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材料的锻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70123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4: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锻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属材料的锻压装置,包括底座垫块、电磁铁、限位块、传动杆、伺服电机、防护箱、机床、支撑架、滑杆、滑套、连接板、液压缸、锻压头和万向脚轮,底座垫块顶部的中间位置开设有放置槽,底座垫块上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位于放置槽内壁底部的中间位置,且放置槽与安装槽为连通状态,电磁铁位于安装槽的内部,底座垫块上开设有轨道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达到了使坯料在锻压过程中能够自动实时旋动的目的,避免了人工手动操作的传统方式,整个过程能够自动化完成,从而降低了劳动强度,规避了许多操作过程中的危险性,整个过程不仅提高了加工效率,而且还能够快速进行,保证了坯料的加工质量。

A forging device for metal materia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材料的锻压装置
本技术涉及锻压
,尤其涉及一种金属材料的锻压装置。
技术介绍
锻压是锻造和冲压的合称,是利用锻压机械的锤头、砧块、冲头或通过模具对坯料施加压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制件的成形加工方法。在锻造加工中,坯料整体发生明显的塑性变形,有较大量的塑性流动;在冲压加工中,坯料主要通过改变各部位面积的空间位置而成形,其内部不出现较大距离的塑性流动。锻压主要用于加工金属制件,也可用于加工某些非金属,如工程塑料、橡胶、陶瓷坯、砖坯以及复合材料的成形等。在金属材料的加工处理工艺中,锻压是对于金属坯料的重要工序之一,因此在对金属材料的锻压过程中,需要反复对金属材料进行锻压,而在锻压的过程中,锻压头每次对坯料的锤击,都需要对坯料进行旋动进行改变受力状况,目前该中操作都是依靠人工使用卡钳进行旋动坯料,因此不仅需要人员时刻保持注意力,而且还需要较快的反应能力,因此对于人工的体力消耗较大,劳动强度较高,同时在旋动坯料的过程中,同样具有较高的危险性,对于加工效率而言也存在着低效率的状况。<br>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材料的锻压装置,包括底座垫块(1)、电磁铁(4)、限位块(5)、传动杆(7)、伺服电机(8)、防护箱(9)、机床(10)、支撑架(12)、滑杆(13)、滑套(14)、连接板(15)、液压缸(16)、锻压头(17)和万向脚轮(18),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垫块(1)顶部的中间位置开设有放置槽(2),所述底座垫块(1)上开设有安装槽(3),所述安装槽(3)位于放置槽(2)内壁底部的中间位置,且放置槽(2)与安装槽(3)为连通状态,所述电磁铁(4)位于安装槽(3)的内部,所述底座垫块(1)上开设有轨道槽(6),所述轨道槽(6)位于安装槽(3)内侧壁的中间位置,所述电磁铁(4)外侧壁的中间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材料的锻压装置,包括底座垫块(1)、电磁铁(4)、限位块(5)、传动杆(7)、伺服电机(8)、防护箱(9)、机床(10)、支撑架(12)、滑杆(13)、滑套(14)、连接板(15)、液压缸(16)、锻压头(17)和万向脚轮(18),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垫块(1)顶部的中间位置开设有放置槽(2),所述底座垫块(1)上开设有安装槽(3),所述安装槽(3)位于放置槽(2)内壁底部的中间位置,且放置槽(2)与安装槽(3)为连通状态,所述电磁铁(4)位于安装槽(3)的内部,所述底座垫块(1)上开设有轨道槽(6),所述轨道槽(6)位于安装槽(3)内侧壁的中间位置,所述电磁铁(4)外侧壁的中间位置与限位块(5)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5)的外侧壁与轨道槽(6)滑动连接,所述电磁铁(4)底部的中间位置与传动杆(7)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7)的底部延伸至底座垫块(1)底部的下方,所述传动杆(7)的底部与伺服电机(8)的输出端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材料的锻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垫块(1)位于机床(10)顶部的中间位置,所述机床(10)的一侧与防护箱(9)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8)的底部与防护箱(9)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长江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盛悦金属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