材限位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所述底板的后侧设置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上设置有两个打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可上下升降的升降板和磨刷的配合使用,能够自动对加工完的板材进行去毛刺处理,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A burr grinding device for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板材毛刺打磨装置
本技术涉及去毛刺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板材毛刺打磨装置。
技术介绍
去毛刺,就是去除在零件面与面相交处所形成的刺状物或飞边。毛刺的危害性尤为明显,逐渐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并开始对毛刺的生成机理及去除方法进行研究。现有的矩形板材,在机床上对其中部钻孔后,会在两面产生毛刺,而现有的技术仍采用人工手持进行去毛刺,这样的处理方式工人劳动强度较大,生产效率交底,而且产品质量层次不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板材去毛刺打磨装置,能够自动对加工完的板材进行去毛刺处理,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板材毛刺打磨装置,具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四角设置有导柱,所述底板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为三位气缸,且两个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上固定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四角与导柱可上下滑动连接,所述升降板中部设置有打磨孔,所述打磨孔的前后两侧设置有板材限位板,打磨孔的右侧设置有凹形挡板,所述板材限位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上固定连接有L形推板,第三气缸的活塞杆上固定连接有卸料推块,所述底板的后侧设置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上设置有两个打磨机构,两个打磨机构分别设置于升降板的上方和下方,且升降板与安装柱可上下滑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板材限位板的靠近第二气缸的一端为弧形端,且弧形端处开有让位槽,板材限位板的中部设置有竖向限位块;所述卸料推块设置于凹形挡板的缺口处。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打磨机构相对设置,打磨机构包括横板、电机和磨刷,所述横板与安装柱螺纹连接,所述电机与横板螺纹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横板与磨刷固定连接,且所述磨刷与打磨孔同轴设置。进一步的,所述导柱、第一气缸和安装柱均与底板螺纹连接,所述板材限位板、凹形挡板、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与升降板螺纹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可上下升降的升降板和磨刷的配合使用,能够自动对加工完的板材进行去毛刺处理,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板材毛刺打磨装置的第一视角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板材毛刺打磨装置的第二视角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板材毛刺打磨装置的第三视角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板材毛刺打磨装置的矩形板材加工位示意图。图中:1.底板;2.导柱;3.第一气缸;4.升降板;401.打磨孔;5.板材限位板;501.让位槽;502.竖向限位块;6.凹形挡板;7.第二气缸;701.L形推板;8.第三气缸;801.卸料推块;901.横板;902.电机;903.磨刷;10.安装柱;11.矩形板材。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考图1-图4所示的一种板材毛刺打磨装置,具有底板1,所述底板1的四角设置有导柱2,所述底板1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气缸3,所述第一气缸3为三位气缸,且两个所述第一气缸3的活塞杆上固定连接有升降板4,所述升降板4的四角与导柱2可上下滑动连接,所述升降板4中部设置有打磨孔401,所述打磨孔401的前后两侧设置有板材限位板5,打磨孔401的右侧设置有凹形挡板6,所述板材限位板5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气缸7和第三气缸8,所述第二气缸7的活塞杆上固定连接有L形推板701,第三气缸8的活塞杆上固定连接有卸料推块801,所述底板1的后侧设置有安装柱10,所述安装柱10上设置有两个打磨机构,两个打磨机构分别设置于升降板4的上方和下方,且升降板4与安装柱10可上下滑动连接。所述板材限位板5的靠近第二气缸7的一端为弧形端,且弧形端处开有让位槽501,板材限位板5的中部设置有竖向限位块502;所述卸料推块801设置于凹形挡板6的缺口处。两个所述打磨机构相对设置,打磨机构包括横板901、电机902和磨刷903,所述横板901与安装柱10螺纹连接,所述电机902与横板901螺纹连接,所述电机902的输出轴穿过横板901与磨刷903固定连接,且所述磨刷903与打磨孔401同轴设置。所述导柱2、第一气缸3和安装柱10均与底板1螺纹连接,所述板材限位板5、凹形挡板6、第二气缸7和第三气缸8与升降板4螺纹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本装置在使用时,首先第一气缸3的活塞杆伸出至中位,从L形推板701处上料,将矩形板材11放置在两个板材限位板5之间,之后第二气缸7的活塞杆完全伸出,将矩形板材11推送至凹形挡板6进行夹紧,此时竖向限位块502也将矩形板材11进行竖向限位,再之后电机902启动,带动磨刷903转动,第一气缸3的活塞杆完全伸出,此时位于升降板4上方的磨刷903将对矩形板材11的上端面进行打磨,再之后第一气缸3的活塞杆完全收回,此时位于升降板4下方的磨刷903将穿过打磨孔401对矩形板材进行打磨,打磨完成后,电机902停止转动,第二气缸7的活塞杆完全收回,第三气缸8的活塞杆完全伸出,卸料推块801将打磨好的矩形板材11推送至上料处,最后从让位槽501取下矩形板材11即可。上述实施例用于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将本技术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理解为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板材毛刺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底板(1),所述底板(1)的四角设置有导柱(2),所述底板(1)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气缸(3),所述第一气缸(3)为三位气缸,且两个所述第一气缸(3)的活塞杆上固定连接有升降板(4),所述升降板(4)的四角与导柱(2)可上下滑动连接,所述升降板(4)中部设置有打磨孔(401),所述打磨孔(401)的前后两侧设置有板材限位板(5),打磨孔(401)的右侧设置有凹形挡板(6),所述板材限位板(5)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气缸(7)和第三气缸(8),所述第二气缸(7)的活塞杆上固定连接有L形推板(701),第三气缸(8)的活塞杆上固定连接有卸料推块(801),所述底板(1)的后侧设置有安装柱(10),所述安装柱(10)上设置有两个打磨机构,两个打磨机构分别设置于升降板(4)的上方和下方,且升降板(4)与安装柱(10)可上下滑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材毛刺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底板(1),所述底板(1)的四角设置有导柱(2),所述底板(1)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气缸(3),所述第一气缸(3)为三位气缸,且两个所述第一气缸(3)的活塞杆上固定连接有升降板(4),所述升降板(4)的四角与导柱(2)可上下滑动连接,所述升降板(4)中部设置有打磨孔(401),所述打磨孔(401)的前后两侧设置有板材限位板(5),打磨孔(401)的右侧设置有凹形挡板(6),所述板材限位板(5)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气缸(7)和第三气缸(8),所述第二气缸(7)的活塞杆上固定连接有L形推板(701),第三气缸(8)的活塞杆上固定连接有卸料推块(801),所述底板(1)的后侧设置有安装柱(10),所述安装柱(10)上设置有两个打磨机构,两个打磨机构分别设置于升降板(4)的上方和下方,且升降板(4)与安装柱(10)可上下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俞新陶宇婕费宇轩潘洪程申新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度德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