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管喷碳分碳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6648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4: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管喷碳分碳枪,包括底座、内管和外管,底座的顶端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液压缸,两个液压缸远离底座的一端共同转动连接有外管,底座的顶端且位于两个液压缸之间的位置固定安装有支撑座,且外管架设于支撑座的顶端,外管内活动插入有内管,内管的外壁上且位于外管的一侧固定焊接有环形连接圈,且环形连接圈通过螺丝螺纹连接于外管一端的外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内管喷碳分碳枪,本喷碳分碳枪设置有内管和外管,通过内管进行喷碳作业,外管包覆于内管外壁上,可以防止外界物体撞击导致内管损坏,大大提高了其使用寿命,同时在底座上安装有两个与外管转动连接的液压缸,大大提高了其调节倾斜度的便捷性。

A carbon gun with inner tub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管喷碳分碳枪
本技术涉及一种喷碳分碳枪,特别设计一种内管喷碳分碳枪,属于喷碳枪

技术介绍
喷碳分碳枪即喷碳枪,喷碳枪是一种用于喷射碳粉的管状器械,管体一端对接到气泵输出端,使用时,向管体内添加碳粉,并通过气泵提高动力,将管内的碳粉喷射出去,可以让喷射出的碳粉快速扩散,提高碳粉与介质的接触面积,提高使用效率,以此达到节约碳粉原料的目的。碳粉喷射时需要使用到喷碳分碳枪,而传统的喷碳分碳枪在使用过程中,结构简单,仅设置单层喷碳管,未设置防护管,易导致喷碳管受到撞击后而损坏,大大减少了其使用寿命,而且喷碳枪体型大,未设置升降调节机构,对其进行角度调节时需要使用吊机进行起吊,操作复杂,大大降低了其调节角度的便捷性,对此需要设计一种便于调节倾斜度和使用寿命长的内管喷碳分碳枪。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内管喷碳分碳枪,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未设置防护管易导致单层喷碳管被撞击后而损坏,降低了其使用寿命以及未设置升降调节机构,需要借助吊机调节喷碳枪的倾斜度,降低了其调节倾斜角度的便捷性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内管喷碳分碳枪,包括底座、内管和外管,所述底座的顶端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液压缸,两个所述液压缸远离底座的一端共同转动连接有外管,所述底座的顶端且位于两个液压缸之间的位置固定安装有支撑座,且所述外管架设于支撑座的顶端,所述外管内活动插入有内管,所述内管的外壁上且位于外管的一侧固定焊接有环形连接圈,且所述环形连接圈通过螺丝螺纹连接于外管一端的外壁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内管远离外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进气口,所述内管的外壁上且位于进气口与环形连接圈之间的位置固定安装有碳粉进口。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管靠近环形连接圈的一端设有圆形开口,且所述内管由圆形开口处插入外管内。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管远离圆形开口的一端开凿有限位口,所述内管远离进气口的一端设有喷碳口,且所述喷碳口插入限位口内。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管的外壁上且位于底座的上方对称固定安装有两组直板,且两组直板之间均转动安装有一个转轴。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转轴均固定连接于相对应设置的液压缸输出端远离底座的一端。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一种内管喷碳分碳枪,具有便于调节倾斜度和使用寿命长的特点,在具体的使用中,与传统的一种内管喷碳分碳枪相比较而言:1、本喷碳分碳枪设置有内管和外管,通过内管进行喷碳作业,而且内管内嵌于外管中,使用时,可以通过外管对内管进行保护,防止喷碳枪与外界物体碰撞时产生的撞击力直接对内管造成损坏,而且内管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固定于外管上,便于拆卸,方便对内管进行维修,大大提高了其使用寿命。2、本喷碳分碳枪设置有底座,并在底座顶端安装有两个液压缸,通过液压缸可以带动外管进行升降移动,当其中一个液体缸输出时,外管相对应一端高度随着液压缸的升降而改变,继而便于调整喷碳枪的倾斜角度,由于喷碳枪体积大,无需使用吊机进行起吊,大大提高了其调节倾斜度的便捷性。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内管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外管侧视图。图中:1、底座;2、液压缸;3、内管;31、进气口;32、碳粉进口;33、喷碳口;4、环形连接圈;5、外管;51、圆形开口;52、限位口;53、直板;54、转轴;6、支撑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3所示,本技术一种内管喷碳分碳枪,包括底座1、内管3和外管5,所述底座1的顶端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液压缸2,两个所述液压缸2远离底座1的一端共同转动连接有外管5,所述底座1的顶端且位于两个液压缸2之间的位置固定安装有支撑座6,且所述外管5架设于支撑座6的顶端,所述外管5内活动插入有内管3,所述内管3的外壁上且位于外管5的一侧固定焊接有环形连接圈4,且所述环形连接圈4通过螺丝螺纹连接于外管5一端的外壁上,通过支撑座6可以将喷碳枪支撑于底座1的顶端,通过液压缸2可以对外管5的两端进行升降调节,继而便于调整喷碳枪的倾斜角度,而传统的喷碳枪体型大,而且未设置升降机构,在进行角度调节时需要借助吊机进行起吊,操作复杂,通过液压缸2大大提高其调整角度的便捷性,喷碳枪在使用过程中,内管3插入并螺纹连接在外管5内,通过内管3进行喷碳作业,此时可以通过外管5对内管3进行保护,防止内管3受到碰撞造成损坏,而且内管3便于从外管5内取出,方便对其进行更换维护,大大提高了其使用寿命。其中,所述内管3远离外管5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进气口31,所述内管3的外壁上且位于进气口31与环形连接圈4之间的位置固定安装有碳粉进口32,碳粉由碳粉进口32进入内管3,并通过气泵对进气口31输入气体,可以将碳粉从内管3喷出。其中,所述外管5靠近环形连接圈4的一端设有圆形开口51,且所述内管3由圆形开口51处插入外管5内,便于内管3插入安装于外管5内。其中,所述外管5远离圆形开口51的一端开凿有限位口52,所述内管3远离进气口31的一端设有喷碳口33,且所述喷碳口33插入限位口52内,通过限位口52可以减小内管3的暴露面积,且不妨碍内管3进行喷碳作业。其中,所述外管5的外壁上且位于底座1的上方对称固定安装有两组直板53,且两组直板53之间均转动安装有一个转轴54。其中,两个所述转轴54均固定连接于相对应设置的液压缸2输出端远离底座1的一端,确保液压缸2输出端伸缩时,可以带动转轴54进行升降,继而调整喷碳枪的倾斜角度。具体的,本技术使用时,首先,将内管3设有喷碳口33的一端从圆形开口51处插入外管5中,并通过螺丝将环形连接圈4螺纹连接于外管5的一端,继而可以让内管3与外管5螺纹连接为一体,使用过程中,碳粉由碳粉进口32进入内管3,并通过气泵从进气口31将气体推入内管3,继而可以将内管3中的碳粉从喷碳口33喷出,由于内管3包覆于外管5中,通过外管5可以防止外界物体对内管3造成撞击损伤,而且内管3和外管5螺纹连接,便于拆卸分离,方便维修,大大提高了其使用寿命,由于喷碳枪的体型大,在使用过程中,如果要进行角度调整,需要借助吊机进气起吊,操作复杂,本喷碳分碳枪在底座1上安装有两个液压缸2,通过液压缸2可以带动外管5进行升降调节,当外管5的两端产生高度差时,即可形成倾斜,方便调节其倾斜度,大大提高了其调整倾斜角度的便捷性。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管喷碳分碳枪,包括底座(1)、内管(3)和外管(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端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液压缸(2),两个所述液压缸(2)远离底座(1)的一端共同转动连接有外管(5),所述底座(1)的顶端且位于两个液压缸(2)之间的位置固定安装有支撑座(6),且所述外管(5)架设于支撑座(6)的顶端,所述外管(5)内活动插入有内管(3),所述内管(3)的外壁上且位于外管(5)的一侧固定焊接有环形连接圈(4),且所述环形连接圈(4)通过螺丝螺纹连接于外管(5)一端的外壁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管喷碳分碳枪,包括底座(1)、内管(3)和外管(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端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液压缸(2),两个所述液压缸(2)远离底座(1)的一端共同转动连接有外管(5),所述底座(1)的顶端且位于两个液压缸(2)之间的位置固定安装有支撑座(6),且所述外管(5)架设于支撑座(6)的顶端,所述外管(5)内活动插入有内管(3),所述内管(3)的外壁上且位于外管(5)的一侧固定焊接有环形连接圈(4),且所述环形连接圈(4)通过螺丝螺纹连接于外管(5)一端的外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管喷碳分碳枪,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3)远离外管(5)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进气口(31),所述内管(3)的外壁上且位于进气口(31)与环形连接圈(4)之间的位置固定安装有碳粉进口(32)。


3.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长宝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玄浦冶金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