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龙岩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模板校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6885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4: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模板校平装置,包括有外箱体、压平单元和传动单元;所述外箱体的右侧穿插有进料管,所述外箱体的左侧穿插有出料管,所述外箱体的内部后侧固定连接有压平底板;所述压平单元包括有电动推杆、支撑板、传动推杆和压平动板,所述支撑板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外箱体的上侧,所述支撑板的前端下侧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推杆,所述传动推杆活动穿插在外箱体的上侧,所述传动推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压平动板,且压平动板位于外箱体内。本建筑模板校平装置,首先可校平多种尺寸的模板,且可将短模板推进与推出,操作方便,还可对装置整体进行移动,方便搬运。

A leveling device for building formwor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模板校平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设备
,具体为一种建筑模板校平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模板是建筑施工企业常用的周转材料之一,包括有钢模板和木质模板等,常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及一般构筑物的现浇混凝土工程和预制混凝土构件的施工,由于施工或拆卸方法等原因,很容易造成模板弯曲,对再次使用产生影响,模板使用完毕后需进行维修,采取的方式是外包维修,其缺点在于:成本较高,维修时间较长,不能满足项目施工钢模板周转需求,为满足施工对模板的需求,安排人工进行模板现场维修,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发现,用传统的方法,即人工锤、压等维修进度较慢,平整度不能保证,所以使用该方法不能满足模板维修的要求,在对比申请号为201920078150.2所提供的设计来看,该设计利用压板对钢模板进行校平,但是只能进出长度较长的钢模板,当校平短距离钢模板时,无法使模板推出,且该设备无法进行移动,搬运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建筑模板校平装置,首先可校平多种尺寸的模板,且可将短模板推进与推出,操作方便,还可对装置整体进行移动,方便搬运,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模板校平装置,包括有外箱体、压平单元和传动单元;外箱体:所述外箱体的右侧穿插有进料管,所述外箱体的左侧穿插有出料管,所述外箱体的内部后侧固定连接有压平底板;压平单元:所述压平单元包括有电动推杆、支撑板、传动推杆和压平动板,所述支撑板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外箱体的上侧,所述支撑板的前端下侧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推杆,所述传动推杆活动穿插在外箱体的上侧,所述传动推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压平动板,且压平动板位于外箱体内,所述压平动板位于压平底板的正上方,通过电动推杆推动传动推杆下移,传动推杆带动压平动板下移,压平动板和压平底板将模板进行校平;传动单元:所述传动单元包括有支撑杆、第一齿轮、电动机、传动螺杆、传送滚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电动机固定连接在外箱体的内部底侧,所述电动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支撑杆有两个且均固定连接在外箱体的内部底侧,所述传动螺杆转动连接在支撑杆内,所述传动螺杆与第一齿轮齿间啮合,所述传送滚轮有两个且后端均转动连接在外箱体的内部后侧,所述传送滚轮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两个第二齿轮分别于传动螺杆的左右端齿间啮合,通过传动单元可将模板运输到压平底板上,方便模板的进出,省时省力;其中:还包括有控制开关组,所述控制开关组固定连接在支撑板的前端,所述控制开关组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的输出端,所述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电连接电动机和电动推杆的输入端。进一步的,还包括有插块,所述插块上下活动穿插在外箱体的上侧,所述插块位于左边的传送滚轮的上方,通过插块可抵住模板,避免模板未被校平时就被送出外箱体。进一步的,还包括有随转块、顶出抵杆、转柱和弹簧,所述转柱有两个且分别转动连接在外箱体的前后侧,所述转柱的侧面固定连接在弹簧的一端,两个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随转块的前后端,所述随转块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顶出抵杆,所述随转块抵触在进料管的右端,通过顶出抵杆可将长度较短的模板推出外箱体。进一步的,还包括有移动单元,所述移动单元包括有支撑轮、轮座、调距螺杆和转盘,所述调距螺杆有四个且分别螺纹连接在外箱体的底侧四角,所述调距螺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调距螺杆的下端转动连接在轮座的上侧,所述轮座的底侧内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支撑轮,通过移动单元可将校平装置移动到指定位置,且可避免压平动板下移时产生振动而损坏支撑轮。进一步的,还包括有触地块,所述触地块的上侧固定连接在外箱体的底侧,可利用触地块来代替支撑轮支撑校平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建筑模板校平装置,具有以下好处:1、通过电动推杆推动传动推杆下移,传动推杆带动压平动板下移,压平动板和压平底板将模板进行校平,通过传动单元可将模板运输到压平底板上,方便模板的进出,省时省力。2、通过插块可抵住模板,避免模板未被校平时就被送出外箱体,通过顶出抵杆可将长度较短的模板推出外箱体,通过移动单元可将校平装置移动到指定位置,且可避免压平动板下移时产生振动而损坏支撑轮,可利用触地块来代替支撑轮支撑校平装置。3、本建筑模板校平装置,首先可校平多种尺寸的模板,且可将短模板推进与推出,操作方便,还可对装置整体进行移动,方便搬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背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插块、2控制开关组、3压平单元、31电动推杆、32支撑板、33传动推杆、34压平动板、4随转块、5顶出抵杆、6进料管、7传动单元、71支撑杆、72第一齿轮、73电动机、74传动螺杆、75传送滚轮、76第二齿轮、8触地块、9移动单元、91支撑轮、92轮座、93调距螺杆、94转盘、10出料管、11外箱体、12压平底板、13转柱、14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模板校平装置,包括有外箱体11、压平单元3和传动单元7;外箱体11:外箱体11的右侧穿插有进料管6,外箱体11的左侧穿插有出料管10,外箱体11的内部后侧固定连接有压平底板12,还包括有插块1,插块1上下活动穿插在外箱体11的上侧,插块1位于左边的传送滚轮75的上方,通过插块1可抵住模板,避免模板未被校平时就被送出外箱体11,还包括有随转块4、顶出抵杆5、转柱13和弹簧14,转柱13有两个且分别转动连接在外箱体11的前后侧,转柱13的侧面固定连接在弹簧14的一端,两个弹簧1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随转块4的前后端,随转块4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顶出抵杆5,随转块4抵触在进料管6的右端,通过顶出抵杆5可将长度较短的模板推出外箱体11,还包括有移动单元9,移动单元9包括有支撑轮91、轮座92、调距螺杆93和转盘94,调距螺杆93有四个且分别螺纹连接在外箱体11的底侧四角,调距螺杆9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转盘94,调距螺杆93的下端转动连接在轮座92的上侧,轮座92的底侧内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支撑轮91,通过移动单元9可将校平装置移动到指定位置,且可避免压平动板34下移时产生振动而损坏支撑轮91,还包括有触地块8,触地块8的上侧固定连接在外箱体11的底侧,可利用触地块8来代替支撑轮91支撑校平装置;压平单元3:压平单元3包括有电动推杆31、支撑板32、传动推杆33和压平动板34,支撑板32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外箱体11的上侧,支撑板32的前端下侧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31,电动推杆3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推杆33,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模板校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外箱体(11)、压平单元(3)和传动单元(7);/n外箱体(11):所述外箱体(11)的右侧穿插有进料管(6),所述外箱体(11)的左侧穿插有出料管(10),所述外箱体(11)的内部后侧固定连接有压平底板(12);/n压平单元(3):所述压平单元(3)包括有电动推杆(31)、支撑板(32)、传动推杆(33)和压平动板(34),所述支撑板(32)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外箱体(11)的上侧,所述支撑板(32)的前端下侧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31),所述电动推杆(3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推杆(33),所述传动推杆(33)活动穿插在外箱体(11)的上侧,所述传动推杆(3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压平动板(34),且压平动板(34)位于外箱体(11)内,所述压平动板(34)位于压平底板(12)的正上方;/n传动单元(7):所述传动单元(7)包括有支撑杆(71)、第一齿轮(72)、电动机(73)、传动螺杆(74)、传送滚轮(75)和第二齿轮(76),所述电动机(73)固定连接在外箱体(11)的内部底侧,所述电动机(7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72),所述支撑杆(71)有两个且均固定连接在外箱体(11)的内部底侧,所述传动螺杆(74)转动连接在支撑杆(71)内,所述传动螺杆(74)与第一齿轮(72)齿间啮合,所述传送滚轮(75)有两个且后端均转动连接在外箱体(11)的内部后侧,所述传送滚轮(75)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76),两个第二齿轮(76)分别于传动螺杆(74)的左右端齿间啮合;/n其中:还包括有控制开关组(2),所述控制开关组(2)固定连接在支撑板(32)的前端,所述控制开关组(2)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的输出端,所述控制开关组(2)的输出端电连接电动机(73)和电动推杆(31)的输入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模板校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外箱体(11)、压平单元(3)和传动单元(7);
外箱体(11):所述外箱体(11)的右侧穿插有进料管(6),所述外箱体(11)的左侧穿插有出料管(10),所述外箱体(11)的内部后侧固定连接有压平底板(12);
压平单元(3):所述压平单元(3)包括有电动推杆(31)、支撑板(32)、传动推杆(33)和压平动板(34),所述支撑板(32)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外箱体(11)的上侧,所述支撑板(32)的前端下侧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31),所述电动推杆(3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推杆(33),所述传动推杆(33)活动穿插在外箱体(11)的上侧,所述传动推杆(3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压平动板(34),且压平动板(34)位于外箱体(11)内,所述压平动板(34)位于压平底板(12)的正上方;
传动单元(7):所述传动单元(7)包括有支撑杆(71)、第一齿轮(72)、电动机(73)、传动螺杆(74)、传送滚轮(75)和第二齿轮(76),所述电动机(73)固定连接在外箱体(11)的内部底侧,所述电动机(7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72),所述支撑杆(71)有两个且均固定连接在外箱体(11)的内部底侧,所述传动螺杆(74)转动连接在支撑杆(71)内,所述传动螺杆(74)与第一齿轮(72)齿间啮合,所述传送滚轮(75)有两个且后端均转动连接在外箱体(11)的内部后侧,所述传送滚轮(75)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76),两个第二齿轮(76)分别于传动螺杆(74)的左右端齿间啮合;
其中:还包括有控制开关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涛
申请(专利权)人:龙岩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