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专利公开了一种带红外目标的航空训练弹,包括旋翼击针、弹体、烟光管、尾翼、红外目标源和保险机构。旋翼击针安装在航训弹的最前端,通过销轴与弹体联结;烟光管放置在弹体内部;尾翼焊接在弹体尾部锥面;红外目标源通过销轴固定在弹体尾部;保险机构的一端插入旋翼击针内部,一端插入红外目标源内部,一端留有与载机固连的安装接口;航训弹外表面涂覆红外涂层。该专利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加装红外目标源,可以满足用户全天时、尤其是复杂环境条件下的实战化训练要求;采用全钢制设计,制造精度高,具有稳定的流线形低阻气动外形;工艺成熟,成本低,适合大批量生产。
Air training bomb with infrared targ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红外目标的航空训练弹
本专利涉及一种航空训练弹,尤其是涉及一种带红外目标的航空训练弹。
技术介绍
对地(海)突击是航空兵部队的核心军事能力,而对地(海)突击训练,是航空兵日常训练的重要内容和生成战斗力的主要途径。在当前全军广泛开展实战化训练的形势背景下,以海上方向、复杂环境、极限条件和夜战夜训为重点的对地(海)突击训练,是航空兵实战化训练的首要任务。航空兵对地(海)突击训练,主要是通过在不同条件下投掷航训弹并精确获取每颗弹的弹着信息,用以评估打击效果、评判作战能力,提出改进措施、加强作战建设。当前航空兵部队使用的航训弹,装备部队早,使用时间长,存在设计理念落后、训练质效不高等问题,无法满足实战化训练要求,因此必要采用全新技术体制研发新型航训弹,针对性地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分析,本专利提出了一种带红外目标的航空训练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带红外目标的航空训练弹,包括旋翼击针、弹体、烟光管、尾翼、红外目标源和保险机构。其特征在于:旋翼击针安装在航训弹的最前端,通过销轴与弹体联结;弹体为航训弹的主体,头部为圆弧状,尾部为锥状;烟光管放置在弹体内部;尾翼焊接在弹体尾部锥面;红外目标源通过销轴固定在弹体尾部;保险机构一端插入旋翼击针内部,一端插入红外源内部,一端留有与载机固连的安装接口;航训弹外表面涂覆红外涂层。进一步,所述的旋翼击针包括风轮、击针座、击针盖、螺栓和螺母。所述的风轮与击针座螺纹连接,风轮旋转时,击针座产生直线运动;所述的击针盖与旋翼击针座通过螺纹连接并点焊防松;所述的螺栓贯穿风轮中心,螺栓头部与风轮点焊固连;所述的螺母拧紧在螺栓尾部并点焊防松。进一步,所述的弹体包括弹头、弹身、尾锥、弹耳、中心管和混凝土。所述的弹头为圆弧状,焊接在弹身的一端;所述的尾锥为锥状,焊接在弹身的另一端;所述的弹耳直接焊接在弹身;所述的中心管贯穿弹体内部,一端与弹头焊接固连,一端与尾锥焊接固连;所述的混凝土灌注在弹身与中心管围成的型腔内。进一步,所述的烟光管为一种管状的发烟装置。进一步,所述的尾翼包括翼片和尾翼圈。所述的翼片数量为四片,绕尾翼圈中心轴对称分布;所述的翼片与尾翼圈采用焊接的连接方式。进一步,所述的红外目标源为化学反应式红外源,包括切割部件、化学反应部件、红外辐射部件。进一步,所述的保险机构包括第一保险钢条、第二保险钢条、第三保险钢条和保险钢环。所述的第一保险钢条一侧插入旋翼击针内部,一侧与保险钢环相连;所述的第二保险钢条一侧插入红外源内部,一侧与保险钢环相连;所述的第三保险钢条一侧与保险钢环相连,一侧留有与载机固连的安装接口。进一步,所述的一种带红外目标的航空训练弹,其工作方法为:载机投弹后,航训弹脱离载机自由下落,保险机构的第一保险钢条和第二保险钢条分别从旋翼击针和红外目标源内部抽离。一方面,由于保险钢条的抽离,红外目标源内部切割组件割破化学反应组件的囊体,化学反应被触发,迅速向外释放出大量的热量,供地面系统捕获跟踪;一方面,风轮开始旋转,击针盖(与击针座一起)沿轴向往后运动,直至抵住弹体内的烟光管,航训弹着地后,落地的冲击使得击针击穿烟光管,产生灰色烟雾,辅助地面系统判断航训弹落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的有益效果是:(1)带红外目标的航空训练弹通过加装红外目标源,可以满足用户实战化训练要求,尤其是海上方向、复杂环境和夜战夜训等;(2)航训弹采用全钢制设计,制造精度高,具有稳定的流线形低阻气动外形,飞行时弹道稳定;(3)航训弹工艺成熟,成本低,适合大批量生产。附图说明图1为带红外目标的航空训练弹结构示意图;图中编号:1为旋翼击针,2为弹体,3为烟光管,4为尾翼,5为红外目标源,6为保险机构。图2为带红外目标的航空训练弹等轴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考图1和图2,本专利提供的一种带红外目标的航空训练弹,包括旋翼击针1、弹体2、烟光管3、尾翼4、红外源5和保险机构6等。旋翼击针1安装在航训弹的最前端,通过销轴与弹体联结;弹体2为航训弹的主体;烟光管3放置在弹体内部;尾翼4焊接在弹体尾部锥面;红外目标源5固定在弹体尾部;保险机构6一端插入旋翼击针内部,一端插入红外源内部,一端留有与载机固连的安装接口。旋翼击针1包括风轮、击针座、击针盖、螺栓和螺母。风轮与击针座螺纹连接,风轮迎风旋转时,击针座产生直线运动;击针盖与击针座通过螺纹连接并点焊防松;螺栓贯穿风轮中心,螺栓头部与风轮点焊固连;螺母拧紧在螺栓尾部并点焊防松。螺栓和螺母的组合使用起定心和限位的作用。弹体2包括弹头、弹身、尾锥、弹耳、中心管和混凝土。弹头为组合件,包括弹头环部和弹头柱部,弹头环部由板材拉伸然后中心冲孔而成,弹头柱部由棒材车削加工而成;弹头为圆弧状,焊接在弹身的一端。弹身由板材卷曲然后接缝焊接而成,成型后进一步辊圆以保证弹身圆度。尾锥为锥状,由板材二次拉伸然后中心冲孔而成,焊接在弹身的另一端。弹耳由圆钢拉拔然后弯制而成,直接焊接在弹身,定位准确并能够有效保证航训弹气动外形。中心管采用制式管材,贯穿弹体内部,一端与弹头焊接固连,一端与尾锥焊接固连;所述的混凝土灌注在弹身与中心管围成的型腔内,混凝土的重量需精确计算。烟光管3为一种管状的发烟装置。旋翼击针击穿时释放出大量的灰色的烟雾。尾翼4包括翼片和尾翼圈。翼片为冲压件,外侧翻边、同时在翼片中心压制褶边以增加翼片刚度;翼片数量为四片,绕尾翼圈中心轴对称分布。尾翼圈由钢板辊制而成,接缝处焊接。翼片与尾翼圈采用焊接的连接方式。红外目标源5包括切割部件、化学反应部件、红外辐射部件。切割组件与保险机构的第二保险钢条相连。化学反应装置包括纳米材料A和纳米材料B,分别装在各自囊体中。红外辐射部件用于辐射热量。保险机构6包括第一保险钢条、第二保险钢条、第三保险钢条和保险钢环。第一保险钢条一侧插入旋翼击针内部,一侧与保险钢环相连;第二保险钢条一侧插入红外源内部与切割部件相连,一侧与保险钢环相连;第三保险钢条一侧与载机固连,一侧与保险钢环相连。航训弹脱离载机后,保险机构仍挂在载机上。带红外目标的航空训练弹总重50kg,全弹长(不含旋翼击针)968mm,尤其是具有与重量、尺寸严格匹配的流线型气动外形。航训弹整体弹身涂覆高发射率红外涂层,以提高整弹的发射率。本专利提供的一种带红外目标的航空训练弹,其工作方法为:载机投弹后,航训弹脱离载机自由下落,保险机构的第一保险钢条和第二保险钢条同时从旋翼击针和红外源内部抽离。一方面,第二保险钢条带动切割组件割破红外目标源内部化学反应部件的囊体,纳米材料A和纳米材料B混合发生化学反应,迅速向外释放出大量的热量,供地面系统捕获跟踪;一方面,风轮开始旋转,击针沿轴向往后运动,直至抵住弹体内的烟光管,航训弹着地后,落地的冲击使得击针击穿烟光管,产生灰色烟雾,辅助地面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红外目标的航空训练弹,包括旋翼击针(1)、弹体(2)、烟光管(3)、尾翼(4)、红外目标源(5)和保险机构(6),其特征在于:/n所述的旋翼击针(1)安装在航训弹的最前端,通过销轴与弹体(2)联结;所述的烟光管(3)放置在弹体内部;所述的尾翼(4)焊接在弹体尾部锥面;所述的红外目标源(5)通过销轴固定在弹体尾部;所述的保险机构(6)一端插入旋翼击针内部,一端插入红外目标源内部,一端留有与载机固连的安装接口;所述的航训弹外表面涂覆红外涂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红外目标的航空训练弹,包括旋翼击针(1)、弹体(2)、烟光管(3)、尾翼(4)、红外目标源(5)和保险机构(6),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旋翼击针(1)安装在航训弹的最前端,通过销轴与弹体(2)联结;所述的烟光管(3)放置在弹体内部;所述的尾翼(4)焊接在弹体尾部锥面;所述的红外目标源(5)通过销轴固定在弹体尾部;所述的保险机构(6)一端插入旋翼击针内部,一端插入红外目标源内部,一端留有与载机固连的安装接口;所述的航训弹外表面涂覆红外涂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红外目标的航空训练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翼击针(1)包括风轮、击针座、击针盖、螺栓和螺母;所述的风轮与击针座螺纹连接,风轮旋转时,击针座产生直线运动;所述的击针盖与击针座通过螺纹连接并点焊防松;所述的螺栓贯穿风轮中心,螺栓头部与风轮点焊固连;所述的螺母拧紧在螺栓尾部并点焊防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红外目标的航空训练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体(2)包括弹头、弹身、尾锥、弹耳、中心管和混凝土;所述的弹头为圆弧状,焊接在弹身的一端;所述的尾锥为锥状,焊接在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姜卿,李范鸣,刘士建,卫红,郭鹏,李伟福,秦国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