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气凝胶保温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水性涂料技术领域,解决了因涂膜在外界环境产生较大温差变化较为剧烈时,其内部容易产生微裂缝,而导致涂膜整体产生较大裂纹,且保温性能大大降低的问题。一种建筑气凝胶保温涂料,其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助剂3‑5%,乳液35‑40%,钛白粉20‑25%,剩余的为填料;其中填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硫酸钡80‑90份;滑石粉160‑280份;高岭土115‑125份;重钙325目140‑160份;重钙800目420‑460份;重钙1250目300‑31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建筑气凝胶保温涂料能够适应环境中较为剧烈的温差变化,并能够发挥出良好稳定的保温效果。
Building aerogel thermal insulation coating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气凝胶保温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性涂料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建筑气凝胶保温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涂料,在中国传统名称为油漆。所谓涂料是涂覆在被保护或被装饰的物体表面,并能与被涂物形成牢固附着的连续薄膜,通常是以树脂、或油、或乳液为主,添加或不添加颜料、填料,添加相应助剂,用有机溶剂或水配制而成的粘稠液体。在公开号为CN106495620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文件中公开了一种建筑防水涂料,该涂料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硅酸盐水泥50-70份、蔗糖3-7份、石英砂11-12份、甘露醇3-8份、苯丙乳液6-9份、松节油4-7份、丙烯酸丁酯1-5份、丙烯酸甲酯1-5份、沥青4-10份、填料1-3份、增稠剂2-4份、成膜助剂1-2份与去离子水11-15份。上述申请文件中,通过加入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甲酯、沥青、填料、增稠剂、成膜助剂等原材料成分,使得本专利技术制备得到的涂料防水性能较好,但在外界环境产生较大温差且变化较为剧烈时,水性涂料各组分原料间的界面结合强度会大大降低,尤其在填料表面更为明显,会在涂膜内部容易产生微裂缝,且容易使涂膜整体产生较大裂纹,进而导致水性涂料整体的保温性能大大降低,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一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气凝胶保温涂料,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其能够适应环境中较为剧烈的温差变化,并能够发挥出良好稳定的保温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气凝胶保温涂料,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助剂3-5%,乳液35-40%,钛白粉20-25%,剩余的为填料;其中填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硫酸钡80-90份;滑石粉160-280份;高岭土115-125份;重钙325目140-160份;重钙800目420-460份;重钙1250目300-310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硫酸钡使建筑气凝胶保温涂料的涂膜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耐水性、耐热性、表面硬度和耐冲击性等,且硫酸钡在波长300-400微米范围内有很高的反射性,可以保护涂膜免遭光老化,并在在外界环境产生较大温差且变化较为剧烈时,能够抑制涂膜内微裂缝的产生。滑石粉是一种良好的填充剂,可以提高涂膜整体的密实度,并和钛白粉相互作用,提高涂膜整体的白度。高岭土能够起到增量剂的作用,提高涂料的遮盖力,并能够改善建筑气凝胶保温涂料整体的储层稳定性、涂刷性、抗吸潮性和抗冲击性。采用上述规格和比例的重钙进行级配,能够大大提高涂膜整体的耐磨性能和保温性能,且使各组分原料间的界面结合强度大大提高,进而使建筑气凝胶保温涂料能够适应环境中较为剧烈的温差变化,并能够发挥出良好稳定的保温效果。进一步优选为,所述乳液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高弹性乳液RS-9699340-360份;苯丙乳液RS-30818-24份;苯丙乳液RS-982F20-24份;硅丙乳液RS-9966A4-8份;硅丙乳液RS-996AD130-150份;弹性乳液GD340060-70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乳液为丙烯酸酯(例如丙烯酸正丁酯)与有机硅共聚物,弹性乳液具有优异的回弹性、柔韧性、粘接性、防水性、耐候性、耐积尘性和耐紫外线等性能,且能够有效抑制涂膜中微裂缝的产生。苯丙乳液(苯乙烯-丙烯酸酯乳液)是由苯乙烯和丙烯酸酯单体经乳液共聚而得,其附着力、耐水性、耐油性、耐热性和耐老化性能良好。硅丙乳液是将含有不饱和键的有机硅单体与丙烯酸类单体加入合适的助剂,通过核壳包覆聚合工艺聚合而成的乳液,其具有高耐候、高耐水和抗污染性能。而采用上述级配的弹性乳液、苯丙乳液和硅丙乳液能够使建筑气凝胶保温涂料能够适应环境中较为剧烈的温差变化,并能够发挥出良好稳定的保温效果。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助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聚氨酯NX-61216-20份;聚氨酯NX-19726-30份;醇酯十二200-230份;纤维素HS-300008-12份;纤维素HS-10000025-35份;反射粉5508-16份;反射粉80016-22份;NXZ消泡剂35-45份;分散剂BD10920-25份;分散剂731A25-30份;增稠剂TT93535-45份;增稠剂TT61512-18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氨酯NX-612和聚氨酯NX-197具有高效的中低剪切增稠效果;纤维素HS-30000和纤维素HS-100000是一种非离子型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是一种高效增稠,具有耐盐、耐电解质的性质,可以改善涂料的稳定性;反射粉550和反射粉800可提高涂料对太阳能的反射能力,能够避免自身内部出现较大的温差,且能起到良好的保温效果;NXZ消泡剂能够排除涂料中的微小气泡,进而提高涂料涂膜整体的密实度;分散剂BD109和分散剂731A作为分散剂,有利于使各组分原料之间充分混合;增稠剂TT935和增稠剂TT61能够使涂料有较大抗流挂性,且在稀释使用时,其整体粘度损失也较小;上述助剂的选择,使建筑气凝胶保温涂料整体具有较高的品质,且在应用时能够发挥出良好稳定的保温效果。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建筑气凝胶保温涂料的组分中还加入有重量份数为20-50份的功能添加剂,功能添加剂由水玻璃和二丁基羟基甲苯按重量份数比为(2-5):1混合而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添加由水玻璃和二丁基羟基甲苯混合而得的功能添加剂,并能够在涂料中进入Si-O-Si网状结构的间隙中,延缓涂膜在冷热交替中的伸缩,避免微裂缝的产生,且功能添加剂自身还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能够提高涂料整体的耐老化、耐变色性和抗辐射能力,进而使建筑气凝胶保温涂料能够适应环境中较为剧烈的温差变化,并能够发挥出良好稳定的保温效果。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建筑气凝胶保温涂料的组分中还加入有重量份数为16-26份的炭系填料,炭系填料由石墨、炭黑、煅烧石油焦、石墨纤维、炭纤维和碳化硅任意三种或三种以上按任意比例混合而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炭系填料能够显著提高建筑气凝胶保温涂料的耐热性和热氧稳定性,大大提高涂料涂膜整体在较大温变环境中的耐受力,且炭系填料之间能够互联成三维空间网络导电粒子链结构,使各组分原料间的连接更加紧密,进而使建筑气凝胶保温涂料能够适应环境中较为剧烈的温差变化,并能够发挥出良好稳定的保温效果。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炭系填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石墨1-5份;炭黑2-3份;石墨纤维2-8份;炭纤维1-3份;碳化硅4-6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组分和比例混合而得的炭系填料能够发挥出较佳的增强效果,能够大大提高建筑气凝胶保温涂料的耐温变性。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建筑气凝胶保温涂料的组分中还加入有重量份数为6-14份的硝酸纤维素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硝酸纤维素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气凝胶保温涂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助剂3-5%,乳液35-40%,钛白粉20-25%,剩余的为填料;其中填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n硫酸钡 80-90份;/n滑石粉 160-280份;/n高岭土 115-125份;/n重钙325目 140-160份;/n重钙800目 420-460份;/n重钙1250目 300-310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气凝胶保温涂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助剂3-5%,乳液35-40%,钛白粉20-25%,剩余的为填料;其中填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硫酸钡80-90份;
滑石粉160-280份;
高岭土115-125份;
重钙325目140-160份;
重钙800目420-460份;
重钙1250目300-3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气凝胶保温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乳液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高弹性乳液RS-9699340-360份;
苯丙乳液RS-30818-24份;
苯丙乳液RS-982F20-24份;
硅丙乳液RS-9966A4-8份;
硅丙乳液RS-996AD130-150份;
弹性乳液GD340060-7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气凝胶保温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聚氨酯NX-61216-20份;
聚氨酯NX-19726-30份;
醇酯十二200-230份;
纤维素HS-300008-12份;
纤维素HS-10000025-35份;
反射粉5508-16份;
反射粉80016-22份;
NXZ消泡剂35-45份;
分散剂BD10920-25份;
分散剂731A25-30份;
增稠剂TT93535-45份;
增稠剂TT61512-18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气凝胶保温涂料,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财,李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凡瑞得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