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类高亮度、高稳定性、环境不敏感的细胞膜荧光探针
本专利技术属于荧光成像
,具体涉及一类高亮度、高稳定性、环境不敏感的细胞膜荧光探针。
技术介绍
细胞膜能调控物质进出细胞以保证细胞内各项生命活动的需求,维持着细胞内环境的稳定性,又能依靠糖蛋白等识别和传递信息,在细胞生命活动中有着复杂的功能。随着对细胞膜的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们对细胞膜荧光染料的性质与功能要求也不断提高,尤其超分辨荧光成像技术的迅速崛起促使新型的高稳定性、高亮度细胞膜荧光染料的开发与应用。目前常用的细胞膜荧光染料如DiD、DiI等,其染料的母体结构为花菁染料,含有长链烷烃结构,具有较高的亲脂性,可以插入磷脂双分子层中实现细胞膜的标记。然而花菁类染料的光稳定性普遍极差,无法满足长时间成像观察的需求;且由于双键的扭转这类染料为环境敏感染料,在大极性环境中荧光很弱,在低极性环境如细胞膜中有较高的亮度,然而细胞膜并非匀质结构,这使这类环境敏感染料的成像准确性大为降低。此外,这类染料的染色时间较长(通常30分钟以上),在活细胞染色实验中受到严格限制。现有的细胞膜荧光染料难以满足超分辨技术对荧光稳定性、荧光亮度、长时间染色等性能的需求,因而开发高亮度、高稳定性、环境不敏感的细胞膜荧光染料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类高亮度、高稳定性、环境不敏感的细胞膜荧光探针,,该类染料在萘酰亚胺母体的4-,5-位引入氮杂环丁烷、氮杂环戊烷等高刚性的结构,同时增加了染料的刚性和亲脂性。研究发现这类染料有很高的亮度、优异的光稳定性 ...
【技术保护点】
1.一类高亮度、高稳定性、环境不敏感的细胞膜荧光探针,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式如下所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类高亮度、高稳定性、环境不敏感的细胞膜荧光探针,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式如下所示:
其中
n=0,1,2,3,m=4,5,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类高亮度、高稳定性、环境不敏感的细胞膜荧光探针,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式如下所示:
其中,n=0,1,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类高亮度、高稳定性、环境不敏感的细胞膜荧光探针,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式如下所示:
其中,n=0,1,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类高亮度、高稳定性、环境不敏感的细胞膜荧光探针,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式如下所示:
其中,n=0,1,2,3。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类高亮度、高稳定性、环境不敏感的细胞膜荧光探针的合成方法,其具体方法如下:
步骤一:中间体N-(2,2,2-三氟乙酰胺)胺烷基-4-溴-5-硝基-1,8萘酰亚胺的合成
将4-溴-5-硝基-1,8-萘酐溶于乙醇中,并向其中加入三氟取代氨基烷烃,升温至50-70℃下反应10-24h后,减压蒸馏除去溶剂,残余物经硅胶柱分离得到中间体N-(2,2,2-三氟乙酰胺)胺烷基-4-溴-5-硝基-1,8萘酰亚胺。
步骤二:中间体N-(2,2,2-三氟乙酰胺)胺烷基-4,5-双氮杂环取代-1,8萘酰亚胺的合成
将中间体N-(2,2,2-三氟乙酰胺)胺烷基-4-溴-5-硝基-1,8萘酰亚胺溶于乙二醇甲醚中,并向其中加入氮杂环伯胺或仲胺,将反应液缓慢加热至100-140℃,并反应10-24h,减压除去乙二醇甲醚,残余物经硅胶柱分离残余物得到中间体N-(2,2,2-三氟乙酰胺)胺烷基-4,5-双氮杂环取代-1,8萘酰亚胺。
步骤三:中间体的N-胺烷基-4,5-双氮杂环取代-1,8萘酰亚胺合成
将中间体N-(2,2,2-三氟乙酰胺)胺烷基-4,5-双氮杂环取代-1,8萘酰亚胺溶于甲醇中,并加入碳酸钾,将反应液缓慢加热至50-70℃,并反应6-8h,减压除去溶剂,残余物经硅胶柱分离得到中间体N-胺烷基-4,5-双氮杂环取代-1,8萘酰亚胺。
步骤四:细胞膜探针N-(2-胆固醇衍生物)胺烷基-4,5-双氮杂环取代-1,8萘酰亚胺的合成
将中间体N-胺烷基-4,5-双氮杂环取代-1,8萘酰亚胺溶于乙腈中,并向其中加入碘化钾、碳酸钾及胆固醇衍生物,并将反应液缓慢加热至60-80℃,并反应5-10h,减压除去溶剂,残余物经硅胶柱分离得到细胞膜探针N-(2-胆固醇衍生物)胺烷基-4,5-双氮杂环取代-1,8萘酰亚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类高亮度、高稳定性、环境不敏感的细胞膜荧光探针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4-溴-5-硝基-1,8-萘酐与三氟取代氨基烷烃的质量比为1:0.25-8,
4-溴-5-硝基-1,8-萘酐的质量与无水乙醇的体积比为1:5-80g/mL。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类高亮度、高稳定性、环境不敏感的细胞膜荧光探针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N-(2,2,2-三氟乙酰胺)胺烷基-4-溴-5-硝基-1,8萘酰亚胺与氮杂环伯胺或仲胺的质量比为1:0.5-2,
N-(2,2,2-三氟乙酰胺)胺烷基-4-溴-5-硝基-1,8萘酰亚胺的质量与乙二醇单甲醚的体积比为1:5-40g/mL。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类高亮度、高稳定性、环境不敏感的4细胞膜荧光探针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N-(2,2,2-三氟乙酰胺)胺烷基-4,5-双氮杂环取代-1,8萘酰亚胺与碳酸钾的质量比为1:1-20,
N-(2,2,2-三氟乙酰胺)胺烷基-4,5-双氮杂环取代-1,8萘酰亚胺的质量与甲醇的体积比为1:20-400g/mL。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类高亮度、高稳定性、环境不敏感的细胞膜荧光探针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N-胺烷基-4,5-双氮杂环取代-1,8萘酰亚胺、碘化钾、碳酸钾、胆固醇衍生物的质量比为1:0.25-1:1-3:1-3,
N-胺烷基-4,5-双氮杂环取代-1,8萘酰亚胺的质量与乙腈的体积比为1:2.5-100g/mL。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类高亮度、高稳定性、环境不敏感的细胞膜荧光探针的合成方法,其具体方法如下:
步骤一:中间体N-(N-甲基-N-(2,9-二甲基)壬烷基)胺烷基-4-溴-5-硝基-1,8萘酰亚胺的合成
将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兆超,陈婕,乔庆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