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常竹专利>正文

生物活体自动植冰冷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6800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保存生物活体的自动植冰冷冻器,由于本冷冻器的容积采用分室结构,解决目前在生物活体冷冻过程中,出现的“过冷现象”、人工植冰和降温曲线不稳定问题,因此,保证了生物活体的冷冻效果。(*该技术在199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存生物细胞、组织、胚胎等活体的自动植冰冷冻器。目前,在生物活体保存技术中,广泛采用低温和超低温冷冻两种方法。根据超低温冷冻的速度,又分为快速冷冻和慢速冷冻。快速冷冻方法,虽然能使生物活体迅速通过危险温度域,避免生物活体内部产生冰晶,达到快速冷冻目的。但是,对某些生物活体不能达到较好的保存效果,甚至根本不能用快速冷冻的方法。因此,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超低温慢速冷冻方法。在慢速冷冻过程中,有一个关键技术,就是人工植冰。这是因为保护液的冰点一般在-3~-4℃,当温度降到冰点时,溶液并不结冰,而往往要在-10℃或更低温度才能结冰。到达冰点以下温度而不结冰称作“过冷现象”。但是,一旦溶液开始结冰,就要释放潜热,使温度回升到冰点,接着又急剧下降,细胞往往就在温度剧烈变化中死亡。同时,由于在深度过冷状态下,分子运动速度减慢,在结冰时,可以生成大的冰晶伤害细胞。为了防止深度过冷现象的产生,一般都在稍低于冰点几度时,进行人工植冰。方法是,用经过冷源处理的镊子在受冻物上夹一下,使局部结冰,这点冰就成了冰种,在冷源继续供冷的情况下,整个溶液和活体就逐渐结冰。目前,生物活体冷冻器结构有两种,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物活体自动植冰冷冻器,由设置在冷冻器内的热敏元件10和底部的电加热元件9组成,其特征是:冷冻器的容积,通过隔板2,分为上室3和下室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常竹
申请(专利权)人:叶常竹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