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花叶病毒浸染性克隆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4669618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4: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大豆花叶病毒浸染性克隆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涉及生物技术领域。该大豆花叶病毒浸染性克隆中,大豆花叶病毒的p3基因区域内含有宿主的内含子片段,能够在大肠杆菌中增殖,浸染宿主后能使宿主产生SMV典型症状。

The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soja mosaic viru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豆花叶病毒浸染性克隆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
,尤其是涉及一种大豆花叶病毒浸染性克隆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大豆花叶病是大豆的主要病害之一,由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mosaicvirus,SMV)侵染引起。SMV是由Clinton于1915年在豆科(Leguminosae)大豆(Glycinemax(L.),Merr.)中发现的,并于1921年由Gardner和Kendrick命名,在病毒分类学上属马铃薯Y病毒科(Potyviridae)马铃薯Y病毒属(Potyvirus)。SMV粒体为线杆状,柔韧并常有弯曲,长约630~750nm,宽约13~19nm。病毒粒子由蛋白质与RNA组成。其中,蛋白质占94.7%,RNA只占5.3%,其分子量分别为2.60×104~2.65×104Da与2.9×106~3.2×106Da。SMV基因组有1个大的开放阅读框,编码1个多聚蛋白,在自身蛋白酶的作用下切割成P1、HC-Pro、P3、6K1、CI、6K2、Nia、Nib、CP等成熟蛋白。植物病毒侵染性克隆是植物病毒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豆花叶病毒浸染性克隆,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豆花叶病毒浸染性克隆中,大豆花叶病毒的p3基因区域内含有宿主的内含子片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豆花叶病毒浸染性克隆,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豆花叶病毒浸染性克隆中,大豆花叶病毒的p3基因区域内含有宿主的内含子片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豆花叶病毒浸染性克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含子片段位于大豆花叶病毒的p3基因5’端,且与内含子片段相邻的碱基与宿主中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豆花叶病毒浸染性克隆,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豆花叶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如SEQIDNO.53所示,所述内含子片段位于SEQIDNO.53所示序列的2247位和2248位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大豆花叶病毒浸染性克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含子片段包括大豆lipoxygenase-3基因的内含子片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豆花叶病毒浸染性克隆,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豆lipoxygenase-3基因的内含子片段包括lip3-intron1、lip3-intron2或lip3-intron3;
所述lip3-intron1的序列如SEQIDNO.54所示;
所述lip3-intron2的序列如SEQIDNO.55所示;
所述lip3-intron3的序列如SEQIDNO.56所示;
优选地,所述大豆lipoxygenase-3基因的内含子片段包括lip3-intron1。


6.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大豆花叶病毒浸染性克隆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大豆花叶病毒的p3基因区域内插入宿主的内含子片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使用引物对SMV1-26s/SMV2447a、引物对SMV2448s/SMV6085a和引物对SMV6071s/SMV9589a扩增大豆花叶病毒cDNA,得到大豆花叶病毒片段;
所述引物对SMV1-26s/SMV2447a序列如SEQIDNO.13和SEQIDNO.14所示;
所述引物对SMV2448s/SMV6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志李小宇张淋淋李启云董英山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